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 内容
 
统筹规划,规模发展,努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2012年1月政协大会发言)
发布日期:2012-08-14 浏览次数:  字号:〖
 

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城市承载力对城市发展的约束日益加剧的的今天,城市管理者在注重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城镇综合承载力的提高。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增强城镇承载能力”的战略目标。将“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辐射带动的原则,加快金坛、溧阳城市化建设步伐,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在区位、产业等方面有明显优势的重点中心镇建设,增强其吸纳人口和就业的能力”。并将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实现“坚持‘民本、生态、现代、文明’理念,做强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品牌,全面增强综合承载力,大力提升宜居水平”,努力把常州建设成为创新创业城、现代产业城、生态宜居城、和谐幸福城。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镇建设与发展步伐加快,城镇综合承载力提高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城镇规模有序扩张、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跟不上城市同步发展的步伐,与其他发达城市的城镇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缺失。

一、城镇经济发展资源规模不足

我市一些城镇,通过高成本原始性扩张,经济总量已有一定的初级规模,但城镇“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社区集中”的水平较低,城镇经济实体规模和经济总量依然较小,经济基础和基本设施依然较为薄弱,与周边经济发达城市的城镇相比,经济发展的资源明显不足。

1、城镇规模较小。我市通过撤乡并镇,城镇规模虽有所提高,但较强的中心城镇湖塘镇常住人口也仅13万,其他大部分城镇人口不足10万,有的还少于5万,与周边城市城镇相比人口规模明显偏小,难以产生聚集和辐射效应,而且会导致资源、公共设施的浪费,增加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成本,也会形成公共基础设施低水平重复建设与投入不足并存的局面。

2、经济总量失衡。我市城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其发展很不平衡。武进区和新北区是我市城镇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但区域间城镇经济发展存在失衡。从GDP水平看,武进区GDP100个亿的仅有湖塘和遥观两镇,其余的城镇多在50-70个亿之间,有的城镇低于40个亿。新北区除工业园区突破100个亿,但多数城镇均在30-40个亿之间,少的则不足20个亿。从农民纯收入看,湖塘镇2010年农民纯收入突破1.5万元,而西夏墅镇仅有1万元,说明同一区域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

二、城镇环境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市城镇资源除规划用地所剩无已之外,城镇环境方面还凸显着两方面问题。

1、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我市部分城镇因原始性开发和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一是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重污染企业向城镇转移,导致城镇周边水源污染、废气肆虐现象较为严重。如新北区部分城镇,随着重化工企业向周边转移和集聚,水源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空气质量也明显下降。二是公共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或处理能力较小,导致城镇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三是生态观光园的无序开发和原始积累的本性,城镇周边的生态结构受到影响和破坏,导致城镇生态环境和宜居环境日趋恶化。

2、镇容镇貌不容乐观。我市镇容镇貌近年来虽有所提升,但部分经济不发达的集镇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部分城镇居民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的现象十分严重,不仅影响镇容镇貌,也给城镇管理带来困难。二是私拉乱挂现象较为普遍,景观道路树木毁损严重,致使城镇容貌变的杂乱无章。

三、城镇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

我市城镇社会事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不仅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水平落后于城市,而且由于缺乏现代服务业,限制了城镇功能的提高和劳动力的吸纳,直接影响了城镇集聚效应。

1、文化教育差距较大。近年来,我市城市和城镇教育事业都取得了一定的变化,但城市与城镇教育的差距依然存在,甚至出现加大的趋势。一是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由于多年来在公共文化资源的分配上往往重城市而轻城镇,导致部分城镇文化建设落后,文化生活贫乏。二是学校设施、师资力量差距明显。受教育政策导向的影响,教育投入明显偏向于城市。在城镇教育资金自筹能力极其有限的条件下,教育基础设施差距逐步拉大。三是受教育资源的影响,一些城镇骨干教师向城市集中,致使原本教育质量就落后于城市教育的现状更趋加剧。

2、现代服务业举步维艰。我市城镇与周边城市的城镇相比,服务业整体呈现小聚集、大分散、不均衡的发展格局,即使在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区也普遍存在规模小、辐射半径小、产业集聚度低等问题。生产性服务更是处于产业演进的初级阶段,除层次不高较为突出外,对城镇产业提供的服务能力十分有限,影响了城镇产业转型升级和就业能力,也影响了城镇综合承载力的提高。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在着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同时,应加大培养和发展一批具有资源地理优势的中心城镇,并利用城市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向中心城镇进行辐射、渗透,全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同时,应进一步做好城镇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体制创新、配套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城镇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和谐融合,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区域规划为指导,建设科学发展的城镇。

1、改变发展思维。应改变从城镇发展需要来考虑资源供给思维模式,就其城镇发展的模式,应根据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根据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来合理确定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城镇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将城镇发展建立在与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上,促进城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科学定位发展。应在明确城镇地位、职能、分工以及其与周边城镇的协调发展关系的基础上,科学定位城镇的空间布局、发展规模以及主体功能,并根据城镇的主体功能在空间上引导区域内城镇体系、重大基础设施网络、产业聚集区、生态保护区等布局,着力提高城镇规划的科学化水平,促进城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以转型升级为抓手,建设创新高效的城镇。

应明确提出加快推动城镇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转变,产业组织形态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格局向全面协调可持续转变,实现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的发展模式。一是应建设全市城镇发展信息共享与综合服务平台,引导城镇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帮助城镇企业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和营销体系,主动加快城镇发展模式的大变革,二是应鼓励城镇经济依托现有特色产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应用推广精密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先进技术,促进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茁壮成长,逐步形成城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以“一镇一业”为导向,打造特色产业的城镇

1、规划“一镇一业”。应进一步完善城镇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鼓励和调动社会各方力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一镇一业”发展,帮助城镇制定发展规划,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推进“一镇一业”发展步伐。应进一步提高城镇主导产业、特色产品的知名度,积极组织开展“一镇一业”先进经验和致富典型的宣传活动,激发增强城镇居民自主创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一镇一业” 规模发展。

2、建立“三大体系”。一是通过建立新型居民组织体系,规范、培育和壮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专业大户,把居民有机组织起来,增强集聚合力,提高市场准入化程度和联合抵御风险的能力,形成 “一镇一业”的产业布局。二是通过建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以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的开发为重点,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健全完善以城镇农技推广站为中心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培育城镇技术人员队伍,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和自主创新力度,提高“一镇一业”的发展质量和比较效益。三是通过完善优势产业培育体系,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树立品牌和精品意识,推动资源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实现无品牌向有品牌转变、有品牌向精品牌转变,不断促进“一镇一业”集聚发展。

四、以文化建设为核心,打造文脉相承的城镇。

城镇文化建应着眼于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特色民族风情的现代发展,一是在充分挖掘和保护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应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交融共生的城镇文化,提升城镇文化魅力。二是在健全城镇文化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的同时,应加强教育培训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阅览室、博物馆和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城镇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以“文明城镇”为主题,打造魅力宜居的城镇。

应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积极打造设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到位、环境更加优美,魅力更加显现、生活更加幸福的宜居城镇。

1、统筹协调发展。按照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统一规划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着力提高公共设施的运营效率,努力实现城镇区域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着力改变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区域布点和建设问题,实现区域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城镇规划和设计应充分考虑不断提高城镇的应急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2、加大投入力度。在加强政府投入的同时,应注重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单位、个人采取自建、自建公助、公办民营等多种方式,建设和经营城镇和示范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

3、强化环境保护。在城镇规划过程中,应根据公共安全性、生活便捷性、环境舒适性、生态持续性的原则,充分体现环境保护的要求,推行绿色规划。同时,应做好环境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覆辙,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杜绝因过度开采资源而导致空气和水污染的情况。(执笔:谭震、高翔)

 

 

 

主办单位: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龙城大道1280号)3号楼A座1楼   邮箱:mgczsw@163.com   邮编:213022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19-85683869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苏ICP备06045106号)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