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vi >> 政务活动 >> 正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1-02-16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1年2月15日在政协常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于超
 

  各位委员:
  我代表政协常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0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中共常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协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扎实履行政协三大职能,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在服务中心上,提升能力,讲究效果;在全面履职上,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在自身建设上,注重创新,更加规范。委员们用满腔热情、聪明才智和辛勤工作,为促进常州科学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谋划长远,献计“十二五”发展
  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事关我市未来长远发展。市政协充分发挥智力密集的优势,想长远,谋大事,深刻分析我市“十一五”发展的基础和优势,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开展多种形式活动,提出许多真知灼见,为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贡献才智。
  1.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订出谋划策。市政协把组织委员积极谋划“十二五”发展作为贯穿全年的一项重要工作,精心研究安排,认真部署实施。一是组织专题辅导。市政协组织全体委员听取上海专家关于《科学制订“十二五”规划,提升发展方式转变水平》专题辅导讲座,让广大委员更好认识和准确把握“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形势任务,拓展了委员建言献策的思路。二是组织“界别活动月”。以“我为‘十二五’规划献一计”为主题,以界别组为单位,组织委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视察和座谈讨论,听取和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集思广益献良策。三是组织专项提案征集活动。全面发动委员结合专业特长,开展深入调研,认真思考谋划,提出发展建议,共收到委员专题调研材料58份、提案20件、各类意见和建议200多条。四是组织“委员论坛”。针对我市“十二五”发展面临的综合性、前瞻性问题,让委员进行大会发言和书面交流,与政府部门面对面沟通协商,并将这些建议综合归纳,提交市委、市政府,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参考。建设现代物流园区、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升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等一批凝聚着广大委员智慧和心血的意见建议,在我市“十二五”发展蓝图中得到了充分吸纳和体现。
  2.围绕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全面振兴“五大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市“十一五”发展的显著特色,也是“十二五”发展的重要内容。市政协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组织专题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一是力促支柱产业转型升级。“五大产业”是常州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市政协在2009年提出振兴“五大产业”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继续跟踪和关注产业发展,形成《全市“五大产业”振兴成效分析》调研报告,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等对策建议。市委书记范燕青作出批示:“调研报告提出的聚焦振兴目标、加快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成效分析很有针对性”,要求市有关部门认真吸收,力求在“十二五”期间有更大的发展。二是助推新兴产业培育成长。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十二五”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市政协围绕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市委主要领导予以充分肯定,要求有关地区和部门“在发展路径、方式、措施等操作层面尽快寻求突破口。”政协调研报告中提出我市电动汽车产业应实行“两头挤”发展战略的建议,在我市“十二五”规划中得到了体现。常州科教城、武进区、新北区等地,结合实际情况,充分整合资源,加大推进力度,使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了良好开端。三是谋划文化产业规模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常州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市政协组织力量,对加快发展我市文化产业进行专题调研,提出整合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名城等建议,并召开主席(扩大)会议进行专题协商。我市制订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常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充分吸纳了政协提出的建议,通过设立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市重大文化产业园区、重点文化企业、新型文化业态的建设和规模发展。
  二、突出重点,建言科学发展
  服务科学发展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点。一年来,市政协抓住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的作用,深入开展调研视察和协商议政活动,为推进常州加快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1.大力建言,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加快金坛、溧阳两辖市发展,是我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围绕推进我市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课题,市政协联合金坛、溧阳两辖市政协,紧密合作,共同调研。结合金坛、溧阳两辖市发展实际,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载体、动力、目标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突出创新转型、实现跨越发展的23条具体建议,并召开政协常委会议进行专题协商。市委范燕青书记认为“政协的这份调研报告有分析、有数据、有对策、有建议,非常实在”,要求金坛、溧阳两辖市党政领导班子在谋划“十二五”发展时认真思考和采纳。这些建议已被吸收进我市出台的《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市政协还组织委员对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情况、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情况等进行视察,提出建议,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三农”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2.深入协商,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在我市以“一核八园”为重点、不断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中,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政协组织力量,针对我市100家重点科技企业的实际,围绕企业创新的九大类93个项目,召开近20场次的专题座谈会,深入分析,形成《百家重点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分析》调研报告,在总结企业创新特点、分析创新面临难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人才引进与培育、科技金融结合与创新、政产学研合作与提升、知识产权培育与保护、政府环境构建与完善等五大方面的建议。市委书记范燕青亲自参加政协常委专题协商会议,对政协提出的建议给予高度评价,要求进一步推动政策聚焦、加大创新投入、完善创新服务、推进科技融资,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此外,市政协还组织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通报等活动,让委员更好地知情悉政,为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献计出力。
  3.广泛参与,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市这一重点工作,市政协多渠道参与、多形式议政,助推我市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开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科学发展”专项民主监督活动,围绕建设项目环评、环境监督和环境建设等三个方面,委员们对重点区域、市区河道和重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提出了抓好重点污染源整改、调整产业空间布局、推行清洁生产等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推进专题视察活动,组织委员对我市园林绿化工作、城乡建设重点项目等进行视察,就树立绿色和低碳发展理念、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积极参与环太湖五市政协“携手保护太湖、实现永续发展”系列活动,在五市政协联合议政会上提出了建立统一治理机制、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等深化“太湖治水”工作的建议,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
  三、关注民本,倾情民生福祉
  以人为本、履职为民,是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年来,市政协心系民生福祉,积极围绕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难点、热点、重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促进幸福常州建设。
  1.围绕加强社会管理难点,抓好专题调研协商工作。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市政协在连续多年建言社会建设的基础上,去年又组织委员开展“切实加强社会管理,推进和谐常州建设”专题调研,并召开常委会议进行专题协商,提出了创新机制、提升能力、健全体系等一系列建议。这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采纳,推动了我市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市政协还对依法行政、和谐安民提升工程建设、残疾人服务提升工程建设、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人口与计划生育、职业技能培训、安全生产、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等工作进行视察通报协商,促进了我市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2.抓住食品安全卫生热点,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工作。民以食为天,市政协十分关注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组织委员开展了“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关注人民身体健康”专项民主监督活动。委员们深入部门、企业、市场和学校,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明查暗访、组织视察等形式,充分掌握情况,广泛征求意见,梳理形成了加大宣教力度、加大监管投入、健全工作机制、有效化解难点等十个方面建议。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对照建议,分领任务,逐一抓好落实和改进。通过进一步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落实流通领域农副产品监管措施、强化餐饮服务环节监督、明确工作职责和办事程序等具体工作,促进了我市食品安全工作。有关部门每两个月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全市食品评价性抽样检测结果等做法,深受市民好评。
  3.突出和谐常州建设重点,加强提案办理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市政协注重创新方式,加强沟通,使提案办理过程成为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过程。政府网站及时公开承办部门办理答复意见,接受委员和市民监督;政府分管领导督办重点提案,着力提高办理质量;在办理涉及居民生活的提案时,市政协主动牵头,组织有关承办方上门与提案人约谈,交流沟通情况,寻求解决途径,直至提案人满意。一年中,立案的392件提案全部得到办理、答复和落实,委员满意率达到98.9%。市政协着力加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注重对《社情民意》领导批示件的督办,力求件件得到落实。全年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489条,编报《社情民意》简报120期,其中报送全国政协和省政协21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其中45期作出批示,推进了有关工作。如武进区政协反映的《关于在高架道路上设置隔音设施的建议》报送市政府后,王伟成市长立即要求有关部门组织落实。目前在我市高架一期工程沿线住宅密集地段,已经设置隔音设施。
  四、加强团结,增进合作共事
  一年来,市政协注重拓展交流渠道,搭建合作平台,认真做好团结各方、凝聚人心、协调关系、汇集力量的工作,不断加强与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增进合作共事。
  1.进一步加强与市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真诚合作。市政协注重突出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和政协参加单位的地位,坚持驻会主席与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系以及秘书长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强和深化多层面的联系合作。在政协履职过程中,更多地吸收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委员参加活动,更好地为委员提供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渠道和舞台,推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工作中的融合互动。在去年市政协开展的两次专项民主监督活动中,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其成员的比例就分别占到49%和52%。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在提案和社情民意方面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去年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集体提案51件,占到全部集体提案的78.1%;个人提案占到72.5%;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353条,占到全部信息的72%,编报录用了77条,占到全部简报的64%。同时,市政协十分重视民主党派的提案办理和落实力度,在去年确定的28件重点提案中,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委员提出的有14件,件件有落实、有答复。在密切合作和共同参与中,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畅所欲言,发表真知灼见,切实做到了交流、合作、共融,对政协扩大参政议政领域、提升建言献策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2.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对外交往。第十七届省运会是我市首次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市政协将其作为凝聚各界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一次机遇,积极发挥优势,主动联系各界。在省运会倒计时200天时,通过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局, 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17位著名艺术家来常同台演出,成功举办了“龙城春韵”大型音乐会,为全市人民奉献了一台精彩的音乐盛典,既为省运会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氛围,又展现了人民政协的风采,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赞誉。市政协还组织委员对全市侨务关爱工作、涉台宣传工作进社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等开展情况通报和视察活动,认真协商建言,促进各项工作;组织常州旅游发展情况视察活动,为香港委员、海外顾问知情出力搭建平台;组织开展海归创业企业技术项目推介会,做好海归创业企业和人员的跟踪服务工作。同时,加强政协对外国际友好交流工作,组团出访日本高槻市、韩国南杨州市等友好城市,加深了友城间的了解和友谊,扩大了常州城市和政协组织的对外影响。
  3.进一步加强文史工作。以追求精品为目标,精心选编、出版文史书籍。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精选150多个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常州老地名故事,编辑出版了20万字、200多幅图片的《地名常州》;为配合“法治江苏论坛”首次在常召开,宣传和展示常州法治历史文化,与有关部门合作,完成《常州法学名家》的征集编辑出版工作,抢救挖掘孟昭常、史良等15位常州籍近现代法学名家的传记资料。该书得到了参加论坛的领导、法学专家和全国“五五”普法检查组人员的高度评价,在全国法学界、文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被省委分管领导誉为我省法学研究、普法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以服务社会为要求,积极推动地方历史文化的保护开发工作。组织委员考察焦溪古镇、横山桥老街、杨桥古村等历史文化遗存,对进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好名镇、名村这一独特历史文化资源献计献策;召开纪念唐荆川逝世450周年座谈会,编辑出版《唐荆川研究》论文集,挖掘和弘扬唐荆川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充分发挥唐荆川研究在当代常州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五、拓展提升,增强工作活力
  人民政协事业只有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拓展提升,才能始终保持旺盛活力。一年来,市政协积极探索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调动委员履职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推动政协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1.突出主体作用,提升工作成效。市政协十分重视为委员履行职责搭建平台。去年开展的“我为‘十二五’发展献一计”,食品安全和环保专项民主监督,纪念百年“三八”、共建美好家园主题活动以及专题视察等,都坚持从界别和委员的实际出发,广泛吸收委员参与,委员全年参加市政协组织的各项活动达到3550人次,参与面达到99%,均比往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同时,市政协还充分利用渠道畅通的优势,通过联系部门、帮助咨询、上门指导等,切实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如根据外经形势的变化,邀请市商务局、国税局和海关为委员解读外经外贸相关政策,帮助企业家委员用足用好政策,加快企业发展。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委员们亲身感受到政协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提升了政协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加强宣传工作,提升委员形象。市政协紧紧围绕工作重点,突出委员主体地位,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不断激发和调动委员履职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主动加强与全国、省、市新闻媒体密切联系和合作,认真谋划,深入报道。最近三年,《人民政协报》每年都在头版头条报道过市政协履职工作成效,去年12月9日刊发的《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常州市政协连续多年建言社会建设小记》,《常州日报》刊发的《金坛溧阳大突破路在何方》、《四个重要问题如何破解--市政协关于百家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的调研和思考》等一批新闻报道,常州电视台《屋檐下》栏目播放的委员风采录和《老地名故事》等一批节目,突出了委员建言献策的内容和实效,展示了政协和委员的履职成果和风采。市政协对《常州政协网站》进行全面改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常州政协》杂志内容和栏目设置,为委员学习、交流、展示提供更为便捷的渠道和平台。政协理论研究蔚然成风,在我市首届社科学术大会上,市政协报送的3篇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
  3.强化机关建设,提升工作水平。市政协把2010年确定为机关“素质提升年”,全面开展“五比五看”活动,即比学习看成效、比修养看品行、比创新看作为、比服务看质量、比作风看形象,进一步增强队伍素质、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围绕素质提升,机关先后开展了“好书伴我行”读书演讲竞赛活动,举办了以提升政协机关服务水平为主题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设了每月一讲的道德讲堂。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全体人员踊跃参与,自觉加强作风修养,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了政协机关的综合协调和服务保障作用。
  各位委员,回顾过去一年,市政协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这是中共常州市委正确领导和市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体市政协委员和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及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各辖市、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紧密合作的结果,同时也与历届政协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支持密不可分。在此,我代表市政协常委会,向全体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政协工作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和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科学发展的要求和广大委员的期望相比,市政协工作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拓展委员知情咨政渠道、更好地支持委员参政议政;如何进一步提升委员建言献策水平、更好地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如何进一步提高政协机关工作效能、更好地为委员履职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我们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2011年工作意见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喜庆之年,是我市“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新的一年,市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中共常州市委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开展“加快转型升级年”活动和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扎实有效地履行政协职能,为促进我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开创“十二五”科学发展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一、更好地为加快转型升级奉献智力
  突出服务科学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重点,围绕促进我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精心组织好协商议政和调研视察活动。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建言献策。起好步、开好局,对于实现“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至关重要。要准确把握“十二五”发展的主题和主线,积极促进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落实,就促进转型升级,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四大战略,提高社会管理和生态文明水平等“十二五”发展重点任务建言献策。为加快转型发展出谋划策。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突出以“一核八园”为重点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就加快构建创新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重点工作出谋划策。突出促进我市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就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生态工业园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镇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献计献策。
  二、更好地为保障改善民生尽责出力
  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协助党委、政府把着力改善民生落实到履行职能的全过程。注重倾听民声、反映民意。鼓励委员围绕增加居民收入、创新社会管理、发展社会事业、提高保障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建设文明城市等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就促进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均等化、“菜篮子工程”建设、民办教育、妇幼保健、群众文体工作、安全生产、网吧监管等民生问题,进行调研视察,积极咨政建言。组织好环太湖五市政协“携手保护太湖、实现永续发展”系列活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注重汇集民智、推进工作。组织委员围绕生活必需品价格、住房保障、社区管理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加大民主监督力度,推进相关工作,让人民群众更加充分、普遍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更好地为和谐社会建设凝心聚力
  要广泛发扬民主、增进团结合作,形成共谋大事、共图伟业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独特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各党派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密切同少数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联系沟通,着力搭建交流合作互动平台,拓展有序政治参与渠道,让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在人民政协大舞台得到充分表达,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共识,维护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凝聚力量,促进发展。要围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就进一步深化法制教育、完善矛盾化解机制、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等问题,听取民众意愿,反映群众呼声,积极献计出力。组织好“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系列活动。拓展政协对外交流和海外联络工作。进一步做好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出版工作,更好地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
  四、更好地为履行工作职能增添活力
  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力于工作创新,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拓展政协履职新方式。加强与党委、政府的联系沟通,进一步规范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和层次,统筹安排协商活动,真正发挥政治协商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作用。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提高新时期政协工作水平。根据形势和任务发展要求,完成《提案工作条例》等制度的修订工作,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委员参与机制,努力形成内容完备、科学管用的政协工作制度体系,以制度的完善推动政协工作发展。增强委员履职新动力。加强和改进政协学习工作,组织召开第九次政协工作理论研讨会,用学习提升委员素质,用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增强委员的履职意识与主体意识。进一步提高政协民主监督活动的组织化程度,探索提高政协例会质量的有效方法,加强专委会、界别工作活动机制建设,强化政协组织的民主协商功能,切实把委员作用发挥好。完善机关建设新机制。努力适应服务发展、服务委员的新要求,不断树立新目标,赋予新内涵,创出新特色。大力加强政协机关的思想、作风、制度和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观念,着力提高政协机关综合协调能力,推动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新高度、取得新成效,为政协有效履行职能、顺利开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各位委员,“十二五”新征程已经开启,这将是常州发展史上又一个黄金期、转型期和突破期,前景鼓舞人心,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在中共常州市委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倾心倾力,尽心尽责,为促进我市发展方式转变、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