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348号的答复
索 引 号:MB1531591/2024-00084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文广旅复〔2024〕78号 发布机构:市文广旅局
生成日期:2024-06-07 公开日期:2024-06-24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348号的答复
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348号的答复

陆霞等21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丰富农村农民文化生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实施“532”发展战略,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持续为农村农民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切实满足农村居民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精神风貌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一是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城乡统筹、均等普惠原则,我市进一步完善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覆盖的城乡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全面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建设。现有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各1个,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各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61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997个。我市8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均在去年的评估定级工作中被评为国家级一级图书馆,实现了全域公共图书馆一级馆目标。

二是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以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和“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为契机,大力提升各类文化空间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团队服务能力,引导各类文化活动、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2021-2023年度,成功打造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45个,省级“优秀群众文化团队”49个。2018年以来,常州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秋白书苑,逐步走出一条创新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常州路径”。至2023年底,我市已建成开放秋白书苑41家,累计接待读者超700万人次,借还图书超315万册。其中,有4家秋白书苑直接建在了农村,分别为西夏墅梅林村馆、花开西庄馆、五一初心馆、礼嘉华渡馆,将最新的公共文化成果送到农民家门口。2023年2月,我局推荐报送的“传承红色基因,坚持品质发展:‘秋白书苑’赋能书香城市建设”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家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三是丰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我市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准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2021-2023年,平均每年送戏下乡不少于1000场,送书下乡不低于4.5万册。送戏下乡以“结合农村实际、体现乡土特色、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样、农民喜闻乐见”为原则,充分整合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打造地方文化活动特色品牌。各辖市区根据当地居民文化需求和地理位置制定送戏方案,确保“送戏下乡”文化惠民的制度化与常态化。2023年的首届文化馆宣传服务周围绕“新时代文化馆:开放·融合·创新”这一主题,以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文化馆(站)为主阵地,推出120余场群众文化活动,多彩的文艺演出、多样的培训讲座、多元的专题展览、多趣的非遗活动,为城乡群众带去更为多重的服务体验。

四是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近年来,我市对非遗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对非遗项目进行有效保护。同时,通过举办各类非遗培训班、传承人培训班等,提高非遗传承人的技艺水平和传承意识。组织非遗项目参加各类非遗展览、演出、比赛等活动,让非遗在更大舞台上得到展示和传播。同时,围绕具有传承发展优秀农耕文化重要价值、鲜明的传统农业知识识别体系等要素,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前,我市“常州焦溪二花脸猪养殖与文化系统”“常州金坛建昌圩传统农业生产系统”“金坛米猪养殖技艺与文化系统”成功入选省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下一步,常州将紧紧抓住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时代发展机遇,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强化政府相关部门联动配合,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发展,丰富农村农民文化生活。

一是持续强化公共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的重视度,以全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为契机,督促县区级文化职能部门严格对标一级站的评估要求,加快解决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短板问题,提升现有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率和群众参与度,更好发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功能,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深入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工程,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对标省文旅厅打造“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的要求,认真组织,扎实推进,通过打造“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引导更多的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挖潜增效、创新发展,鼓励社会力量深度参与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为农村提供更多群众所需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4年度,我市将新增16家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常州市新北区图书馆、万慧科创园、秋白书苑(道乡馆)均在本次打造对象之列。

二是不断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举办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辅导交流等方式,提升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教学水平、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意识。以各类评选为契机,聘请省、市两级专家对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在优化参评作品(项目)的同时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在送戏下乡活动中,以培育乡村文化艺术人才、辅导乡村文艺团队建设、帮扶特色文化活动创建为重点,通过组织文化志愿者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分类培训、线上教学、“结对子”辅导等方式,支持农村地区小剧团、戏曲社团和戏曲表演队等多种类型的业余戏曲表演团队发展,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

三是有序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建设。督促区级文化职能部门有序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志愿者服务组织,在调动在册志愿者积极性的基础上,结合年度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工作,立足城乡基层,积极开展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营造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同时,聚焦老年人、青少年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组织开展“文化悦老”“文化筑梦”“文化助残”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丰富特殊群体精神文化生活。2024年度,我市将新增培育16支省级“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戏迷锡剧团、常州市新北区戏剧曲艺协会位列其中,以点带面,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基层群众文化团队创演水平和服务能力,引导群众文化团队开展惠民演出,为基层群众送去更为精彩、更接地气的文化观赏体验;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热爱群众文化的农民参与进来,为群众文化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活力,创造更多通俗易懂的作品回馈社会,形成良性循环。

四是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与时俱进优化文化服务供给,通过丰富公共文化活动载体、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打造基层文化特色品牌。将优质文化资源向乡村倾斜,持续开展送戏、送书下乡,并将相关活动的服务成效纳入考核。依托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阵地,组织动员各村有号召力、有学识、有技艺的人才,引领农民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书香乡村“星光计划”,打造100个“乡村阅读星空间”,举办2024年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经典诵读进乡村、千场农家书屋示范阅读推广等系列活动;举办“中吴风雅颂,文明四季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联赛联展联演活动,通过各类深入乡村的书画作品展览、文艺演出,充实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功能内涵,保持基层文明实践活动长流水、不断线;依托中吴文化艺术季、紫金文化艺术节,按照省委宣传部文艺服务基层“五大行动”要求,继续推动举办精品剧目惠民演出、戏曲名作进乡村、群文广场演出、文艺志愿服务普惠行动等文化活动落地生根,实现“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

五是积极推动乡村文旅资源创新性发展。乡村旅游是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广阔舞台,传承、挖掘和展现乡土文化是提升乡村旅游发展品质的核心要素。根据“一江二区三山四湖”的总体规划,持续发挥风景名胜区的带动作用,重点打造溧阳北山、金坛薛埠、武进雪堰、新北梅林、天宁郑陆等休闲农业集聚区。发挥省级休闲旅游农业特色项目、乡村休闲运动基地等的精品示范作用,通过一号公路环线游、茅山品茗踏青游、冬季滑雪游等美丽风景线辐射带动周边乡村经济文化发展。注重将常州梳篦、金坛刻纸、面塑、蛋雕等常州乡村非遗与节庆活动、旅游营销、互动体验项目紧密结合,全方位展示乡村文旅融合魅力。以非遗为纽带,发动农民广泛参与,建设具有烟火气、草根味的乡村非遗工坊,打造非遗主题乡村民宿,举办乡村文旅能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传承和传播乡村非遗文化,通过非遗赋能乡村旅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文旅等互促互进,积极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努力实现乡村文化、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你们对进一步丰富农村农民文化生活的建议很有针对性、指导性,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帮助。感谢你们对文化工作的关注支持!


签 发 人:严  俊

经 办 人:陈  巍

联系电话:85682369

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4年6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