信息名称: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098号的答复 |
索 引 号:014109488/2022-00246 |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
文件编号:常教办〔2022〕107号 |
发布机构:市教育局 |
生成日期:2022-09-09 |
公开日期:2022-09-09 |
废止日期:有效 |
内容概述: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098号 |
|
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098号的答复 |
常教办〔2022〕107号 |
民盟常州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抢抓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机遇,打造常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0年,常州成为部省共建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建设城市。一年多来,全市上下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争当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探路者和先行军,创造了多个职业教育的“第一、唯一”。你们提出的《关于抢抓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机遇,打造常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建议》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打造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常州样板”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总体情况
我市现有高职高专院校8所、在校生7.5万人,中职学校9所、在校生3.7万人。公办高职院100%是省双高建设或培育单位、50%是国家双高建设单位,中职校100%是省现代化示范校或优质特色学校、50%是省“领航计划”建设单位,占比全省第一。每年培养技能人才10万人以上,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1270人,连续8年位居全省第一。
二、已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我市将样板建设工作纳入市委常委会重点工作、市委深改委工作要点、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市委督查工作计划,率先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领导小组,出台市领导联系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五个一”工作制度,成立常州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心,设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专项资金,职业教育样板建设基础更实。
(二)深化改革创新。出台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争当高职教育领跑者行动计划、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等文件十余个,全面完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深化建设全省唯一的职教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创新实施省领航计划中职校与省高水平高职院结对融合发展项目、“石伟平”职业教育博导工作站项目,开展市级五年制高职产业教授选聘、“技术精英”讲师团校园巡讲和教师产业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职业教育发展活力更强。
(三)优化办学品质。成功创建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获批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2个、占全省1/5,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5个、占全省1/6,省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60家、全省第二。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3+4”中职与本科贯通培训项目数和计划数位列全省首位,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成国家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7个、省高水平专业群18个、省现代化专业群29个、省现代化实训基地19个,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更高。
2021和2022年,我市连续两次入选省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设区市,是全省唯一蝉联此项荣誉的设区市。职业教育相关工作经验两次获马欣副省长肯定批示。改革发展实践案例被纳入省委改革办改革案例集,系全省职业教育领域唯一。
三、下一步打算
我市将继续抢抓职业教育发展黄金机遇期,进一步健全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完善类型体系、优化布局结构、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努力打造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常州样板”。
(一)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力度。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领导体制、保障机制、办学方式改革,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投入职业教育,激发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试点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二是凝聚发展合力。发挥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的牵头作用,强化各部门推进校企合作职责,共同做好配套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工作,切实形成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合力。三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根据《2021年常州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精神,推进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扶持项目,优化资金配置、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二)加快职业院校“提档升级”的速度。一是中职强基。加大省“领航计划”中职校建设力度,增强学校服务社会发展、学生成长和职教事业进程的辨识度。进一步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推进旅商二期项目立项。“一事一议”支持若干职业学校示范引领,争创3所以上国家优质中职校和10个以上优质专业(群)。二是高职提质。着力将常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打造成区域学前教育培养培训的重要阵地,支持筹建中的中车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央企办学的典范,推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升格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打造智慧校园全国样板,支持在常高职院校扩大专本贯通培养规模,解决常州职教办学层次提升的“现实之需”。三是应用型本科创优。加快推进江苏理工学院新校区建设,努力建成高水平现代化技术师范大学,树起常州职业教育新的品牌。大力创建常州工学院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强力支持我市建成类型特征鲜明的“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链条。
(三)提升产教融合“试点示范”的高度。一是高站位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加快出台产教融合城市试点方案,研究制定产教融合型企业奖励办法,将校企合作成效作为评优评先、项目资助的重要依据,在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和科学研究、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推动落实产教融合型企业激励政策,确保“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有效落地。二是高标准建设产教融合载体。以产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聚焦常州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推进产教融合载体建设,重点在高职院打造一批省级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组建一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和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在重点产业培育一批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在各级各类开发区建设一批省级产教融合型园区。三是高质量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实施一批名校名企合作项目,实现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
(四)增强职教师资“提质培优”的效度。一是创新“新职师”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教师产业服务能力提升行动,鼓励职业学校教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总结提炼技术难题,牵头申报科研项目,并在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过程中,以专利形式创造创新成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对符合要求的给予现金奖励。二是深入实施“新职师”引才项目。开展高层次人才双岗互聘,支持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互选互聘高层次人才,实现人才在校企之间共享。加大五年制高职产业教授选聘力度,参与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和教学诊断等,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支持“技术精英”引领,对中职学校引进大国工匠、全国劳模、非遗传承人等省级以上技术技能人才,给予专项补助。三是搭建“新职师”发展平台。坚持示范带动、典型引路,充分发挥石伟平职业教育博导工作站作用,培养常州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努力在国家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有所突破。努力完善“双师型”教师培训平台,把国家职业标准、国家教学标准、1+X证书制度和相关标准等纳入教师培训的必修模块,全面启动五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