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应急能力建设,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对提案高度重视,把办理工作作为推动我市应急管理改革发展的重要契机和抓手,着眼解决实际问题,落实工作责任,积极主动作为,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着力加强城市安全源头治理、风险防控、监督管理、保障能力、应急救援等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安全发展水平。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推进预案修编工作,强化应急演练
一是统筹协调,加快新一轮预案集中修编工作。坚持边组建边运行,在对市级应急预案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关于做好全市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的通知》,明确“1+43”件市级应急预案修编的责任部门、编制修订重点和时间进度要求,并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对辖市(区)和市级部门下属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提出要求。新修订的《常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已于2020年6月2日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发布,截至8月12日,新修订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地铁运营事故应急预案、扫雪除冰应急预案等11件预案已发布实施。其余32件预案也在有序推进中,计划在年底前完成评审发布。
二是制订标准,强化对预案体系建设面上工作的指导。针对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存在编制形式简单、编制目的模糊、编制内容宏观、编制方法落后、相互衔接不够、应急措施针对性差等问题,为提升全市各级各类应急预案修编的质量,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操性,我局专门组织力量在省内率先编制出台地方标准《常州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为各级、各部门和单位编制全面、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提供指导。同时通过开展现场指导等方式加大《指南》宣贯力度,积极引导各地各部门按照《指南》开展应急预案修编工作。
三是贴近实战,努力提升应急演练实际效果。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厉行节约”的原则,统筹抓好市级综合应急演练。今年在各地各单位报备的75项自然灾害类和安全生产类应急演练中,筛选确定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森林火灾应急救援演练等4项市级综合演练。6月5日,常州市2020军地联合防汛防台应急综合演练首次采用桌面推演+实战演练、主会场+分会场的形式,设置预警会商、工程调度等6大类22个科目,参演专业抢险队伍达到20支,社会救援队伍2支。同时,我局会同市消防救援支队圆满完成在常州举办的江苏省危化品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演练筹备任务,第一次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组织省、设区市和区(县)三级安委会成员单位领导观摩,得到部、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在重点抓好这些演练的同时,指导各地各部门在安全生产月期间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实战性强、群众参与广泛的跨行业部门的综合和专项演练428场次,组织观摩26634人次,达到了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提升群众应急避险能力的目的。
二、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强化应急能力
一是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建设。在市委编办等部门的支持下,调整市安委会成员,并发文明确各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通过增编扩员,市、辖市(区)两级安委办于今年1月20日实现实体化运行,提升履职能力。根据《市委编办关于调整市级有关部门内设机构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通知》要求,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调整人员配置,明确承担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内设机构,统一更名或增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处,真正做到应急管理工作有人过问。
二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和应急物资装备等调查摸底工作,基本摸清全市自然灾害类、安全生产类应急救援队伍、专家队伍和装备等应急救援资源底数。目前市应急管理局已与40支队伍(包括企业安全生产事故专(兼)职救援队伍10支、地质灾害救援队伍3支、防汛抗旱救援队伍5支,森林火灾应急救援队4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10支)建立了联系机制,与安能集团常州分公司、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大队签订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合作协议。我们将出台《常州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办法》,按照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重点对标“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保行业保领域、驻常部队和民兵应急救援队伍担突击重任、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管先期、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为辅助、应急救援专家队伍作智囊的思路,统筹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着力构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体力量、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力量、驻常部队和民兵应急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为先期力量、应急救援专家队伍为智库力量、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三是推进社会应急力量有序发展。会同市红十字会组织召开社会应急力量负责人座谈会,启动《推进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起草调研工作。力争年内出台文件,对社会应急力量自身管理、协调调用、服务保障、能力建设等四方面提出政策措施,搭建规范的社会应急力量服务平台,为社会应急力量参与救援行动提供更便捷的保障条件,并完善社会应急力量与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协同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应急力量在应急管理中贴近基层、组织灵活、行动迅速等优势。
三、理顺工作机制,强化应急协同
一是规范值班值守和信息报告工作。及时以安委办、减灾委名义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针对机构改革职能调整的实际,对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领域值班值守和信息报告工作提出要求。同时建立我局与市委市政府总值班室和消防、公安、交通、住建、卫健、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利、农业农村、气象、海事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努力消除信息报告盲区,提升第一时间获取和报告信息的能力,实现突发事件信息资源共享、全域覆盖,为及时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提供信息支撑。印发《市应急管理局值班工作手册》,进一步严格应急管理条线领导带班和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提高系统内部值班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二是建立军地协同机制。主动与常州军分区、陆军预备役通信团、92138部队、91079部队、904医院和武警常州支队等单位(队伍)进行救援力量对接会商,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建立常州市突发事件军地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军地预警和灾情信息通报、应急救援联络员、险情和灾情会商、应急预案衔接、军地联训联演、装备互相支援保障及慰问奖励抚恤等七项抢险救援协作机制。
三是加快建设应急指挥中心。遵循“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急用现建、保证质量”的原则,以“监测预警、综合协调、指挥调度、辅助决策”为核心功能,完成应急指挥中心选址和初步建设方案,装修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中,预计本月可以完工。同步启动应急指挥信息平台一期建设,预计11月份可以试运行。届时将实现突发事件信息上传、应急指挥调度、视频会议、远程会商、实时视频传输等功能。目前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已接入生产安全、自然灾害、城市安全等领域感知数据,并推送至省级平台,全市11家一二级重大危险源和43家三四级重大危险源实时数据已全部接入,可实施在线监控。市森林防火应急指挥平台也正在建设中,预计10月底建成,届时,可以充分利用溧阳、武进、金坛已经建成的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加强远程巡查监测,推动森林防火关口前移,进一步强化森林火灾的预警能力。
四、提升储备能力建设,强化物资储备
一是明确责任,实行物资储备统筹管理分级负责。根据省相关文件精神,加快建立物资储备工作机制,明确物资储备主体责任,制定物资储备管理办法。首先,在全面掌握物资储备情况的基础上,构建我市职责清晰的物资储备新格局,市发展和改革委结合市级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品种目录和标准、年度购置计划,组织实施全市战略物资和粮油、猪肉等调节性重要商品以及市级通用性救灾物资、军民融合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其他调节性重要商品储备和专业性应急物资储备根据各自职责,灾害防治和应对突发事件需要由责任单位落实。其次,实行物资储备统筹管理。市应急管理局和其它应急物资需求部门会同市粮食和物资储备、财政部门商定年度储备计划,并由市各类应急指挥机构根据需要下达动用指令,实现资源一体化统筹。第三,市级和各辖市(区)实行分级负责,各地各部门依据职能职责,进一步明确各类物资的物权归属、事权和支出责任。
二是夯实基础,统筹物资储备仓储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着手全市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按照优化设计、提升功能、完善方案、分期建设的要求有序推进,做好各类物资的储备和区域布局工作,加快建设适应储备管理和保障要求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物资储备综合信息平台,开发建设应急储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在物资储备设施建设、保管、动用、轮换和日常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地方储备物资全过程、自动化监管能力,建立各类物资储备主管部门间物资储备信息共享公用和协调机制,实现全市储备物资的动态调节,提升资源统筹利用水平、物资调配效率和协同保障能力。
三是提升效能,坚持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并举。科学合理确定政府储备的品种规模和社会库存的合理区间,进一步优化储备的布局结构。采取政府储备与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城乡居民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开展协议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保持合理社会库存总量,防范安全风险,完善政府储备运营方式,探索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探索运用金融工具,通过市场化操作有效降低政府储备持有成本的途径,整合共享军地资源,探索建立军民融合机制,加强国防动员物资储备
四是强化保障,完善机构队伍建设和资金支持方式。建立市物资储备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推进物资储备有关工作,切实形成合力;建立专业物资储备机构和队伍,真正做到“物有所归、物有所管、物有所用”,确保应急物资储得好、调得出、用得上;建立储备应急专项资金,兼顾储备政策目标和财政承受能力,完善储备的资金保障方式,切实增强政策可持续性,提高储备物资供应的灵活性。
应急管理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面对日益复杂的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们将树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依法履职,继续汲取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集思广益,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我市应急管理综合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常州市应急管理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