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促进信息消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014109429/2014-00102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政办发〔2014〕83号 发布机构: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2014-05-16 公开日期:2014-05-30 废止日期:2017-12-29
内容概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促进信息消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促进信息消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常政办发〔2014〕83号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
  《常州市促进信息消费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5月16日

常州市促进信息消费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和《省政府关于促进信息消费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3〕168号)的精神,激发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供给能力,促进我市信息消费持续快速增长,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信息消费规模稳定增长。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00亿元,年均增长23%以上,基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平台的消费快速增长,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00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3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全市80%以上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
  信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加快建设“宽带常州”、“无线常州”和“高清常州”,到2015年全市城乡宽带接入能力、智能终端普及率及三网融合业务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总体达到国家一类地区水平。实现城市光纤到户,农村宽带速率有效提升,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达到90%。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兆,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20兆。全市城镇光纤入户率达95%以上,覆盖城区的4G移动通信网基本建成,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超过500万,普及率达到80%,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35部/百人,数字电视入户率达到97%,交互式电视普及率达到80%。智慧城市“四化”目标取得阶段性成果。
  信息消费市场健康活跃。到2015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3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面向生产、生活和管理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创新更加活跃,市场竞争秩序规范透明,消费环境安全可信。信息消费示范效应明显,居民信息消费的选择更加丰富,消费意愿进一步增强。企业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化,公共服务信息需求有效拓展,各类信息消费的需求进一步释放。
  二、完善优化信息基础设施
  (一)升级宽带网络基础设施。推动全市光纤网络建设,城域网出口带宽1200G。推进无线网络建设,扩大免费wifi工程惠及面,支持各运营商加快推进4G网络覆盖,至2015年末,新建4G基站3000个,无线综合覆盖率达99%。建设可管可控可信的、全程全网高清的交互式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实现数字电视高清互动化。加快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充分发挥运营商自营业务平台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网络应用的全面迁移。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发改委、财政局、城乡建设局、文广新局、规划局、通信运营商、江苏有线常州分公司)
  (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继续实施市政道路基础通信管道“三统一”集约化工程,同时大力实施住宅小区信息基础设施光纤到户、共建共享工程,促进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我市信息基础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水平。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建立健全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标准、规范,形成共建共享机制;创新住宅小区信息基础设施“三统一”共建共享发展模式,着力强化信息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平台建设,深化建设管理和服务。力争到2015年新建住宅小区基础通信管道建设总量达800孔公里,共建共享率100%。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发改委、城乡建设局、规划局、房管局、管道公司)
  三、充分激发信息产品和服务供给
  (三)组织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石墨烯、新型传感器、新型电力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品基础材料和高端部件发展,重点突破云计算、物联网应用集成、移动互联网通信和应用、大数据分析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讯关键技术,开展物联网、移动互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推进国产云计算产业园建设,着力研发基于国产云计算的应用产品,加强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开发,加强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集成软件产品研发。
  (负责部门:市科技局、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通信运营商)
  (四)推动终端产品突破。支持电力、轨道交通等行业智能终端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壮大智能装备产品群,实现个人消费智能终端突破;重点支持嵌入式软件和工业软件的研发和应用,加快工业软件产业化,扶持嵌入式软件联盟,搭建嵌入式软件(工业软件)公共研发平台,支持本地企业与嵌入式软件企业合作的转型升级项目。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
  (五)强化数字内容开发。加快动漫与网络游戏业发展,优化影视动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精品,推动动漫与网游的协同发展;培育数字媒体内容,重点推动数字影视娱乐业发展,发展面向家庭、教育的数字多媒体产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发展数字设计和文化创意等大型信息服务产业,重点发展基于数字化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产品外观及包装设计、工业模型与模具设计以及广告和平面设计等数字设计服务业。
  (负责部门:市文广新局、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财政局、创意产业基地)
  (六)培育新型服务业态。大力推进信息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基于两化融合、智能装备、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积极培育拓展新型信息服务业态。着力培育基于云计算的IAAS、SAAS和PAAS服务产品,推广大数据服务和基于NFC手机应用,引导发展手机支付、个人级和企业级APP、手机游戏、数字家庭等服务。组建我市特色软件产业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商务局、创意产业基地、通信运营商、江苏有线常州分公司)
  四、着力培育信息消费需求
  (七)培育生产性信息消费。培育传统企业的生产性信息消费需求,积极引导企业运用先进的制造模式和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的灵活有效应用,提高产业质量和效益,增强企业持续竞争能力,实现转型升级;重点支持企业开展以网络化为特征的软硬件资源租用、电商平台建设运营、业务系统维护、大数据分析等生产性信息技术服务,以及以数字化为特征的解决方案咨询、工业设计、生产经营、售后客服等业务流程外包;支持大型企业建设供应链电商平台,推动电子商务与企业内部业务和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促进产品分销和售后服务水平提升。到2015年,在两化初步融合企业的基础上培育30家智慧企业和60家初级智慧企业,发挥信息消费拉动产业增长的作用。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科技局、财政局)
  (八)拓展新型信息消费模式。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拓展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新型信息消费应用。利用微信、微博、APP客户端等互联网技术,积极拓展生活服务、公共服务、产品推广和电商零售等领域的掌上应用,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培养移动互联网消费习惯;鼓励各行各业开展网络、硬件系统、基础平台和基础服务的外包,探索利用云计算中心资源以及其他第三方资源支撑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支持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创新,网上推广提升线下销售,线下体验促进网上交易;依托通信网络,开发基于电话、智能终端和电视多屏互动的频道体验,拓展满足居民需求的信息消费便捷渠道;整合社区商业和便民服务资源,发展社区信息消费服务点。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科技局、民政局、财政局、商务局、文广新局、工商局、通信运营商、江苏有线常州分公司)
  (九)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拓展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产业链,鼓励电子支付、仓储物流、信用服务、安全认证、培训咨询等支撑服务企业开展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支持市民卡移动支付、品诚云客服、通购互联网金融、蓝火翼平台代运营、易呼通数字物流等为代表的创新活动开展;做大做强重点电商平台,推动区域消费品零售、百货零售、小微店铺、特色商品、特色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电商平台以及中小企业第三方平台加速壮大,实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商业模式成熟、盈利水平较高的本地电商龙头企业;打造高知名度常州本土电商品牌,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促进农资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发展,提高网络零售农产品的市场份额。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发改委、财政局、农委、商务局、工商局、人行常州市中心支行、通信运营商)
  五、加快实施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
  (十)深入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围绕4G、物联网等新技术,大力实施省重大信息化示范工程,加快教育卫生、交通出行、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等领域公用信息服务平台和信息消费便民平台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统一载体市民卡的建设,逐步加载政府民生服务,拓展金融电子现金应用,在公共交通领域为主的传统应用之外,实现教育、医疗、图书馆等公共服务和水电气、公共停车场等城市公用事业跨行业、多领域应用以及区域间的互联互通,不断提高城市居民信息服务水平;推进覆盖全市、统一规范的城乡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和智慧社区建设,促进社区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拓展面向社区的信息服务渠道,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效能;推动市政公用、公共服务等企事业单位依法开放信息资源,促进公共信息资源的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实施“信息下乡”工程,加快农村基础通信网络设施建设,深化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广电、电信企业和互联网、软件企业加强合作,开拓服务领域,参与功能性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运营服务。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发改委、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农委、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人行常州市中心支行、通信运营商)
  (十一)积极创建信息惠民国家示范城市。构建市级政府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事项和社会信息服务的全覆盖、全天候和一站式办理。建成标准统一、管理规范、全市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和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体系,整体提升社会保障的管理服务能力。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完善医疗、公共卫生、药品供应保障、医疗保障和综合管理的信息化应用。搭建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各类专业养老服务与老年人需求提供对接。初步形成覆盖全市各级各类教育、惠及全体师生和市民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社会综合治理信息化管理大平台,形成立体化公共综合防控及社会安全服务体系。强化食品药品电子追溯,方便价格等信息公众查询,服务百姓生活。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高社区和家庭信息服务水平,实现社区一站式服务受理。
  (负责部门:市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卫生局、计生委、城管局、物价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人行常州市中心支行)
  六、加强信息消费环境建设
  (十二)加强信息消费组织领导。常州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承担促进信息消费工作的领导职责,由市经信委牵头统筹具体工作,完善机制,形成合力。各辖市(区)要建立健全相应组织领导体系,统筹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消费技术产品研发推广、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等重点工作,促进信息消费健康稳定增长。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会同各辖市区、各部门)
  (十三)完善信息消费政策支持。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加大财政资金对促进信息消费的支持力度。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着眼于培养信息消费需求,促进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电商模式,突出惠及民生的重点项目。支持企业加大信息通信技术投资,拓展在线支付、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业态的发展,实施信息化综合集成创新、产品智能化等方面的重点工程;支持新型信息消费业态和服务模式创新,支持面向产业链、产业集群、行业性和区域性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信息内容服务、信息增值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企业发展;支持终端产品和传统消费品智能化发展,通过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结合,发挥其整合产业链、撬动社会总需求的关键作用。
  (负责部门:市财政局、经信委会同各辖市区、各部门)
  (十四)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健全电子认证服务体系,扩大电子证书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市政服务等重点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加强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检测和认证,建立第三方安全评估与监测机制。加强重要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安全监测和等级保护管理,落实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完善涉密信息系统审查机制。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可信交易保障环境”建设,搭建“可信交易保障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全市电子商务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电子标识发放、信息申报、信息查询、信用公示等服务。推进“12315”进平台,建立健全网上交易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安全放心的网上消费环境。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安全局、质监局、保密局、密码局、工商局、人行常州市中心支行)
  (十五)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和交易信用制度,加强企业自身开发和销售信用产品的监督。推动线上线下交易信用评价,推动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保险、信用支付、商账管理等第三方信用服务和产品在电子交易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宽和健全消费维权渠道,强化社会监督。依法加强对信息服务、网络交易行为、产品及服务质量等的监管,查处侵犯知识产权、网络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从业规范宣传,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打击盗版等不正当经营行为,维护健康的市场环境。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科技局、公安局、商务局、文广新局、工商局、质监局)
  (十六)营造区域信息消费氛围。加快各种资源的本地集聚和行业合作,支持信息消费模式创新和项目创新,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激发供给活力。对重点信息消费企业和平台,在土地、金融、人才、科技等要素资源的配置上全力保障;加强电子商务等创新型人才培养,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优化行政服务流程,提升行业内区域知名度,着力营造信息消费氛围,培育产业发展土壤。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作用,引导消费者持续关注信息消费热点。进一步打造“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电子商务创新大赛”等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信息消费活动品牌,吸引全国优秀人才和项目在常落地,提升行业内地区影响力。
  (负责部门:市经信委会同各辖市区、各部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