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案第223号的答复
索 引 号:014109488/2024-00126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教办〔2024〕95号 发布机构:市教育局
生成日期:2024-05-22 公开日期:2024-05-22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案第223号
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案第223号的答复
常教办〔2024〕95号
张翠娥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速我市氢能人才培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系能源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决策部署,落实《常州市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政策措施》,市有关部门、学校以服务常州“532”发展战略和新能源之都建设为主线,围绕“发、储、送、用”环节,瞄准未来氢能产业创新人才需求,通过大力打造创新平台,创新学科专业建设,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加速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构建具有常州特色、服务常州氢能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氢能人才培养举措与成效
  (一)氢能领域微专业建设。支持常州大学依托与三大石油公司共建的学科行业优势,以生物质高效炼制及高质化利用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常州大学城乡矿山研究院为学科平台,结合常州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和省产教融合专业建设点优势,开设氢能科学与工程,智慧新能源,新能源材料与技术等三个氢能方向有关微专业,开展全方位跨学科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面向新能源领域科技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地方培养制氢、氢储运、氢安全、氢动力等多个氢能产业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氢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引导在常高校开展氢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常州大学设有能源动力工程、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清洁能源技术研究生专业;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于2023年组建新能源学院,重点规划光伏、储能、氢能等学科方向,设置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在常高校2024年新获批氢能相关领域本科专业3个(常州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江苏理工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专科专业1个(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装备技术)。近两年,常州大学能源动力工程、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被认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市教育局给予每个专业50万元资金支持。
  (三)在常高校氢能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支持在常高校开展氢能领域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于2024年3月共建“常州氢能产业培训中心”,将与常州新能源产教联合体内院校共建氢能相关学科专业,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壮大氢能创新研发人才群体,实现行业产业与学科专业深度融合;依托龙头企业整合行业优质创新资源,布局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为氢能产业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化应用提供智力支撑;协助常州氢湾企业开展氢能科学和技术国际联合研发,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材料和装备创新合作。此外,针对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氢能产业企业特征和岗位需求实施“订单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就业创业培训,政校企共建技术服务和产品研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创意创业教育中心等协同育人平台,形成“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培、基地共建、人才共育”的协同育人体系,共同谱写常州氢能产业新篇章。
  支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天目湖碳中和技术研究院建设,开展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清洁能源转换、氢能与储能、多能互补利用的科技研发和动力电池产业、光伏产业、智能电网产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的工程应用研究。
  (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等科创平台建设,不断汇聚顶尖创新人才;支持平台围绕核心技术攻关联合省内外高校院所企业等单位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创新联合体,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积极培育国家、省创新人才计划项目,围绕重点支持方向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五)出台创新人才政策。围绕我市新能源之都建设,大力实施“龙城英才计划”新能源专项,升级我市领军型创新人才引进培育项目,重点支持青年人才,加大力度支持我市高校、院所、企业等法人单位开展基础研究。打造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推进落实人才政策兑现、人才引进工作,不断激发氢能人才就业创业热情,做好人才引、育、留工作,全力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进一步开展学科专业建设。推动在常院校聚焦氢能领域产业需求,新建一批产业急需的专业,淘汰一批需求不旺的专业,做精一批紧密对接产业的专业,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扩大相关专业招生规模,申报新增氢能领域本、专科专业。支持在常院校创建一批氢能相关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对新获批的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给予资金支持。
  (二)进一步优化人才供给机制。健全完善氢能源产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支持机制,支持高层次人才在氢能源高科技企业、设置氢能源产业相关专业的高校、以及氢能源科研院所之间柔性流通,通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双岗互聘”等措施,推动智力资源跨行业跨地域向本地氢能源产业聚集;支持市域内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举办氢能领域“4+0”“3+2”等贯通培养项目,进一步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订单班、定向班、现场工程师等培养模式,紧贴企业培养人才。
  (三)进一步依托创新平台引育人才。建设重大创新平台,争创清洁能源材料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2-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持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研究中心、天目湖储能研究院等打造氢能高端装备检测认证中心争取申报省级以上氢能检测认证机构;加快推动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常州氢能产业研究院、国家氢能装备质检中心等高端平台在绿氢制取、氢气储运、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布局大科学装置并力争纳入国家规划;支持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业学会、重点企业建设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引建新型研发机构,围绕氢能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
  (四)进一步用好校地合作资源。2023年9月,由市科教城、工信局、科技局牵头,会同市发改、教育、人社、科协、工商联等单位,联合有关市内外高校院所联盟、商会协会联盟、技术经理人联盟等,成立了服务新能源之都建设产科教联盟。依托产科教联盟组织化优势,推动氢能源企业通过已搭建的线上线下平台网络,将技术创新需求、人才培养需求精准匹配至相关院校和科研院所,在解决企业难题的同时,不断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适配氢能源产业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