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常州市创建体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01410955x/2016-00026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体发〔2016〕81号 发布机构:市体育局
生成日期:2016-11-02 公开日期:2016-11-03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为进一步转变体育发展方式,统筹推进今后一段时期体育改革与发展,根据《省体育局关于建立体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的指导意见》(苏体办〔2016〕87号)文件精神,制定常州市创建体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
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常州市创建体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常体发〔2016〕81号

各辖市、区体育局(文广体局、社会事业局、教育文体局),各直属单位,机关各处室:

    《常州市创建体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已经局长办公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区、各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常州市体育局

    2016年11月2日

常州市创建体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转变体育发展方式,统筹推进今后一段时期体育改革与发展,根据《省体育局关于建立体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的指导意见》(苏体办〔2016〕87号)文件精神,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改革与发展统揽体育工作全局,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全过程。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查找补齐短板,拓宽供给渠道,打造运动健康城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体育需求,提升人民群众体育获得感。

    二、重点任务

    (一)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加快推进简政放权、管办分离、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强化政府在规划制定、政策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职能。切实优化体育行政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进一步理顺体育行政部门权力边界,梳理修订行政权力清单,完善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优化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方式和绩效考核办法,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等服务类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加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力度,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强体育政策研究,完善体育政策体系。建立科学、民主和依法决策机制,探索体育文化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改革。

    (二)拓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

    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五级网络,协调推进公共体育设施“31166工程”建设,加大公共体育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力度,积极推进农村“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促进城乡、区域资源均衡配置。重点实施区级中心覆盖工程、街道中心标准工程、社区体育公园试点工程和生态绿道提升工程。进一步扩大体育社会组织数量,完善等级评估标准,推动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化、社会化、专业化、实体化发展。建立健身俱乐部联赛制度和业余运动员等级评定制度,增强体育社会组织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构建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培育发展史式八卦掌和阳湖拳等常州特色传统体育项目。进一步丰富体育惠民服务平台,市属体育场馆全部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鼓励企事业单位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继续实施大型体育赛事惠民措施和特殊困难群体健身锻炼半价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医保卡购买健身服务政策。探索公益类和职业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考评和社会服务对接通道。深化教体融合,建设提升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构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常享动”智慧体育服务平台,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化水平。

    (三)深化竞技体育和业余训练体制改革

    巩固完善省队市办专业队发展模式,办精办强各专业运动队,发挥竞技体育对业余训练的辐射作用。转变业余训练发展方式,走集约之路和精兵之路。进一步优化项目结构,调整项目布局,实现业余训练从资金密集投入到强化科技支撑、从人海战术到精兵强将、从项目扩张到强项大项、从系统自办到全社会共办、从重视运动员的专业素质到文化学习、专业素质综合发展“五大转变”,努力提高业余训练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探索创新“体校主导、一校多点,教体融合、产业支撑”的青少年业余体育培训机制。以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契机,提升训练单位管理质量和效益。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联合办队,完善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推进“名校办名队”工程,形成小学—初中—高中的“一条龙”训练模式。高水平建成中国常州篮球学校并正式开放运营。坚持以运动员全面发展为核心,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畅通运动员升学渠道,完善优秀运动员安置政策。利用集团办学平台,提升延陵中学办学品质,探索体校在新形势下多元发展之路。

    (四)完善体育产业发展体系

    按照“围绕体育做产业,依托产业办实事”的思路,扶持体育产业集团做大做强,深化全民健身中心投建管一体化模式。优化体育医院运作机制,凸显运动损伤诊疗和康复特色,逐步拓展体检体测业务。发挥运动与健康促进中心作用,办好国际运动康复大会,促进运动康复与医疗卫生融合发展。加快体彩网点转型升级,加强市场监管,稳步提升销售总量。逐步建立健全行政监管、社会监督与服务认证相结合的体育市场监管体系,营造健康的体育市场环境。充分发挥溧阳苏南(县域)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形成产业集群。积极吸引并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入体育产业,试点发放体育消费券,拉动体育消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培育具有常州地方特色的“西太湖”和“茅山”系列赛事,继续承办好中国羽毛球大师赛、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西太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精品国际比赛,不断提升赛事的知晓度和品牌价值。逐步形成体育休闲、竞赛表演、健身养生、运动康复等多种业态齐头并进,体育产业与旅游等产业相互促进良性发展的局面。

    (五)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坚持体育新闻宣传的正确舆论导向,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统筹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提高新时期体育宣传工作成效。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体育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研究编写常州体育史志,积极营造崇尚科学健身、弘扬体育精神的良好氛围。加强体育对外开放工作,促进体育的国际交流。加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提升能力水平。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加强“一岗双责”制度的落实,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

    三、第四季度重点工作

    (一)办好民生实事。完善保障措施,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全面完成年度体育民生实事工程。重点推进天宁区、钟楼区两个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建成3个镇(街道)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25个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完善智慧体育服务平台,开通“常享动”APP2.0版;推进实施政府购买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剩余11项。

    (二)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制定出台《常州市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常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常州市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文件,启动实施《常州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为“十三五”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三)办好重大赛事。精心组织好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西太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精品国际比赛,积极承办好CBA联赛江苏同曦队主场和全国排球联赛江苏中天钢铁女排主场比赛,深入挖掘并充分发挥重大赛事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全社会关心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良好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体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创建工作,并将其纳入年度重点目标任务,整合汇聚政策资源,结合各地实际,抓好组织实施。

    (二)落实资金保障。不断完善资金投入保障体系,稳步推进体育彩票发行和规范工作,继续发挥体育产业集团的龙头作用,为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撬动社会资本,营造社会办体育的浓郁氛围。

    (三)构筑人才高地。不断改进体育教练员岗位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优化人才结构,完善激励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努力造就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适应和促进各项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育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为推进我市体育改革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固践行“三严三实”,推动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高各级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强化审计、监督工作,建立规范建立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