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69号的答复
索 引 号:014109488/2024-00136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教办〔2024〕100号 发布机构:市教育局
生成日期:2024-05-24 公开日期:2024-05-24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69号
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69号的答复
常教办〔2024〕100号
民进常州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乡村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乡村教师是发展高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市教育局历来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热爱乡村、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积极提升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以鼓励其真正扎根乡村教育,促进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全员学习,将师德师风教育纳入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第一课”,推动师德教育入脑入心,引导乡村教师扎根课堂,锤炼师德、潜心育人。注重氛围营造,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等各类新闻媒体特别是“两微一端”新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师德师风活动中的亮点,讲好“常州好老师的故事”。建立新教师入职宣誓、优秀教师选树、老教师荣誉退休等制度,形成了具有常州特色的教师全生命周期师德培育模式,筑牢“人民教师无上光荣”的群体意识。针对乡村教师独有的特点,开展“最美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光荣在岗三十年”优秀教师、“龙城十佳乡村教师”等选树活动和教师节表彰活动,弘扬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担当,涌现了吴粉珍、毕荣花等一大批扎根乡村、爱岗敬业的乡村教师伟大形象,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向好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和地位。努力提升教师收入水平,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及时调整教师基本工资标准并兑现到位,及时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实现乡镇教师全覆盖。对专业成长突出、工作业绩优秀的乡村教师加大奖励力度,激励优秀乡村教师扎根乡村、潜心教育。努力改革教师评价方式,在职称评审、梯队发展、评优评先中,重点向长期坚守一线,扎根乡村的优秀教师倾斜,鼓励教师主动“下得去、留得住”。努力打通教师晋升通道,改进乡村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和程序办法,淡化公开课、论文、课题研究指标,乡村教师工作达规定年限,申报职称不受名额限制。
  (三)打造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平台。针对乡村教师发展通道相对狭窄、职业吸引力不强等问题,重点通过打造教师发展平台来突破瓶颈。筑牢“三名工程”,通过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评选,探寻梯次培养新模式,形成了多类型、立体化的教育人才阶梯式培养和激励机制。优化“名师工作室、乡村骨干培育站、优秀教师城乡牵手、优秀教师跟岗锻炼”等四个乡村教师发展平台,通过专家指导、专题讲座、听课评课、课题研究等方式,加大优质资源对乡村学校的辐射,为乡村青年教师发展助力。完善“五级阶梯”发展模式,在教师职称晋升体系外,构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后备人才”教师成长“五级阶梯”,为乡村教师发展搭平台、铺路子、畅通道。
  二、后续工作打算
  (一)政策上重点扶持。优化教师招引制度,持续组织常州市教育系统“优才计划”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工作,完善城乡统一的教师招录机制。完善优秀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试点工作等项目,吸引优秀人才回乡任教。积极争取各区编办、财政、人社的支持力量,通过制定优秀人才奖励政策和特需人才招引办法,加大力度吸引优秀毕业生投身乡村、扎根乡村。优化交流轮岗制度,加大优秀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扶持力度,支持骨干教师到边远农村学校交流,促进城乡师资均衡配置,带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切实采取措施优化教师心理支持的校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通过先进的校园文化向教师传递正能量,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二)培训上重点设计。立足乡村教师现状和需求,构建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发展机构、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等一体化的乡村教师培训体系。设计好新教师入职培训项目,按教师入职成长规律分阶段实施,让乡村新教师获得更全面系统的培训。设计好专题培训项目,按照乡村教师的实际需求优化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将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信息技术能力、音体美教师专业技能作为重点,采取跟岗研修、网络研修、专家指导、校际交流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综合素养,推动乡村教师拥有敬业、开放、发展的积极心态。继续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通过“乡村骨干培育站”“优秀教师城乡牵手”“优秀教师跟岗锻炼”“送教下乡”等措施进一步加大优质资源对乡村学校的辐射力度,为乡村教师职业发展注入“生长力”。
  (三)待遇上重点保障。加大财政投入,缩小区域间教师收入待遇差距,解决乡村教师的后顾之忧。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对专业成长突出、工作业绩优秀的乡村教师加大奖励力度,进一步激励优秀乡村教师扎根乡村、潜心教育,让乡村教师安心从教、静心从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