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2018年上半年常州教育重点工作总结
索 引 号:014109488/2018-00188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教育局
生成日期:2018-08-28 公开日期:2018-08-28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2018年上半年常州教育重点工作总结
2018年上半年常州教育重点工作总结

真抓保公平 实干求优质 创新增活力

市教育局

(2018年7月)

2018年是举国上下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上半年,常州教育以解放思想为先导,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瞄准“公平、优质”两大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力促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现将重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着力增加教育资源供给。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常州教育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研制发布了各县域教育资源需求预警报告,使今后学校建设具有更加科学的依据。坚持以县为主,压实责任,保障教育用地供应和经费投入,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持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坚持公益公平、普惠于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点配置学前教育资源。2018年全市实施教育重点建设项目68个,截止6月底,开工建设项目41个,即将开工建设项目4个,前期推进项目18个,累计资金投入15.3亿元,施工面积37.6万平方米。其中横涧中学、后周小学等2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已竣工,增加学位420个(本年度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集中在9月份竣工启用,增加学位9150个)。挂图督战下半年投入启用建设项目,常州市第三中学、常州市教科院附中等学校项目,采取“一人负责一项目”的方式,确保项目按时完成竣工备案,如期投入使用。强化领导即将开工项目,常州市第一中学、常州市翠竹中学等项目实行指挥部统一协调推进,保证如期开工。加快建设公办幼儿园,积极建设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全市教育重点建设项目中,有幼儿园项目24个,占比超过35%。其中银河幼儿园异地改造(南区)、茶山中心幼儿园、龙湖幼儿园等3所幼儿园已竣工,增加学位900个,金坛汇贤实验幼儿园、横山桥幼儿园等19所幼儿园开工,累计施工面积4.7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2亿元,剩余2所幼儿园前期项目推进工作顺利,完成年度目标100%。

二是着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上半年,全市义务教育紧盯“公平、优质”的工作目标,狠抓教育集团化办学,不断夯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础。市政府办公室出台进一步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从根本上完善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采用委托管理、城乡共建、校际联盟、项目合作等模式,努力提升薄弱校、乡村校、新建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不断扩大,截止6月底,集团化办学覆盖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四个学段,其中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29.64%。教育集团化办学融合程度不断增强。经过探索和磨合,现有集团内校际之间育人核心理念,管理体制机制,课程教学实施等方面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合作形式上由“单向输出”逐渐向“合作共生”转变。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更加多样。常州外国语附属双语学校以常州外国语学校办学基础为依托,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灵活办学模式,探索从幼儿园到高中十五年贯通的开放型教育新模式。

三是着力优化教育协调发展格局。为能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丰富内涵,提升整体实力和影响力,上半年,常州教育着眼于“大教育”,呈现大格局,通过有效行动,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教育体系内部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相协调。普通高中追加招生计划。根据省委、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关于教育改革的精神,在认真调研、充分挖潜的基础上,2018年共追加普通高中招生计划2156人,尽最大努力满足老百姓享受高中教育的愿望和需求。职业教育追求领先发展。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就业创业能力。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职教模式,实施德国“双元制”教学和英国“现代学徒制”试点,溧阳市天目湖中专校和旅游商贸高职校申报了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强化专业建设能力。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高职院创建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2所学校入围省现代化示范性和优质特色职业学校建设评估验收,5个专业群入围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评估验收,4个实训基地入围省职业学校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评估验收。推进技能大赛项目课程教学试点工作,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水平。2018年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得70个一等奖、114个二等奖、136个三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6个一等奖和6个二等奖。高等教育追求特色发展。着眼于更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常州大学坚持内涵提升,做强优势,成功增列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并新增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系统构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体系。着眼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继续深化3+4”(中职+本科)项目试点,完成招生人数共计245人。配合常州科教城管委会,启动申报筹建“中德品牌应用科学大学”。支持江苏理工学院谋求转型升级,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社会教育追求持续发展。不断加强社区教育阵地建设,强化服务社区功能,组建社区教育集团,礼嘉、直溪两大基地服务“三农”,注重实效,受到省检查组的充分肯定,金坛区被评为第5批全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示范县。不断丰富社区教育内涵建设,通过游学实验、课程研发、“常州终身教育在线”以及合作共建等措施,更好地满足了百姓学习需求,扩大了社区教育的影响。

四是着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上半年,我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强健体魄、健康校园、视力保护、健康食堂、监测护航、健康心理等6大项目,抓好工作落实,力促学生身心健康。

推进强健体魄行动。大力实施全国首创的"六一工程",即每一个学校建设适合的体育课程,让体育课程成为让学生身心健康的"私人订制";每个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确保每个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得到有效落实;每个学校至少创建一个体育特色项目,搭建体育人才培养的平台;每一个年级至少成立二到三个体育社团或俱乐部,引导学生形成一项体育爱好;每一个班级至少开展一项经常性体育活动,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设机会;每个学生至少掌握1-2个体育技能,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目前将钟楼区设立为实验区,并在全市遴选14所中小学作为试点校先行试水。实行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档案制度,落实一生一档案,做到动态管理。推进学校体育“一校一品一特色”建设,积极推进校园篮球、校园足球等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完善体育人才培养评估指标体系,加强体育优秀人才培养。上半年,实验初中等6所学校被省教育厅推荐为全国第二批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实验初中男子篮球队获2018年全国初中篮球联赛总冠军,天宁区被教育部评为校园足球国家级示范区。在2018年江苏省大一新生体质健康抽测中,常州排名全省第二,获历史最好成绩。

以评促建推进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以育人为中心的内涵发展,养成学生良好品格,常州教育创新德育工作,组织开展2018年常州市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建设项目遴选,引领全市中小学在学生发展指导、德育课堂范式、特色资源开发、学生社团发展、育人团队建设、共育平台构建六个方面取得新突破,第一期共评出市级项目12个,其中4个项目被推荐参与省级评选。

尝试开展食育教育。组织学校成立膳食管理委员会,保证师生从源头指导、管理和监督食堂工作,提高师生对食材的判断和选择能力。组织开展“在食育中提升品格”的系列活动,以生命教育月为契机,重点围绕“食育与健康”、“食育与环保”、“食育与劳动”、“食育与感恩”和“食育与礼仪”五个方面,全市共计200多所学校参与其中,形成了450多个研究项目,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开展食育教育的热情,加深了对食育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组织遴选常州市食育教育试点学校,为全面深入实施先行探路,积累经验,第一期经过严格筛选共遴选出常州市食育教育试点学校15所。

做实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聚焦“核心素养”,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半年,常州教育狠抓制度引领,制订深入开展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专题召开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修改了《常州市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方案(讨论稿)》。突出实践基地建设,通过组织开展2018年常州市科普教育基地申报、评优、考核工作,创设优质的课程实施平台。注重课程实施效果,引导全市中小学加深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发挥市少年宫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的优势,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完善健康护航机制保障。通过体质健康抽测、印发了《2017年常州市中小学体质健康蓝皮书》,为指导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依据。通过科学管理、全程监控构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屏障,成立了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普适营养餐专家团队,组织学校营养配餐员培训,规范学校食堂管理。通过启动中小学生呵护视力行动、在全市20所学校进行试点,对教室进行智能照明系统改造,改善学习环境,消除灯光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利影响。

五是着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水平。根据常州教育发展需要,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从长计议,系统谋划,完善机制,优化队伍结构,建立人才梯队,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遴选“三级梯队”党政后备干部队伍。市委教育工委精心设置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经过各直属党组织推荐,市委教育工委考察、面试、征求意见、集体研究,最终确定直属单位和机关中层正职后备干部45名、副职后备干部46名、30周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55名。成立后备干部成长营,加大培养力度。市委教育工委、教育局专门制定党政后备干部成长营培养方案,全体营员参与集中专题培训9次,加深了对常州教育整体认识,增强了主动担当的使命感。

大力实施“三名工程”。实施名校长培育工程,在华东师范大学专家专题论证基础上,制定出台《“名校长培养基地”实施方案》,组建首批常州市名校长培养基地19个,遴选出培养对象257名,组织基地负责人赴湖南参加专题培训。组织开展以“建设高素质队伍,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暑期校科级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实施名教师培育工程。建立高层次教育人才“名师带培”制度,成立2个“博导工作站”,开展青年教师跟岗锻炼,选拔9名优秀教师赴高校开展访学活动和91名优秀青年教师跟岗锻炼。按照“控制总量,严格标准,引领示范”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五级阶梯优秀教师评选与管理办法,出台《常州市“五级阶梯”优秀教师管理办法》。加强各级优秀教师年度考核,共有99名特级教师、34名特级教师后备人才、254名学科带头人和499名骨干教师通过考核。启动第十三批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工作。实施名班主任培育工程。起草《关于开展常州市首批中小学(职业学校、幼儿园)特级、一级、二级班主任评审工作的通知》,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各级意见,不断完善评审细则。草拟完成《常州市名班主任工程实施意见》,下半年将正式启动。

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搭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平台,建成第三届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20个(其中市级8个、县级12个),惠及乡村教师560人。启动新一轮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行动,实施以来开展研修活动共计513天,参加听评课、讲座等研修活动达11000人次,覆盖全市40所乡村学校。两项活动覆盖全市乡村学校超过86%,大大拓宽了乡村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空间和路径。

培引高层次教育人才。建立健全培引机制,专门出台《常州市高层次教育人才考核细则》,明确高层次教育人才考核和资助标准。公开发布《2018年常州市教育局直属单位招聘高层次教育人才简章》,面向全国公开招聘高层次教育人才。支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人才评选,推荐江苏省第十五批特级教师人选17名,第五期“333工程”培养对象第二次层人才2名,第三层次人才15名。

六是着力推动学校高品质内涵发展。为激发学校主动发展的意识,增强主动发展能力,实现高品质内涵发展,市委教育工委、教育局创新举措,引领学校深化课程改革,强化特色建设。

紧抓“新优质学校”建设不懈怠。深化创建“新优质学校”的认识。上半年,共召开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工作研讨会4次,进一步厘清对创建“新优质学校”本质的认识。严格对创建“新优质学校”的考核。从标准化、高品质和影响力三个维度制定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倒逼学校主动变革,自觉改进,提升质量,促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新优质学校”的示范力和影响力。组织第二批15所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开展为期6天的风采展示系列活动,全面展示其在校园文化、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激发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主动创建的热情和信心。此项工作受到省教育厅领导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中国教育报进行了深度报道。

紧咬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不放松。强化学校管理者课程建设意识。先后分三期组织21人次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的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班,组织骨干校长(园长)赴重庆、天津参加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修,组织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18年度实验区联席工作会议,增强管理者课程设计力和实施力。加强督促已有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实行定期与随机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全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有序实施,在省级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项目视导中,我市5个项目被评定为“优秀”。积极指导相关学校创建省级课程建设项目。综合分析,结合优势,严密论证,遴选项目申报学校,全程指导,创建省中小学课程基地建设项目11个、省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2个、省特殊教育发展工程建设项目3个,其中省常中“大基地大课程”项目被评为省首批课程基地高峰建设项目(全省仅4个)。

紧盯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不动摇。积极组织省级项目申报,新增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4个。开展市级项目评审,组织2018年常州市基础教育学校品质提升建设项目暨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申报评审工作,共评选出20个市级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市级前瞻性改革项目56项(省级19项,市级37项)。强化项目视导,坚持从“有前瞻理念、有实践创新、有效能比析、有辐射带动、有理论建树”等方面对项目进行检查视导,促进学校围绕项目建设改革课程教学,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学校特色和品牌。

七是着力增强全面从严治党实效。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按照省委、市委统一部署,围绕“学习新思想,改革再出发,开放迈新步,发展高质量”的活动主题,聚焦常州教育热点和难点,系统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严密制定方案。明确了活动主题、基本原则、主要任务、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严格规范程序。专门成立活动办公室,下设组织材料组、宣传组和督查组,对接市活动办要求,负责活动的宣传报道、舆论引导和典型推广,编辑活动简报,督查指导管辖单位和部门。严肃认真开展。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由局领导牵头负责,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相关问题,确定《多管齐下,系统推进,减负增效,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机制的研究》课题,针对教育资源紧缺问题,确定《推进集团化办学,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课题,组建专门调研团队,分类调研讨论,为形成破解之策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源。针对直属党组织开展督导交流,分两组召开直属党组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督查工作会议,各党组织交流汇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针对活动亮点持续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超过30篇。开展市委教育工委“一校一品”党建文化教育品牌评选活动,其中8个项目入选省委教育工委“一校一品”党建文化教育品牌

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压实主体责任。市委教育工委与机关处室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与直属单位签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明确工作责任。磨砺巡察利剑。制发《中共常州市委教育工委2018—2022年巡察工作规划》《中共常州市委教育工委巡察工作方案》,组建市委教育工委“巡察工作人才库”,开展巡察工作业务培训,对2所直属单位开展首轮内部巡察工作,发挥促建作用。主动接受监督。邀请政风行风监督员、市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络员,召开教育发展情况通报会。举行2018年第一季度综合廉情分析对接会,明确上半年廉情防控工作目标和重点。提升工作效能。围绕“机关作风提升年”主题,举办《转变文风,提升公文写作水平》培训,开展主题党日和读书交流活动。

八是着力抓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直接影响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不仅是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教育本身的重要内容。明确工作主体责任。市委教育工委、各辖市区教育系统党组织和市教育局各直属单位党组织分别对本地、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健全工作机制。印发《中共常州市委教育工委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坚持“三个纳入”,即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做到与教育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重视主题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十九大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等活动,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周年重大历史节点,组织系列活动,引领全市师生学习宣传改革精神,了解国家社会发展成就,增强师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部署常州市新时代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我为校园文明代言”主题活动,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加强舆论阵地建设。围绕人民群众的教育期盼,精选内容,创新形式,线上线下联动,先后策划青果在线学校等主题宣传活动3次,开展“家门口就有好学校”系列新闻行动、网民看校园系列活动,展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亮点。围绕教育“为民办实事”和招生工作等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气会)3场。推进包括教育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建设。截止6月底,“常州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平台累计发布图文信息共计480篇,粉丝数突破11万,有力地传出了常州教育的声音。

回望上半年,常州教育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主动扛起“常州教育责任”,开创了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展望下半年,常州教育将抢抓全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新机遇,紧扣实际,同心同德、务实勤勉,确保年度各项工作目标充分达成,推动全市教育更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