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常州市城乡建设局2011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014109509/2012-00087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城乡建设局
生成日期:2012-01-20 公开日期:2012-01-20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常州市城乡建设局2011年工作总结
常州市城乡建设局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局上下团结一心,直面困难不动摇,狠抓落实不放松,加快推进不停步,基本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目标。

    (一)破解难题,重点工程基本完成

    2011年以来,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城市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资金压力;而废除老的房屋拆迁政策、建立新的房屋征收条例,使我市2011年7月前的拆迁工作基本陷于停顿;加上土地指标落实困难,不少建设工程都受到了较大影响。

    面对资金、土地、征收等瓶颈制约,我们没有“坐、等、靠、要”,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凝心聚力,迎难而上,确保60项重点工程的落实和推进。

    1.拓展渠道,多元融资。一方面继续加强同各银行的合作,挖掘融资主渠道潜力,认真做好融资项目的包装和推介,努力争取新增贷款和转贷资金,并积极争取债券发行及中期票据、租赁等新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加大引资力度,采用BT等方式为市政建设提供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全年共落实城建资金120.44亿元,基本维持了城建资金链不断。

    2.积极探索,加快征收。依据新的国家征收条例,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制定了地方性征收办法及相关细则,成为全省范本。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认真排查我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拆迁工作情况,建立和完善了新老政策衔接、前期调查、设置专用账户、专业机构跟踪审计、矛盾协调等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在保证被征收对象合法利益的基础上,努力加快征收进程。自2011年8月8日作出首个房屋征收决定以来,2011年,市区按新的房屋征收条例完成了700多户征收。

    3.精致建设,精心管理。一是主动协调抓前期。主动与上级有关部门、各辖区和市发改委、规划、公安、供电等部门对接、协调,做到基本程序到位、手续办理及时、规划协调统筹、工程设计严谨,为工程保质按期完成创造了良好条件。另外在前期工作中,还强化了精品概念,更加突出景观、文化和生态的建设,努力提升重点工程的文化品位。二是科学施工抓现场。建设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在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除了严格招投标程序控制工程造价,反复推敲工序,确保工期外,还通过每季度的拉网式大检查、每月不定期巡查,重点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的控制。翠竹大道大修、常州机场改扩建等工程实施交叉作业、无缝对接,同步赢得了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三是明确责任抓落实。根据市委市政府60项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局分解指标、细化任务,每个项目都明确了相关分管领导、责任处室和具体实施单位,将项目的实施内容、标准及形象进度、保证措施等都作了具体明确,责任到人。另外,还通过年初动员部署、年中分析推进,月度例会督查等方式,对重点工程进行部署、督查、协调、推进。

    通过积极努力,2011年年度各项工作目标都基本完成。永宁北路翠竹段(大修)工程已全面竣工;大明路、中吴大道东延部分已经通车;劳动东路东段、新堂北路延伸(龙城大道-龙锦路)已进场施工;晋陵南路房屋征收进入尾声;兴东路、泡桐路延伸都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青果巷历史街区保护工程有了实质性进展,建筑设计方案通过了专家评审,安置房房源户型、面积等都已经确定;常州机场提升工程按序推进,飞行区跑道沥青盖被已完成,水稳施工完成,站坪混凝土施工基本完成;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建设规划已经通过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的论证,有关部委领导会签全部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全部达到了市政府年初制订的时序进度要求;江边污水处理厂三期土建主体基本完工,本月底开始调试运行;老小区自来水管网改造年度工作任务全部完成,魏村水厂扩能工程已完成前期的招投标工作;城市供气新建燃气管网56.5公里,改造管道14公里。在2011年度市重点工作督查评比中,交通畅通工程、常州机场全面提升工程等两项工程被评为优秀项目。

    (二)优化服务,公用事业发展加快

    2011年,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部署,根据“为民、利民、惠民”原则,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把保障运营、服务民生、安全生产、降本增效、可持续发展作为实际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克服线路远、成本高、基础差、管理难等困难,加快公用设施均等化建设,市政基础设施的辐射力和承载力不断提升。

    2011年,城市燃气新增用户40049户,工商客户171户,开工建设五星增压站,LNG、CNG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城市供水通过管道冲洗、管道更新等认真解决浑黄水问题,加快农水改造等,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新发展用户5.35万户,供水2.61亿吨,平均日供水72.05万吨,最高日供水量82.95万吨。城市排水推行管道数字化检测,建设泵站远程监控、调度系统,加强运行管理,新接管企业182家,新建污水管网50多公里,4座污水厂共处理污水1.46亿吨,焚烧污泥11.4万吨。城市照明新增路灯5491盏、景观照明2966盏。

    另外,我们还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会议要求,积极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根据省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结合常州实际,出台了我市《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意见》,完成了集中办公以及基本制度的研究与制定,春节前基本完成了8个位于城镇主要出入口附近村庄及高速公路两侧各15个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

    (三)创新方式,行业管理不断深化

    2011年,我局始终围绕“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提升效能”的目标,多措并举,努力提升建设行业管理服务水平。

    1.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组建城建监察支队,努力拓展执法检查覆盖面,开展联合执法,提高说理式执法水平,大力促进依法行政、合理行政;扎实推进行政权力网络平台阳光运行,促进行政审批服务“两集中、两到位”工作,通过优化流程,全年共减少审批服务事项12项。特别是在坚持依法行政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注重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不断满足基层和企业的合理需求。

    2.建筑业管理服务进一步强化。努力推进“三合一”招投标模式和网上招投标工作,推行资格后审制度,有效遏制围标、串标、陪标现象,该项工作在不久前举行的省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平台暨常州市建设工程“三合一”评标系统启动仪式上,得到了国家住建部和省政府领导的肯定。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重点设立招标控制价,以此来维护招投标各方主体合法利益;以季度综合检查为载体,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深化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强化质量形成过程的监督控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丰富安全检查内容,努力完善具有常州特色的安全管理制度;以“两场联动”为抓手,加大现场管理和信用考核,加强建筑业资质动态管理,净化和规范建筑业企业队伍建设;不断为促进工程建设的高速、优质、安全、文明提供保障。2011年,我局还新成立工程造价监督处,重点加强使用城建资金工程项目的造价监督与审计,进一步规范了我局工程建设管理。

    3.房地产开发和征收管理工作平稳有序。加强开发资质动态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对经营性用地收储和出让、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统一配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安置用房等内容进行规范与管理;深化一户一验制度,切实抓好住宅项目交付使用前的验收把关。同时还要加强房地产项目情况的监控,积极参与项目停工、延期交付、房屋质量及农民工工资发放等问题的协调处理。另外,根据国务院《征收条例》,及时制定并出台了地方房屋征收有关政策,配合各辖区征收主体,做好新老政策衔接,积极推进“和谐征收”工作,规范房屋征收和拆迁行为。

    4.建设科技有新进步。按照住建部的统一部署,2011年累计完成了1262栋建筑,1103万平米民用建筑的能耗及节能信息统计,得到省厅通报表扬;同时还积极组织开展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技术研讨会、建筑科技课题研究等活动;创建全国首个“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并申报了一批部、省级科技示范项目。

    另外,我局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以“创先争优”为主题,先后开展了“道德讲堂”、“党旗飘扬在建设,创先争优立新功”、“满意在建设”、“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等活动,全方位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行风建设等工作,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经复查,2011年我局继续保留了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1年,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连续作战的精神,敢打硬仗,勇于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其中,高架道路一期工程荣获201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在全市建设全国文明城市表彰会议上,我局荣获“突出贡献奖”;在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创新驱动加速年”动员大会上,我局荣获2011年度市级机关综合考核优胜单位,综合得分96.45分,列城乡建设类9个单位第一名。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辖市(区)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同心同德、克难求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宏观政策持续调控,政府融资平台受到极大制约,城建资金筹措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房地产市场不可预期因素增加,地块运作难度加大;历年贷款数额的不断增加,还本付息压力越来越大。融资难依然是推进城乡建设工作的最大瓶颈。二是新的房屋征收政策,使征收工作难度加大;加上土地指标落实困难,工程建设大受影响。三是建筑业行业管理仍需强化。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工程质量监管需要不断加强,招投标市场监管有待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四是城市公用事业安全稳定运行的风险和隐患仍然存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必须切实加强。五是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准备不足,制度建设与工作规范亟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与不足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