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256号的答复
索 引 号:014109859/2022-00076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农复〔2022〕16号 发布机构: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
生成日期:2022-06-06 公开日期:2022-06-07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256号的答复
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256号的答复
常农复〔2022〕16号

赵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精品小菜园建设,打造美好菜篮子的建议》提案已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提案,我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处室进行认真调研,并与相关协办单位讨论后,现答复如下:

2018年以来,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要求,常州市农业农村局创新推出精美小菜园项目,经过四年培育壮大,逐步形成了“三化两同”发展新格局,即农民主体化、产品品牌化、运营闭环化、政企民同建同享。通过推进脱贫攻坚与开展“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相结合,推进产业振兴与“菜篮子”工程建设相结合,推进小菜园项目建设与“农业+互联网”相结合,对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有发展,三年见成效,四年跨台阶”的目标,全力推进小菜园项目建设,为“菜篮子”考核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成效做法

(一)理念、定位、功能逐步成熟。四年来,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围绕“小菜园绿色、共享经济”发展理念,我局创新设置精美小菜园项目,有效激活了乡村闲置的土地、人力等“两闲资源”。项目优先考虑种植本地蔬菜品种,以露地种植为主,单块面积控制在2亩以内,推行绿色安全生产。目前该项目已经形成5种类型的发展模式:一是以新北区鸦鹊村为典型,把小菜园项目建设作为推进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借助书记党建项目,已经连续建设四期,累计建设面积超过80亩,解决村里近20个低收入农民就业问题。二是以新北区梅林村、溧阳市礼诗圩村、塘马村等地为典型的,把小菜园项目建设作为发展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以塘马村为例,村书记说打造“咱家自留地”,需要进行田型调整、沟渠设施建设、生产道路建设、宅基地复耕、蔬菜种植、技术培训推广等步骤,“小菜园”在为农民带来增收的同时,还给农业观光增添了新亮点。三是以武进区西城村、闵市村为典型的,把小菜园项目建设作为解决村民拆迁上楼吃菜难的重要途径,西城村正在建设美丽人居环境村,“小菜园”项目让庭院显得整洁且错落有致,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中一个新的亮点。四是武进区岑村、汤墅村则把项目建设作为村办养老中心的蔬菜供应基地,两个村每年为800多户居家养老的农民免费供应新鲜的蔬菜。五是武进区西墅村等为例,与当地大企业合作,就地供应企业职工。

(二)建设规模取得明显突破。以项目为引领,围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重点镇建设等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发展,全力推进绿色蔬菜基地建设。通过市级现代农业项目资金引导从2018年140万元、2019年180万元、2020年470万元、2021年530万元发展到2022年700万元,以村集体为主体建设的小菜园数量从2018年的102个发展到2019年315个、2020年637个、2021年1017个、2022年预计1500个,预计2022年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家庭农场、企业(园区、基地)等自发建成精美小菜园3000多个,预计完成蔬菜播种面积近万亩,生产新鲜绿色、优质安全的地产蔬菜1000多万斤,大大丰富了常州市民对地产高品质蔬菜的需求。

(三)运营模式逐步完善。为了加快推进小菜园项目运行,我市创新成立了“常州市小菜园农业发展中心”和常州市蔬菜种植业协会,通过发展中心加强组织营销,先后与朝阳中学、常州市人保、常州市太保、常州电信等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接认养配送,并将小菜园的地产蔬菜纳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联合推进的市级行政事业性单位食堂食材集中采购。通过4年努力,我市探索建立了“农户分包+单位认养+第三方物流+电商平台”的主要运营模式,农业部门顶层设计项目推介书、项目建设标准、蔬菜种植模式、验收考核办法等,重点在小菜园规划设计、地点选择、栽培管理等关键环节开展“手把手”业务指导,2021年创新开展博士专家深度结对蹲点,确保项目单位建设一个成功一个,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成功的工作方法。

(四)品牌效应加大显现。四年来,各地把精美小菜园品牌建设与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农业互联网建设有机结合,积极构建“从田间到餐桌”、“从种子到筷子”、“从叶头到舌头”的全产业链质量可追溯体系,以品牌创建带动小菜园示范区建设。我市把精美小菜园品牌建设与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绿色蔬菜产业基地、农业互联网建设有机结合,积极构建“从田间到餐桌”、“从种子到筷子”、“从叶头到舌头”的全产业链质量可追溯体系,以品牌创建带动小菜园示范区建设。“常州小菜园”线上实现农产品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本地农业主体平台上线800多家,销售农产品种类达1000多种,在“常州市年货大街”、“常州市农产品品牌节”上成为市民关注的热门产品。目前“小菜园中心”累计向社区1300多户高龄孤寡老人送菜上门,向社区1000多户困难群体免费供菜。精美小菜园项目吸引了“学习强国”、江苏电视台、江苏省农业宣教中心、中国江苏网、新浪网、常州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省农业农村厅、苏州、无锡、镇江等周边兄弟市均来常州组织学习考察。

(五)产业扶贫效益显著。围绕产业扶贫,结合“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我局通过激活人、地要素,农村小菜园顺畅对接城镇菜篮子,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单纯的给钱给物的帮扶方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四年来,常州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市级现代农业项目扶持在55个行政村开展了精美小菜园项目建设,累计建设面积1400余亩。通过与常州市小菜园发展中心、常州电信、常州人保等单位合作,在乡村建设认养小菜园达200多个(一般单位认养5亩地左右,每亩认养费1.6万元,贫困户每年在家门口管理3~5亩菜地可获得3~5万元收入)。通过与市残联、街道、社区等单位合作,共同打造“扶农助残惠民小菜园”残疾人就业项目,在100个社区成立扶农助困惠民社区售卖点,为100多个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和就业培训。通过与民政部门合作,为1300多个贫困群体免费送菜。通过小菜园进社区、一分地推广等形式,有力缓解城市社区贫困户吃菜难、吃菜贵的问题,“扶贫小菜园”走出了一条叠加式扶贫的新路子。

二、今后发展措施

1.强化小菜园种子种苗商品化生产供应。围绕结构调整需求,抓好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培育一批适应露地栽培、保鲜运输、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的新品种。加强优良品种推广,建立茄果类、瓜类、叶菜类蔬菜良种(苗)繁育基地,布局10个蔬菜新品种商品苗繁育供应基地。

2.强化小菜园全程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结合省级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标准园创建,进一步健全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体系,制定完善小菜园生产技术规程与产品分级上市标准,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推进小菜园的蔬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建立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机制。

3.强化小菜园设施装备应用。按照小菜园机械管理、合理轮作、高效产出的要求,科学设置蔬菜生产田块和设施,完善基础装备。改造提升现有小菜园的蔬菜设施,进一步推进小菜园设施构型标准化,推广应用喷滴灌设施,有条件的发展水肥一体化装备。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加快突破小菜园内的茄果类、瓜类、豆类、甘蓝类和水生类蔬菜等生产机械化。

4.强化小菜园“两减+生态循环”绿色生产技术集成推广。加快关键技术模式的研发攻关和集成应用,组建小菜园蔬菜生产技术专家指导组,全面推广适应小菜园的科学轮作模式与土壤深松技术。强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全程绿色防控。推广应用标准地膜,推进蔬菜残体集中腐熟还田、废旧农膜回收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种养加一体化循环技术模式。小菜园项目示范区蔬菜绿色防控产品使用面积占比达到90%以上,农膜回收率力争达到100%。

5.强化小菜园的全产业链提升。积极对接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常州市蔬菜种植业协会的作用,组建小菜园蔬菜产业联盟,培育壮大常州小菜园区域公共品牌,组织开展品牌蔬菜联合推介。充分利用市级“双百主体”冷链体系建设项目,加快配置相应的预冷设施等以及清洗、分级、包装等设备,力争蔬菜商品化处理率提高到70%以上。创新蔬菜产品流通模式,大力推广大客户认养、直营直销、电子商务、一分地推广等模式。同时,依托美丽乡村的产业特色和生态环境,在小菜园科普教育、休闲观光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拓展功能。

三、今后扶持政策

1.全力扶持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把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评价作为优质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财政资金奖补的优先支持对象,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开展精美小菜园创建,并对绿色蔬菜产业生产基地强化跟踪管理,做好指导服务,随机抽查检查,确保基地真正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始终严格按标生产。

2.全力扶持蔬菜产业社会组织发展。简化登记手续,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安排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对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发展、公益创投扶持、社会组织发展中心运行、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以及民办社工机构扶持等方面,为促进我市蔬菜产业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做好全方位保障。

签 发 人:李昙云

经 办 人:谢鋆韬

联系电话:81667967

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6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