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市委书记阎立对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索 引 号:014109779/2014-00005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第1期(总第33期) 发布机构:市文广新局
生成日期:2014-01-22 公开日期:2014-02-08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工作简报。
市委书记阎立对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第1期(总第33期)

元月9日,市委书记阎立对市文广新系统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的内容是:2013年市文广新局通过实施“九大工程”,不断推进常州“文化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常州的文化软实力、对外影响力又有了新的提升,群众文化、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得到广泛认可,历史文化保护、精品创作取得新成果。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手段,创新办法,争取出更多的创新成果!

 

2013年度市文广新系统“十大文化亮点”

1. 大运河常州段“申遗”顺利通过联合国专家评估。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申报的牵头部门之一,市文广新局把大运河(常州段)申报“世界遗产”列为“申名”工作的“一号工程”,抽调精兵强将成立指挥部,积极协调各辖区和十多个相关部门,围绕“申遗”目标,高质量完成运河监测预警平台、运河档案中心、运河两岸标识系统等9大重点任务。完成了专题纪录片《春秋运河的春秋》拍摄,开创性地举办了“大运河•大型摄影文献展”,被列为中国大运河验收考核必看项目。20139月,大运河(常州段)顺利通过联合国专家现场检查评估,被国家文物局誉为“给中国大运河申遗加分添彩的城市”,全省在常州召开了现场总结会。今年7月,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后,常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可加10分。

2. 两件作品双双荣获全国最高奖。全年累计送书下乡30000多册,送电影下乡12000余场,送戏下乡1000余场,公共文化场馆全年免费接待市民350万人次。组织全系统200多名艺术家和文艺骨干,成立7支文化服务志愿队,依托“文明社区天天乐”大舞台,开展“精品文艺进社区”巡演活动。原创话剧剧本《三十而立》入选“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成功复排传统锡剧《红楼镜》,邀请一流团队创作大型现代锡剧《紫薇树下》,评弹《秋之白华》获江苏省“芦花奖”,广电节目栏目创优获省政府一等奖、全省第三。特别是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由市文广新局策划、选送的舞蹈《香脆萝卜干》和小品《救》在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在常州时隔13年之后,双双获得了全国群众文化最高奖“群星奖”。

3. 为全市文化企业争取引导资金全省第一。积极配合市委宣传部,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大胆探索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全年为全市文化企业争取中央、省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3600多万元,累计达1.4亿元,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4. 常州电视图书馆入选“国家级”项目。依托“智慧社区”的网络平台,在全省率先开展电视图书馆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已实现市区40多万户家庭的全覆盖。20139月,市文广新局赴京参加专家组现场考核答辩,经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认定,该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并向全国推广“常州经验”。

5. 国家级、省级大遗址实现零的突破。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对文物保护的支持,出台《常州市文物保护办法》等五个法规性文件,逐步形成了抢救和保护常州历史文化遗存的浓厚氛围。特别是淹城、阖闾城今年成功入选国家级大遗址保护项目,中华曙猿化石地点被列入江苏省大遗址保护项目;同时,新增国家级文保单位5处,实现总量翻番。民办博物馆达11家,列全省第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列全省第三,“常州梳篦”入选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完成3集电视纪录片《延陵季子》摄制,编撰出版连环画《延陵季子》,被列入全市青少年必读书目。

6. 文化综合执法“大比武”全省第一。坚持重心下移、重拳出击、重点突破,全年开展集中整治行动31次,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36多万张(册),荣获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在全省首届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技能“大比武”中,常州代表队名列全省16支代表队之首,2名队员成功入选江苏代表队参加全国决赛。

7. 首次出台文广新系统人才培养“五大计划”。扎实推进名家大师引领计划、领军人才引凤计划、骨干人才圆梦计划、青年人才发现计划和老艺术家暖心计划等“五大计划”。全系统共引进硕士生、博士生等各类高端人才13名;首次获得市政府300万元人才培养专项经费,与市财政部门联合出台《市文广新系统人才培养工作五年纲要》;组织本系统青年骨干人才与言恭达、周京新、周东亮等名家大师拜师结对;首次评选市文广新系统“十大文化英才”,以项目资助形式设立“英才工作室”。

8. 首次组织本系统艺术家组团走出国门。20135月,组织老中青艺术家和“非遗”传承名家,赴荷兰、土耳其开展了为期8天的文化艺术交流,通过举办展览和现场互动,集中展示常州美术、书法、乱针绣、刻纸和舞台艺术,让外国友人进一步了解独特的江南文化,提升了常州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9. 首创《江南心》城市文化期刊。2013年初,以“常州,吴文化发源地;江南文化,从这里出发”为宗旨,集聚体制内外的文化力量,创办了《江南心》文化期刊,全年出刊10期,发行量突破20万册。依托《江南心》杂志创办的“常州江南心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获得市政府批准成立,并首次获得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100万元。

10.3+1模式打造机关作风新形象。推出“江南心文化讲坛”、“机关文化长廊”和行政服务“文广新干线”,聘请100名政风行风监督员,全力打造“3+1机关作风建设新模式,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指导和监督。201311月,在电视、电台、网络、报纸四位一体“问政常州”九部门现场集中评议中,市文广新局获得的满意票数名列第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