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首页 | 发布实录
正文  
常州市获批全国“智慧城市”试点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日期:2012-07-17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 超大

发布时间: 7月17日   上午9:30
发布地点: 市行政中心惠风厅
发布主题: 常州获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员: 潘仁贤      市经信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林型新      市经信委副主任
 

苏   英      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

 主  持 人:

陆   炜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管理处处长

   

  
  发布会主席台
  
  发布会现场
  
  陆   炜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管理处处长

  【陆  炜】: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做出了“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的战略部署,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我市信息化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初步建成‘智慧城市’”的目标要求。为加快常州“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探索以智能制造为特色、以产用互动为路径的建设新模式,积极争取上级资源,5月30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向国家工信部申请将常州列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近日,工信部正式复函,同意常州市列为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常州市武进区同步开展“智慧城区”试点工作。
  今天,市经信委的领导将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就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向大家作详细说明。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他们是常州市经信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潘仁贤,市经信委副主任林型新,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苏英。
  下面,首先请潘主任就“智慧城市”试点作新闻发布。

  
  潘仁贤      市经信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潘仁贤】: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我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情况。
  针对我市5月30日提出的试点申请,经过资料审查和实地考察,7月11日,工信部复函,同意常州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常州由此成为全国第二个“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工信部对常州试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要紧密结合常州发展迫切需要,选择重点领域,精心组织实施智慧城市试点方案,做好武进区“智慧城区”试点工作。二是要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避免重复建设。三是要加强统筹协调,探索建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四是要切实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注意避免可能出现的信息安全隐患。
  一、我市“智慧城市”试点进展
  近年来,常州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2010年,常州市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为0.757,高于全省平均,列全省第四。2011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着力推进相关重点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开展“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编制出台了《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常州“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启动编制《“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
  2、各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11年6月,我市被认定为全省唯一城乡社区信息化试点城市,网上社区项目即将覆盖全市近1300个社区;2011年12月,常州入围全国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名单,试点方案已上报国务院;2012年5月被认定为国家级“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目前正在进行项目方案设计。
  3、两化融合成效显著。我市全力推进两化融合“十百千”工程。截至目前,拥有国家级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示范企业1家,省级示范试点企业114家,位列全省第三。津通国际工业园等3个园区被认定为省级两化融合产业服务示范园,数量位列全省之首,5月12日工信部在常召开现场会,充分肯定常州两化融合产业服务园工作模式。
  4、形成管道集约建设“常州模式”。我市坚持对基础通信管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集约化建设模式,截至2011年,市区基础通信管道集约化建设完成2962孔公里,减少了重复投资和城市道路重复开挖现象,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获得“2011中国城市信息化管理创新奖”,被誉为基础通信管线建设的“常州模式”。
  5、信息基础设施亮点纷呈。三大运营商与市政府签署“十二五”框架合作协议,到2015年,三大运营商在常总投入将达100亿元以上,目前首期合作项目三大云计算平台一期工程均已竣工,分别承担政府信息化、文化创意渲染和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和服务,集约整合资源,降低社会信息化成本。
  二、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向和特点
  一是把握社会应用和产业发展两条主线。常州“智慧城市”将结合我市产业基础,紧抓“智慧城市”建设机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智慧化应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加快发展为主线,以用促产,以产带用,产用结合,实现社会应用智慧化、产业升级智能化。二是智慧产业区别周边城市差异化发展。规避区域同质化竞争,结合常州产业基础和省政府对常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定位,以“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材料、智能装备、智能产品和智能系统”为方向,大力发展“智能电网、智能轨道交通、智能农业装备、智能工程机械、智能基础装备和智能机器人”等特色产业,打造“智能制造装备名城”。三是践行信息化惠民,应用服务于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城乡一体、服务为先,将生活智能便捷作为社会应用智慧化的首要目标,聚焦教育、文化、卫生和社区等社会发展领域,逐步形成新型的全方位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应用体系,为居民提供更为安全、便捷、健康、愉快、高效、绿色的智能化生活环境。
  三、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下阶段工作重点
  下阶段,常州将根据工信部对试点工作的要求,紧密结合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把握机遇、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加强顶层设计,促进资源共享,建立长效机制,落实政策保障,注重信息安全,着力建设社会管理信息化、居民生活智慧化、智能技术产业化、装备制造智能化的“智慧城市”,服务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并为全国具有相似产业基础和应用水平的城市积累“智慧城市”建设经验。
  1、制定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创新出台政府云计算应用相关标准规范和评估认证体系;修改完善《财政性资金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办法》,避免部门重复建设,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
  2、大力推进首批试点项目。统筹规划云计算应用方向,确保三大运营商全面参与、各有侧重、扬长避短、特色鲜明,避免新一轮的无序竞争、重复投资和信息孤岛;全面铺开智慧社区广电项目和城乡社区信息化项目,实现智能家居,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8月,将依据市级标准对三大运营商云平台进行验收,指导三大运营商完善建设;迎接省有关部门对城乡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的验收。
  3、开展住宅小区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试点。解决基础通信网络“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电信、广电经营企业的平等接入、公平竞争,保障居民的自由选择权。
  4、突破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利用问题。开展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可行性研究,破解政务信息系统不能互联互通难题,实现政务数据的整合分析利用,全面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
  5、启动智慧企业培育工作。以“两化”深度融合企业为基础,培育一批信息互联互通、业务高度协同的智慧型企业。启动常州智慧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陆  炜】:刚才,潘主任把工信部对常州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要求、常州正在着力推进的几项工作、常州“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向和特点以及下阶段工作重点,向大家做了一个通报。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现场与经信委的领导进行交流。

  
  新华日报记者提问

  【新华日报记者】:你好!当今社会“智慧城市”这个词家喻户晓,然而,“智慧城市”的概念到底是什么,全国其他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情况如何,请经信委领导给大家介绍一下。

  
  林型新      市经信委副主任

  【林型新】: 到目前为止,对于“智慧城市”国际国内、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理解,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定义。总的来说,“智慧城市”的诞生,是为了解决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各种难题。由于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严重,城市经济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困难;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运行和社会管理,面临提高发展质量的压力、创新管理方式的压力、巩固生态文明的压力,以及提升能力素质的压力。经济社会各领域正面临着全新挑战,迫切需要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充分挖掘、实时整合、有效配置城市资源,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是以城市运行系统的充分整合与业务高效协同为目标,充分运用感知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手段,对获取的有一定标准规范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对公众服务、社会管理、产业发展等活动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从而构建起城市发展的智能环境和全新城市形态。
  目前,全国以“智慧城市”、“智能城市”和“感知城市”等名义正在建设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武汉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圈。虽然部分城市已经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先行一步,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而言还处于初级阶段和探索阶段。

  
  江南时报记者提问

  【江南时报记者】:你好!请问常州建设“智慧城市”的总体思路是什么?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林型新】:常州“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按照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以智能制造产业加快发展、社会各领域智慧化应用为主线,围绕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创新能力、优化运行模式、提高生活品质、保障城市安全等关键需求,初步建立政府规划、多方参与、示范引导、产用结合的建设模式,实现社会管理信息化、居民生活智慧化、智能技术产业化、装备制造智能化的智慧城市新格局。
  在社会应用领域,“智慧化目标”是:
  (1)生活智能便捷。实现智慧社区遍布全市、智能医疗全面覆盖、智慧教育全民共享、智慧旅游服务完善。
  (2)城市智能运行。实现智能交通管理、城市空间实体可视化管理、城市能源智能管理、生态环境智能监测、城市应急智能处置。
  (3)政府智慧服务。实现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深度利用、政务系统整合与协同、社会管理信息综合集成、领导决策智能支撑。
  (4)企业智能运营。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从研发、设计到商务运营全面实现信息化,建设一批“智慧企业”。
  在智能产业领域,“发展目标”是:
  (1)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以提高装备智能化水平和优化工艺流程为重点,实现优势装备制造产业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获得提升。
  (2)物联网产业。以应用为先导,以示范工程为依托,坚持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形成融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产业化应用于一体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3)云计算产业。发展一批面向政务应用、文化创意、医疗卫生、食品安全、中小企业等领域的云计算服务示范应用,培育一批本地云计算配套企业,初步形成本地云计算产业链。
  (4)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形成相对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软件开发应用水平明显增强,培育一批龙头企业,软件开发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常州电视台记者提问

  【常州电视台记者】:你好!请问承担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任务,将会给常州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苏   英      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

  【苏  英】:作为全国第二家“智慧城市”试点,常州已成为国家工信部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关注对象,工信部将全面指导我市的建设工作,常州“智慧城市”将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起步。同时,在顶层设计、标准规范制定、重大项目申报等方面毫无疑问将得到优先指导和政策倾斜。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是常州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全新平台,也是鞭策常州全力推进信息化工作的不竭动力!
  展望未来,宽带网络将奠定“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网速提升,将打破许多智能应用和网络服务的瓶颈。除了网络视频,电子医疗、远程教育、可视化监控等网络资源的消耗大户,都能顺畅地“跑”在更“宽”的“路”上。同时,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无线网络覆盖率达95%,无线网络的均速将逐步达到现在固网宽带的水平。智能服务改善民生。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极大改善公共服务,提高民生服务水平。到“十二五”期末,市民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将超过70%,任何在联网医疗机构就诊过的患者,其电子健康档案可被其他任何一家联网机构调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智慧产业提升后劲。在"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中,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智慧应用、智慧企业等都有赖于云计算、物联网、高端软件、高端芯片等的技术突破。常州打造"智慧城市"的过程,将为一大批新兴技术、新兴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信息化需求打破条线壁垒。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需要通过整合现有的智能资源来实现。"破墙"能让整个城市的信息流动、融汇起来---学校打破围墙,人们才能拥有教育资源库;医院打破围墙,电子健康档案才能自由流转;各行政部门"破墙",才能实现一站式的网上审批和服务。这些都将有赖于“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逐步推进。
  【陆  炜】:如果没有其他问题,我们现场的提问和回答就暂告一段落。大家如果还有什么感兴趣的话题,会后可以与我们新闻办或经信委联系。“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新闻界朋友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做好宣传报道。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