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首页 | 发布实录
正文  
常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日期:2012-11-01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 超大

    

    发布时间:11月1日 下午2:30

    发布地点:行政中心惠风厅

    发布主题:常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员:严永志  市发改委副主任

         王国荣  市规划局副局长

         夏永俊  市轨道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

         朱志星  市交巡警支队支队长

    主 持 人:黄建德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发布会主席台

    发布会现场

    黄建德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黄建德】:现在召开新闻发布会。首先,介绍一下几位发言人。 他们是市发改委副主任严永志同志、市规划局副局长王国荣同志、市轨道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夏永俊同志、市交巡警支队支队长朱志星同志。今天主要有几项议程,首先由我介绍一下我市轨道交通的背景和意义,然后由严永志同志介绍我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报批情况,再由王国荣同志介绍我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线网规划情况,接下来由夏永俊同志介绍我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建设重点,之后由朱志星同志介绍我市轨道交通建设期间的交通疏导措施,最后是媒体自由提问时间。

    首先首先由我来介绍一下我市轨道交通的背景和意义。

    经国务院同意,2012年5月1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常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这是常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常州城建史上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常州成为江苏省继南京、苏州、无锡之后第4个获批轨道交通的城市。

    项目背景

    常州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属长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发展,常州市已成为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现代制造业基地及文化旅游名城。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规定,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2011年末,常州市常住人口464.97万人,其中市区333.86万人;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80.4亿元,其中市区2712.2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市350.88亿元,其中市区290.68亿元;单向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近期建设的2条线分别为3.48万人和3.07万人。按照上述国家制订的标准,常州市无论从城市发展规模还是从经济发展水平上,已完全达到建设轨道交通的条件。

    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应对城市个体交通机动化的挑战,必须协调好交通设施建设与城市用地的关系,建设高速度、大容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则是解决以上矛盾的最好选择;此外,轨道交通在引导城市发展、带动经济增长、促进城市现代化、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步伐加快,国际产业和资本向我国特别是长江三角洲转移,这种形势既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种要求,按照国家批准的长三角城际铁路规划,长三角第一条城际铁路——沪宁城际线已于2008年7月开工建设,2010年7月1日正式通车。此外,周边同等城市苏州、无锡、宁波等地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也相继获批并已开始建设,国内城市第二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报审工作陆续展开。这一大好形势为常州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筹备工作增添了新的动力。

    轨道交通近期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准时、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的交通方式,是城市极其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展轨道交通是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大举措,是促进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支撑我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必然选择,是引导城市布局、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工程。

    首先,建设轨道交通,是促进城市结构合理调整、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2006年,我市开展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常州市区将构筑“一城七片”的结构形态。考虑到城市空间的快速拓展和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巨大交通出行量,地面公交已无法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我市将轨道交通列入了城市总体规划,希望通过地下空间的利用,有效地解决我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问题,为广大市民提供高效、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同时,以轨道交通为支撑,科学合理地引导城市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其次,建设轨道交通,是进一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的需要。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市民的出行条件。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数量及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常州市区(含武进区)机动车拥有量约为63万余辆,其中私人小汽车33万余辆,另有非机动车98万余辆(仅为已经交管部门登记数量)。迅速增长的机动车、非机动车拥有量以及道路布局的缺陷,给常州市道路交通带来了严重问题。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集中在城市建成区特别是市中心的道路,主要道路交通量大,主城几个关键交叉口机动车交通量集中,高峰时交通经常拥堵,随着城市的不断拓展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这种交通矛盾日益突出。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地面公交为主体的、立体化多层次的综合交通体系,确立公交主体地位,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常州市交通问题的唯一出路。因此,建设轨道交通,是全市市民都受益的重大民生工程。

    第三,建设轨道交通,是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根据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常州地处长三角北翼,位于沪宁通道、宁杭通道、苏中苏北与浙皖地区联系通道的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长三角区域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适应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常州市必须拥有便捷的内部交通和对外交通体系,加强与南京、上海及区域内各城市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实力,与区域联动发展。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势头日趋强劲,以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为重要内容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周边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正在加紧进行:南京市从1990年启动地下铁道建设筹备工作,1号线一期工程于2005年9月建成投运,2号线一期于2010年5月建成投运;苏州市自2007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今年4月28日已进入试运营阶段,2号线于2009年12月25日开工建设,计划于2014年投入试运营;无锡市2003年3月开始编制“无锡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1号线和2号线已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开工建设,计划于2014年双线同步建成通车;目前,徐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经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委托的中咨公司的评审、南通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初稿也已经完成。对比周边城市轨道交通进展情况,常州市必须抓住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契机,加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从而实现我市的轨道交通与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及京沪高铁等在多处形成“零换乘”对接,成为长三角轨道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设轨道交通,有利于加快我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步伐,推动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我市市民在长三角区域内的快速出行,满足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第四,建设轨道交通,是建设节约型、环保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污染给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绿色交通工具,既节约了城市地面空间,又减少了污染排放,还能提高市民出行的安全性、舒适度、便捷度,带动包括地铁车站的上盖物业、地铁周边地下街、地下车库、地下文体娱乐设施等地铁物业及房地产开发等产业。因此,建设轨道交通,是我市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保护和改善环境、节约能源和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是建设节约型、环保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轨道交通近期建设项目的设计理念

    常州轨道交通建设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为指导,以城市总体规划、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与近期建设规划为依据,以总结国内外轨道交通设计、建设、运营经验为基础,以实现网络化建设、运营要求和破解关键难题为导向,以理念更新、方法手段创新、技术和管理创新为手段,贯彻“安全、节能、环保”的轨道交通设计理念,把常州轨道交通工程打造成“安全、高效、科技、绿色、可经营、人文化”的现代都市轨道交通。一是贯彻“节能增效、注重环境”的原则,重视对中心区历史风貌、文物、环境、景观的保护,尽量减少动迁、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二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价值工程理念,根据线路的功能定位和客流规模,合理确定技术标准和规模,实现较好经济效益;三是贯彻“安全第一、以防为主”方针,以降低轨道交通系统安全风险因素为宗旨,开展项目全过程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四是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五是设计方案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施工方便,并满足施工、运营、规划、防火、抗震、人防、防水等要求。

    常州市轨道交通建设将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文明、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优选施工和监理队伍,合理确定施工方案、建设工期,精心组织,严格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建设民心工程、共建和谐社会。

    严永志  市发改委副主任

    【黄建德】:下面请严永志同志介绍常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报批情况。

    【严永志】: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的部署,从2004年开始,通过近九年的努力,2012年5月1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常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我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将进入实质性项目启动阶段。

    我市在2003年开始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时,便一并考虑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2004年,我市启动研究编制《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并于2005年5月通过了最终报告的论证。2005年9月20日由市委、市政府联合发文,正式成立了“常州市轨道交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协调我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中的重大事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轨道办),负责日常工作,市建设局、发改委、规划局、国土局的负责人兼任办公室的主任、副主任,并从相关部门抽调业务人员开展具体工作。同年11月,正式开始组织《常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于2006年6月形成了初稿。2008年,在新形势下,轨道办进一步组织开展了《居民出行调查分析》、《客流预测报告》、《沿线土地及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沿线文物保护专题》、《沿线公交线网及场站调整规划》、《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线网及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等支撑性专业规划和研究报告的编制和报审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对《建设规划》(初稿)进行深化研究和完善,于2009年9月,正式完成《常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修订稿)。2010年1月,省发改委和省建设厅分别对《建设规划》进行了初审。2010年7月,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公司完成了对《建设规划》的咨询评估。2011年9月,住建部完成了对《建设规划》的技术审查。2012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上报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5月1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常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我市的轨道交通基本线网由4条线组成,总长约129公里。根据批准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近期将建设1号线一期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形成“十”字型的轨道交通基本骨架,长约53.88公里,设车站41座。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自北海路站至南夏墅站,线路长约34.02公里,2号线一期工程自城西中心站至颜家站,线路长约19.86公里。

    王国荣  市规划局副局长

    【黄建德】:下面请王国荣同志介绍常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情况。    

    【王国荣】:根据《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公共交通发展目标:形成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含快速公交和常规公交)为主体,以旅游公交和出租车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模式城市公共客运体系。常州市于2003年开始轨道交通前期研究工作,2005年5月完成《常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2010年2月,常州市编制完成《常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并获得市政府的批复。

    常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由四条基本线路构成,总长约129km。具体线路方案如下:

    一号线方案:南北走向,由新港组团至滆湖休闲度假区,长42km。对应城市交通流主轴,引导城市沿南北方向发展,加强北翼和南翼与中心组团连接,串联沪宁城际铁路常州站、京沪高铁常州北站、市民广场、体育中心、文化宫、大学城等。

    二号线方案:东西走向,由城西组团至横山桥片区,长25km。沿市区副轴布置,与一号线构成线网中的“十”字型主轴,将有力促进城西、城东组团、横山桥片区的发展,串联钟楼新城、勤业生活区、南北大街商业中心、文化宫、红梅公园、城东工业区等。

    三号线方案:L型线路,由京沪高铁常州北站至大学城,长28km。补充一号线功能,分担城市西侧南北方向客流,强化市中心与南部副中心的联系,串联城市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淹城遗址公园、常州科教城等。

    四号线方案:L型线路,由新龙组团至遥观宋剑湖,长34km;分担城市南部东西方向的交通需求,南段沿城市既有东西向交通轴,连接规划的中心组团和城西组团南部大型居住区、城东工业区,北段连接新港、新龙、高新组团。

    结合轨道交通线网的布设,并规划了7处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总用地面积约190公顷,分别为新龙车辆段、城南停车场、城东定修段、邹区停车场、后庄定修段、剑湖停车场、城北定修段等。

    随着轨道交通一、二号线建设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审批通过,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工程的推进,以及为满足和有效支撑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我市于去年开展了常州市轨道交通线网修编工作,在既有线网基础上,对轨道交通线网进行优化调整和加密。目前线网修编工作正在推进过程中。

    夏永俊  市轨道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

    【黄建德】:下面请夏永俊同志介绍常州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夏永俊】: (一)目标任务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的目标任务是:

    2014年上半年开工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2019年上半年试运营;2016年上半年开工建设轨道交通2号线,2020年下半年试运营;抓紧做好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优化完善轨道交通网络。

    (二)今明两年轨道交通建设的重点工作

    从目前到2014年上半年开工建设1号线,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抓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包括1号线一期和2号线一期)建设规划获批后,紧接着需要报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开展工程勘察设计,适时启动土地征用与房屋征收,开展施工招标等工作。目前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初稿已基本完成,相关配套文件编制与报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同时,完成了沿线多个节点(如常州北站、茶山站、大学城站、晋陵南路跨运河大桥等)的协调及专题研究工作,完成了工可阶段的勘察招标工作,勘察外业即将进场。

    二是进行土地征用和房屋征收工作。

    三是认真做好轨道交通开工前的交通疏解和管线迁改工作。由于轨道交通工程线路长、站点多,施工期间我市城市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运行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轨道交通建设给城市交通组织、市政公用设施运行带来的影响,2013年至2014年上半年,将完成一批与轨道交通建设密切相关的路网完善、桥梁改造、管线及绿化迁移工程,并分阶段对受影响的沿线管线实施迁移改造。同时,合理调整公交线路,加强勘察、施工期间的交通疏导、交通管理和文明施工管理,尽最大努力保障城市运行和市民正常生活。

    朱志星  市交巡警支队支队长

    【黄建德】:下面请朱志星同志介绍常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期间的交通疏导措施

    【朱志星】:我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将于2014年上半年正式开工建设,从现在起至2013年底,轨道交通将进入前期勘探施工建设阶段。由于该项工程施工范围大、要求高、时间长,特别是主要站点的开挖施工均位于市区主干道交叉路口,将对我市目前畅通有序的城市道路带来前所未有的交通压力,一些主干道路、主要枢纽路口和重点部位周边等,可能还会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的交通拥堵。

    期间,将会直接影响我市南北向的晋陵路、飞龙路、长江路、丽华路、永宁路、和平路、花园街,东西向的辽河路、黄河路、延陵路等城市主干道,其影响范围更会进一步波及到整个城市的次干道和支小道路。为确保整个工程顺利实施,最大限度减小对城市交通特别是广大市民正常出行的影响,支队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做好各项交通组织保障措施:

    一是统一思想,强化组织领导。根据市公安局统一要求,支队、各大队逐级成立专班,加强组织领导,迅速动员部署,切实增强全体交巡民警“服务重点工程建设,全力保障城市交通”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结合工作实际,精心、精准、精细制定工作方案,研究细化有关预案,层层分解目标,件件任务到人,做到“警力、组织、措施”三落实,有效形成“千斤担子人人挑,人人肩上有任务”,全力打好这场硬仗,全力维护施工期间市区道路交通秩序。

    二是广泛论证,科学组织管理。支队将积极主动与市规划、建设和“轨道办”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根据重点工程施工进展情况,把“深挖现有道路资源,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作为有效解决交通供需矛盾的重要原则,立足城市道路结构、交通结构实际,从交通组织、道路渠化、信号设置、秩序管理等方面开展翔实充分的调研论证,精心研究工作措施,科学制定区域交通组织分流方案。我们将通过局部交通管制、单点转向限制、调整单行设置、优化信号配时、完善交通设施和合理调配警力部署等方法措施,及时针对路面交通状况的变化,作出相应的交通组织调整,合理发挥主、次干道和支路的通行能力,最大限度盘活现有道路资源,强化秩序管理和应急处置,既确保城市重点工程顺利进行,又最大限度地保障施工期间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三是广泛宣传,合理引导交通。围绕轨道交通施工,我们将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报道,及时将地铁施工期间各阶段的施工范围、交通影响、交通组织分流方案、出行注意事项等提前向社会公布,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扩大市民的知晓率,争取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我们将积极与广大市民互动,广泛征求意见,引导广大市民合理选用交通工具,选择便捷出行线路,自觉规范交通行为,共同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

    四是全警参与,落实应急保障。支队将充分应对施工期间可能发生的局部或区域性交通拥堵,强化路面警力保障机制,全警动员,全警参与,全力以赴投入城市疏堵保畅工作,逐条道路、逐个路口明确执勤民警,将警力最大限度地投至一线,坚决做到拥堵不排除,民警不撤岗。精心制定疏堵保畅应急机制,综合组织支队交通指挥中心和事故、秩序、车管、宣传等部门通力协作,积极配合各交巡警大队做好各类应急预案,根据重点区域、重点路口和重点时段交通流量流向实际情况,及时、科学、高效做好疏堵保畅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突发情况对道路通行产生的影响。

    总之,我们全体公安交巡民警将以高昂的斗志、奋发有为的精神姿态,全力打好“服务轨道交通建设,保障交通正常有序”这场硬仗,努力向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尽的努力!

    扬子晚报记者提问

    【扬子晚报记者】:我想问下规划方面的问题,1号线的站点设置能否透露?另外,4条线路的规划是否有确定的方案?

    【王国荣】:现在明确下来的是1号线和2号线,刚才我已介绍过。目前我们正在对轨道交通的线网站点进行进一步修编。3号线和4号线会根据将来城市的发展情况、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发展的方向,可能会做一些优化和调整。

    【夏永俊】:建设规划已经批准,下一步将进行可行性研究申报。具体站点还要根据以人为本,结合城市的发展要求,还有现场布置,可能会对获批的建设规划中的站点进行局部调整,这一点需等可行性研究之后再行确定。这些信息会通过“常州地铁网”适时向社会公布。

    【王国荣】:轨道交流的站点设置,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客流需求;二是车站间距,商业区是1公里,居住区为2公里;三是区间要求,车站在轨道的平坦区和直线区;四是与火车站、汽车站,以及其他轨道交通线路的“无缝换乘”;五是实施可行,从路幅宽度、交叉口形式等考量站点建设条件。站点分为三种类型:城市中心型、交通枢纽型、居住型。

        常州日报记者提问

    【常州日报记者】:轨道交通线网走向和站点是怎么确定的?

    【王国荣】:轨道交通线网的布置主要考虑城市发展方向、城市空间结构、交通客流预测、运营服务水平、基础实施条件、建设运营经济等方面因素。

    轨道交通站点的布置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因素:

    (1)车站间隔在商业办公区约1km、住宅区约2km最为合适。

    (2)车站尽量设于轨道的平坦区间和直线区间。半径800m以下的曲线区间、以及坡度大于3‰的区间内不设车站。

    (3)轨道交通车站应等间隔布局,长短间隔的混合不利于运行。

    (4)在与其他轨道交通线路以及与其他交通工具(城际铁路、高速铁路等)换乘的地点设置换乘站。

    (5)另外设置站点时还考虑到道路宽度、交叉路口等道路形状和交通情况、以及施工的难易度。

    基于以上原则,对常州市轨道交通站点按城市中心型站点、交通枢纽型站点以及居住区型站点三种类型进行了分类并设置。

     常州电视台记者提问

    【常州电视台】:下阶段,我市的轨道交通项目还需要完成哪些审批程序?

    【严永志】:我市的《常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批后,下一步将进入工程项目的报批阶段。从项目审批的角度,从现在开始到项目的开工建设,还需要报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按照轨道交通项目的批准程序,轨道交通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须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初步设计须经江苏省发改委批准。目前,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已基本完成,相关的配套文件的编制与报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现代快报记者提问

    【现代快报记者】:请问轨道交通1号线具体的线、站位是怎样的?从现在到2014年开工还有那些审批程序和准备工作要做?指挥部将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的影响?

    【夏永俊】:答:关于第一个小问题,《建设规划》获批以后,我们在工程可行性研究过程中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城市发展的要求、现场的实际条件和交通组织的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了线站位布置。目前1号线的线位没有调整,共设站29座,比《建设规划》阶段增加了1座(增加嫩江路站、阳湖路站,合并了河海路站和太湖路站)。当然,最终的站位布置还需要在工可和初步设计阶段经过专家论证和审批机关的批准。目前的站位布置方案以及将来经审批的线站位我们将在今天同步开通的常州地铁网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公布。

    关于第二个小问题,从现在开始到2014年上半年开工建设1号线的1年半时间里,还需要报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以及环评、地质灾害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客流预测等10多项支撑工可的专题研究报告,完成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招标工作,完成勘察设计工作,提前实施一批交通疏解、管线与绿化迁移工程,开展土地征用和房屋征收等工作,时间很紧张。指挥部和市、区有关部门正在想方设法加快这些工作,确保2014年上半年开工建设1号线。

    关于第三个小问题,从国内较早建设轨道交通城市的情况来看,一般第一条线的建设期4年半到5年。

  国内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对比表                                                                       

线路名称

长度

(km)

地下段长

(km)

建设起迄年

建设周期

(年)

上海

1号线一期

16.37

13.37

1990.01~1995.04

5.3

2号线一期

19.2

17.3

1995年底~2000年底

5

广州

1号线

18.5


1993年底~1998年底

5

2号线

17.81


约1999年~2004年

5

深圳

1号线一期

21.866


1998年底~2004年底

6

南京

1号线一期

21.72

14.33

2000年底

4.8

苏州

1号线一期

25.739

25.739

2007.年底~2012.4月底

4.3年

 

 

 

 

 

 

    常州1号线全长34.02公里,设站29座(6辆编组站),5年左右的时间是比较合理的。这5年左右的施工期间,难免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对此,我们深表歉意,也恳请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给予最大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和可能的措施,把轨道交通施工对城市正常运行和市民生活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主要有以下措施:

    1.做好交通疏解工作。一是合理布置勘察孔位和安排作业时间,最大程度降低勘察现场作业对交通的短暂影响;二是利用今年年底到后年年初的1年半时间,提前实施一批交通分流道路,包括新堂北路(飞龙东路—龙城的大道)、桃园路、同济桥改造以及正素巷、淘沙巷、古村巷(正素巷—和平路)、书卷弄等;三是优化轨道交通施工方案,采取分幅施工的办法,尽最大可能保持车站所在路段的交通不断;三是充分利用现有路网分流轨道交通施工线路的交通压力;四是提前做好相关公交线路的调整工作,最近我们与市公交集团研究并提出了公交调整的初步方案,由于绝大多数车站采取了不断交通的分幅施工方法,保证了大多数公交运营线路不变,只是有影响的公交车站作一些小的移位,个别路段如新丰街由于条件有限,不得不断交通施工,公交和社会车辆需要从其他道路绕行。

    2.做好管线迁改工作。城市管网敷设复杂,为保障市政公用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市民的正常生活,轨道交通1号线开工前,我们将分阶段对受影响的沿线管线实施迁移改造。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实施迁改周期长、难度大、影响广的管线迁改工程,如城北污水厂城市干管系统迁移、武进高新区高压杆线迁改等工程;第二阶段实施轨道土建施工前需提前迁改的其余管线迁移;第三阶段结合轨道交通车站施工同步实施的各类管线迁改与保护。

    3.加强文明施工管理。轨道交通施工战线长、工点多,我们将切实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做到规范、有序、文明施工,尽最大努力减少对市民交通出行生活环境和对沿线商业的影响。

    新华日报记者提问

  【新华日报记者】:地铁施工期间对交通影响最大的路口、路段是哪些?对市民出行有哪些建议?

    【朱志星】:关于第一个问题。根据目前轨道交通一号线施工的设计方案,影响最大的是和平路全线,其中在某些施工时段,如和平路博爱路站、和平路光华路站将中断南北向交通,和平路的文化宫路口施工将分6个阶段进行,周期长达4年半。城市中心区南北向的主干道和平路的通行能力仅能保证目前的四分之一左右。其周边,例如中吴大道、延陵西路、关河路等东西向主干道;晋陵南路、红梅南路、兰陵路等南北向分流道路也将受到较大的冲击。

    施工期间,公安交巡警部门将根据不同路口、路段不同施工阶段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交通组织方案,及时针对路面交通状况的变化,实行动态交通组织调整,减少各类交通延误和交通干扰,进一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以文化宫路口为例:届时一号线和二号线将在此相交,对文化宫周边道路交通将会产生巨大影响。由于其施工周期长、影响大,交巡警部门计划对其周边支小路网,如正素巷、周线巷、鲜鱼巷、周线里等进行梳理,完善单向微循环通行的交通组织方式,提高其周边的绕行分流条件。同时,做好警力部署及交通信号控制,尽可能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关于第二个问题。轨道交通施工是对我市城市道路交通的一次挑战,需要所有的交通参与者共同参与、努力,维护城市交通的顺畅,倡议广大交通参与者在施工期间尽量做到:

    (1)公交出行。地铁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公交公司和交巡警部门都将优先保障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行,沿线所有的公交线路都会有一些适当调整,但原有线路基本都将保留。广大市民出行时,应尽可能减少使用私家车、电动自行车,选择公交出行。

    (2)错峰出行。施工期间城市路网整体通行效率严重下降,承受的交通压力非常大,因此广大市民应尽量错开时间出行,避开高峰出行,并多关注各大媒体,了解城市道路运行状况,听从交巡警部门的合理建议,选择合理的出行时间、出行路线、出行方式。

    (3)文明出行。轨道交通施工期间,城市中心区域交通将变得异常脆弱,少量的交通违法、交通事故都能可能引发大面积的交通拥堵,因此交通参与者在出行时,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要随意违法,驾驶机动车如遇长时间的排队,切忌加塞、逆行,共同维护施工期间的交通正常运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