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北基层委“之乎者也”大讲堂第1讲开讲
民进北郊高中支部宣
在当前抗疫背景下,经过多次协商、群策群力,新北民进基层委员会结合民进会员的资源优势,决定将线上线下结合,扩大“之乎者也”大讲堂的公益范围;决定将抗击疫情与关注学情相结合,集智聚力,回应毕业班学生的学习需求。
2020年3月27日,新北民进基层委员会“之乎者也”大讲堂第1讲在“腾讯课堂”上进行,由北郊高中支部主办,王俊老师主讲。
王俊老师结合高三近期作文写作训练—— “带菌生存”,着重讲解了高考作文材料应如何解读;直击作文现场,指出此次写作中的问题;针对具体的学情给予相应的建议。
在讲课中,王俊老师列举了根据作文材料内容,确立作文立意的三种角度:基本义、比喻义、现象义。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着重引导学生知晓“另起炉灶”的错误原因,“混淆概念”背后的能力缺失,“思辨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讲课中,案例都源自学生,解决办法也依据学生的水平。学情成为本次讲堂的起点,学生的提升需求是本次讲堂的归宿。王俊老师多年的高三教学经历,使得他相关的写作建议也显得中肯:“以退为进”“不断追问”“展开结构”等等,都以具体可证的案例为依据,学生可感、可思、可学。
本次活动既是新北民进基层委“之乎者也”大讲堂的常规工作,又是一次创新之举。一是从线下走向线上,受益面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参加本次讲堂活动的学生300多人。二是从宣讲走向回应。毕业班学生长期在家学习,作文教学又是高三语文的难点,因此本次讲堂在内容选择上从原先的阐释宣讲走向对学生问题的回应。
本次活动既是新北民进的公益活动,也是一次建言献策活动。“之乎者也”大讲堂既是新北民进会员的大讲堂,也是面向普通民众的大讲堂,每一次活动都有广泛的参与基础。同时,本次作文的主题是“带菌生存”,对这个主题的思考、导写,实际上也在引导社会舆论导向——抗击疫情需要客观认识病菌,正如本次作文材料所言“自然中的病菌不可能被消灭,人类要有一种带菌生存的心理准备”。未雨绸缪,科学理性谋划,全球携手共同抗疫……这些共识是我们在这次活动中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
活动结束后,北郊高中、新桥高中、西夏墅中学等学校学生发来作文,发表感言给予反馈。
关注学情,带菌生存。常中求变,助力国兴,新北民进一直在前行!
附学生反馈:
做一只水熊虫
北郊高中高三(12)班 张义义
【王俊点评】
优点:
1.以“做一只水熊虫”作为观点的形象代言物。立象见义。也使作文结构前后呼应。
2.观点切题。核心观点是人要像水熊虫那样“灵活地调节”“利用环境生存”。
3.论述层次是递进的。
不足:
1.中间阐述不能如屈原对原因时,有些观点不够恰当。例如“可他依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在世界中生存”。你所理解的生存是活着,但是对于“屈原们”的生存可能就是以生命来祭献理想。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可以表述成,屈原以死明志,用生命来捍卫纯洁,这是令人敬佩的。但是,殉道者之路不应都是由尸体来铺成,是否有另一条路可以通行?是否需要在这些“尘埃”中让自己百毒不侵,逐一变革,这是一个值得用一生来思考、来践行的问题。
2.屈原的例子,选得是好的。但是,你为什么不再用一下司马迁的例子呢。司马迁是不是带菌生存。别人的蔑视,汉武帝的悬刀威赫,流俗人的耻笑......这种情况下。带菌生存是需要.......
所以你用渔父跟他对比,然后又否定渔父。这样就没起到作用。
渔父不是带菌生存,他不跟别人来往是独善其身
3.议论文的分析手段较为单一。全文的分析基本上是属于‘阐释型“。缺少因果分析、假设分析、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4.语句还要打磨。长短句;感叹句、反问句;过渡句、过渡段的使用。
【常州市西夏墅中学学生反馈】
北郊中学王俊老师上的一节作文课,给了我几点启示:1.‘时’就是、时势、时世、时政、时局、时弊,时评就是围绕‘时’字作文章;2.审题很重要,应每句话一解读,从中找到自己的可以展开的话题,3王俊老师的层层剥笋是层进式思路形象化说法,是一层一层地发现隐藏的问题,这样的文章就是老师说的理性光芒吧!
(高三5 吴旗旗)
关于王俊老师的讲课的听课感受:
经历了这节课对写作也有了其他不一样的认识,了解到材料的立意可以从三个角度:基本义、比喻义、现象义。这就给了我写作时更为广泛的思路而不是仅仅抓着材料词语的基本义不放。作文现场中的例子也能多多少少反射到自己身上看出平时写作的一些问题,像是另起炉灶、混淆概念,贴标签等这些都是平时会犯的错误。建议中我最缺乏的就是有个清晰的论述结构,经历这节课也可以对论述结构有个基本的认识。总之这次作文指导给了我信心的支点,感谢王老师!
(高三5 徐佳)
昨天听完王俊老师为我们分析了“带菌生存”这个作文题目,我知道该如何审作文题目了。
第一种方法可以从材料的本身意思入手,也就是王俊老师所说的基本义,就事论事,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剖析,把自己所了解到的科学知识来解释下该题目,继而解释说明。其次是比喻义,就不是表面上看这个作文题目,而是选取自己的角度,有选择的将该题目中的词语引申为其他的相关联的意思,然后再延展开来用自己所熟悉的知识继续构思写文。最后一种方法可以从社会中的现象入手,也就是现象义,举一些你认为现在社会中和题目相关的一些例子来运用到对标题的界定从而可以得出中心观点,现象作为由头,递进追问,深析内涵。
(高三5 陆蓉)
【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学生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