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市现代化建设推进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大交通、大生态、大融合”的决策部署,抢抓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这一重大机遇,坚持高标准推进城乡重大项目建设,高水平提升建设行业管理服务,高起点改进机关作风建设,敢于创新,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城市交通设施承载能力不断提升。2013年我局围绕连通“四纵四横”城市骨架道路,组织实施了一大批城市重点交通工程建设,特别是龙城大道地道工期要求非常紧、难度非常大,经过艰苦努力和强力推进,还是在9月底如期通车,实现了我市快速路网的全闭合运行;晋陵南路的建成通车,打通了第三条连接武进、新北的南北向主干道;服务东大门建设的重点项目大明路,主骨架道路全线通车。此外,玉龙路、棕榈路、青洋路高架北延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三号桥、青龙桥、梅庄路、清潭西路等路网工程完工通车。常州机场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已具备一类口岸开放条件,3400米跑道正式启用。
二、轨道交通开工准备工作稳步推进。为应对1号线施工对城市交通和市政公用设施运行带来的压力,确保地铁施工期间城市交通有序可达,2013年我们以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为重点,做好轨道交通疏解工作,推进实施了新堂北路、桃园路、同济桥、正素巷、古村巷等路网完善工程,其中桃园路春节前有望实现二车道通车,相关管线迁改工作也同步开展。目前,1号线初步勘察工作和初步设计工作都已完成,祥勘也已进场实施,今年将正式开工建设。
三、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有序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方面,按照“小规模、渐进式、微循环”的要求,扎实推进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项目,目前关键的房屋征收工作已完成签约1059户,民房签约率达到92%;城隍庙戏楼修缮基本完工;松健堂、礼和堂修缮方案已通过省文物局审批。常州文化广场项目,因市委市政府对常工院地块规划重新调整,让我们在协调方案优化和功能布局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在11月份完成了建筑总体方案评审,勘探单位招投标工作也已完成,计划本月可完成整个地块的场地平整和勘探。常州金融商务区项目,市委常委会已于11月26日听取了建设方案汇报,正在按会议精神要求落实各项准备工作。
四、城建资金链安全得到基本保障。由于经营性土地出让市场低迷,银行转、续贷和新增贷款阻力巨大,加上去年下半年中央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审计,许多金融机构处于观望状态,使得城建融资难上加难。一方面,我们密切关注宏观形势和金融政策变化,积极争取政府及财政、国土各部门的政策支持,加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协作,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另一方面,统筹安排全年资金计划,组织投融资主体创新融资方式,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全面实行工程概算审查,探索实施征地拆迁包干制度,加强征收补偿资金的监管,努力控制征收成本。
五、民生实事工程建设不断拓展。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加快推进,丁塘河湿地公园节前开园,凤凰公园前期工作按计划推进,城市慢行系统试点段建设完成设计方案。村庄环境整治提前半年完成9094个村庄的整治任务,并顺利通过省级全域验收,京沪高铁沿线环境整治工作还获得全省一等奖,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进一步提高公用设施保障能力,江边污水厂四期工程、城市天然气利用三期工程、雨水设施能力提升一期工程等都已启动实施。推行市政道路管养精细化,全年检修各类桥梁200多座,更换侧石、道板6万多平米,完成了63条道路近千处无障碍设施整治。
六、建设领域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完善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三合一”综合评估法,推进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严厉打击围标串标、转包、违法分包、资质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开展“过程巡查”试点,深化住宅质量分户验收,建立住宅小区交付使用备案核查制度,努力防止和克服住宅房屋质量通病。严格履行行业安全监管职责,狠抓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始终保持安全监管高压态势。提升优质工程和文明工地创建水平,创建省级文明工地105个、国家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3个,申报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21项,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项。
七、城建统筹发展能力持续增强。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今年我市被列为国家智慧城市第一批试点,与住建部签订了国家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推动绿色建筑和绿色示范区建设,常州金融商务区被列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暨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区,武进区成功申报了省绿色生态城区,2013年我市共获得省建筑节能专项引导资金4784万。示范引领做好建筑节能工作,作为住建部和省住建厅的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培育建筑节能服务市场试点工作,制定发布了各类公共建筑能耗限额,出台了建筑用能超限额加价制度。
八、城乡一体化统筹力度不断加码。2013年3月份以来,根据2013年全市城乡建设工作任务部署,我局与辖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订目标责任状,对城乡建设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确定考核任务和指标,实行市级与县区联动跟进。注意加强业务指导,每季度定期召开有辖市(区)建设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交流城乡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共同研究会商解决办法,对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推广。建立落实严格的考核机制,今年1月对照去年年初的工作计划安排,对辖市区建设部门2013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实行业绩和责任与奖惩挂钩,充分发挥基层建设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从全市层面统筹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九、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迸发新活力。围绕城乡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需要,从引进、培养、使用三个方面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坚持“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原则,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和平台,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3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19人。加强岗位人才培养,选派7人参加科级干部任职(任前)培训,4人参加公务员能力素质培训,1人参加党外中青班培训,其他专题培训90余人次。此外还有计划地选送专业技术人才到行内领先地区学习,特别是为服务轨道交通建设,今年组织了6人赴南京、苏州轨道交通在建工地进行顶岗锻炼。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今年全市建设口申报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6人、高级工程师70人,完成中级职称评审814人、初级职称评审94人。坚持选好干部、配强班子,努力把最合适的人才选配到最合适的岗位上,今年共调整提拔交流领导干部25名,其中提拔17名、交流轮岗3名,选派1名干部援疆,3名干部到科教城、嘉泽镇和市行政服务中心挂职锻炼,2名基层干部到机关处室挂职锻炼。
十、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取得新实效。去年我们强化了主动对接协调,跟踪服务重点工程,出台跟踪服务方案,实行局领导挂钩重点项目,做到提前介入、超前指导,推行“保姆式”服务,建立了月督查、季通报的督查考评机制,全力助推市重点工程和“510”行动计划项目。积极创新服务品牌,实行资质资格审批集中“一站式”服务,将各行业资质、资格审核集中到“中心”窗口办理,简化服务流程,有效提升了服务效能。进一步探索简政放权,牵头协调施工图联合审查,发放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告知书,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启动欠交规费清缴程序,实施“提前开工”督查和领导批件督办制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及市委实施细则,精简会议和文件简报,简化公务接待,公用经费支出与往年相比明显下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