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辖市、区民宗局、常州经开区民宗局、市局各处室:
现将《2022年民族宗教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加以贯彻,确保今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常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2022年3月15日
2022年全市民族宗教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落实省、市党代会部署、实施“532”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2022年全市民族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各级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践行“两个确立”要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决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着眼“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发展目标,引导全市民族宗教系统服务“532”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确保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到实处,为常州奋力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列做出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加强对民宗界的思想引领。坚持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贯穿全年的主线,广泛开展“三爱四史五个认同”教育,建设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探索宗教中国化的常州实践。召开全市宗教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做好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要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教载体及弘扬途径等课题研究,形成一批宗教文化、服务品牌。
3.发挥各级民宗团体作用。坚持目标导向,继续推进项目化管理,加强项目实施情况跟踪管理;试行市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理论研究、实务操作和工作推进。
4.强化教职人员教育培养管理。加大对场所内部人员管理力度,建立教职人员、常住人员和工作人员台账资料,指导各宗教团体编制本宗教人才发展规划;推进“人才培养双提升计划”,着力提升宗教教职人员的国民教育学历、宗教教育学历;在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深化医疗、养老等关爱行动。
5.信息化赋能民宗领域安全监管。运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场所安全预警能力。开发运用安全生产协同管理系统,以“大数据”赋能治理精度。
6.深化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建立常态化问题隐患整改跟踪管理机制,重点督促场所完善隐患整改方案设计;对全市17处列入文保单位和21处涉及森林防火的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7.完善安全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拓展安全监管维度与深度,构建工作联动协同体系,密切与公安、消防、住建、第三方专业机构等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联合督导检查力度。
8.落实落细各项健康管理措施。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疫情防控常态化监管,压紧压实“四方责任”;推广宗教活动场所“场所码”使用,为全市宗教领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数据支撑;加强宗教活动场所食堂和环境卫生管理,保障宗教教职人员和广大信众健康安全。
9.巩固齐抓共管民宗工作的良好格局。把民族宗教工作深度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大局,积极排查防范化解民宗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全力服务保障发展大局。
10.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深入贯彻《宗教事务条例》《江苏省宗教事务条例》和各项配套制度规定,落实《常州市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实施方案》;全面推进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监管机制,加强行政执法数据的收集汇总,确保“双公示”相关事项规范有序推进。
11.切实提高依法管理民宗事务水平。对照法规政策,建立场所标准化管理清单,推进依法登记场所规范化管理,实施寺观教堂法人登记三年行动。贯彻落实省民宗委星级场所评定办法,打造一批规范化管理示范场所;持续推动民族宗教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12.夯实民宗事务管理基层基础。做实做细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工作,用心用情为他们排忧解难;强化民宗事务网格化管理工作,实现民宗系统线上线下与社会治理网格治理相结合的监管格局,有效提高网格员民族宗教业务素质,增强网格化服务效能。
13.推动构建全市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配合召开市委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市“平安常州”表彰大会;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14.深化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积极营造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环境,推进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深化“红石榴家园”建设工作,开展“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
15.为流动少数民族群众安居乐业创造更优环境。加快完善城市少数民族服务体系,扶助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在常州乐业宜居;探索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对接协作机制,强化双方的信息和经验交流,促进在宣传教育、服务管理、纠纷调处等方面协作联动。
16.丰富民宗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开展宗教政策法规进村(社区)普法活动,向基层工作人员、广大群众阐述党的宗教理论政策。
17.提高课题研究和创新发展的能力。督促各课题组扎实开展调研活动,对重点调研课题组织力量提供指导帮助,提高调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宣传工作。
18.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并形成长效机制,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着力提升“红石榴支部”品牌效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