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vi >> 常州新闻 >> 正文

奋进万亿的常州之变(3)中轴巨变

发布日期:2024-01-09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对一座城市而言,功能是超越数量和规模的核心特质。
  站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时代风口,常州集聚资源、集成政策、集中力量,加快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形态重塑,全方位融入上海、南京都市圈,拉近与泰州、盐城等兄弟城市的时空距离,把中轴枢纽的现实优势、潜在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胜势、领先位势。
  往南,“两湖”创新区承载着常州的未来和希望;往北,高铁新城是打造常州跨江融合的桥头堡;城中央,老城厢传承常州千年文脉,寄托百姓乡愁记忆。常州全面增强城市服务力、承载力和竞争力,城市能级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跃升。
  强枢纽,提升城市能级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交通,就是这本书上的骨架与脉络。
  开通百日的沪宁沿江高铁,跑出了“高人气”:截至1月5日,金坛站、武进站累计发送旅客73.3万人次、到达74.1万人次。其中,武进站单日最高发送旅客12038人次,金坛站单日最高发送旅客6613人次。
  这条镶嵌在苏南大地上的“珍珠项链”打破了金坛、武进不通高速铁路的历史,更让常州一举融入与南京和上海的“半小时经济圈”。“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打开人、物、资金、信息“流量新入口”。
  去年9月在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奠基的劳施保施电磁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是德国劳施保施在中国落户的首个项目,致力研发、生产乘用车主动悬架系统电磁阀与液压泵产品。劳施保施中国区CEO王紫楠表示,公司不少员工家住上海,沪宁沿江高铁的开通为员工往返两地提供了便利,对吸引人才也是加分项。
  充分发挥交通的基础先导作用,常州市全力推进长三角交通中轴建设,增强要素集聚“向心力”、扩大协同发展“朋友圈”、畅通现代化常州的“主动脉”,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魏村枢纽扩容改建工程完成交工验收,打通通江达海“最后一公里”;苏锡常南部高速、溧宁高速等先后建成通车;常泰长江大桥、常州奔牛国际机场改扩建、腾龙大道、中吴大道西延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地铁5号线开工建设……
  互联互通的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凸显常州“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为“物畅其流、人享其行”提供有力支撑。
  拓空间,南北组团崛起
  跳出原有格局,开拓城市新空间,“两湖”创新区、高铁新城携手构筑常州发展的战略新支点。
  西太湖畔,“两湖”创新区核心区紧扣高端医疗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新智造、新经济“1+4”主导产业,提速布局“一湾一谷一港一岛”未来产业,加快集聚优质创新主体、吸引一流创新人才,两年新增人口近万人。
  “从最初只有3人、2间临时办公室,到7000多平方米研发场所基建工作完成、228台设备全部安装调试结束、组建41人团队,变化太大了!”常州西太湖细胞治疗前沿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鹏表示,去年遴选并签约了20个重点培育项目,还将孵化更多项目,解决生命科学领域“卡脖子”问题。
  围绕长三角“最美湖湾城、未来科创城”目标愿景,“两湖”创新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精雕细琢重大功能性项目、重要标志性建筑,加速汇聚高品质公共服务资源。总部经济区加快建设,南医大常州校区签约开工,南大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建成投用,殷杏泰产教融合试验区推进有力。常州氢湾等一批支撑性、牵引性强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平台、重大载体密集落子,撑起“新城市”建设的四梁八柱。
  依托高铁、高速、机场等交通枢纽,常州高铁新城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推进各项目载体建设,加快完善区域功能。核心区已建各类载体项目11个,在建项目总面积超111万平方米,总投资超92亿元。
  紧邻京沪高铁常州站和沪宁高速薛家道口,由6栋商墅和一栋12层甲级办公楼围合而成的新科创中心项目于近日竣工。 项目负责人曹立骏介绍,一、二、三期将共同组成54万平方米科技智造载体,融合产业、商务、研发、办公功能,成为优质龙头企业集中展示厅。
  塑形态,全域出圈出彩
  不忘本心,面向未来。以城乡融合为突破,常州探索更富创意的“打开方式”:复兴老城厢,盘活工业遗存,解锁文旅新场景,唤醒千年文脉的同时给游客带来新体验。
  大庙弄片区历史风貌改造工程正稳步推进,随着瞿秋白纪念馆、华鹰大厦等建筑改造提升,青砖黛瓦的玉佩弄走出“深闺”,菜管办大楼、电视塔裙楼等地标建筑修缮出新,整个片区将被打造成集创意餐饮、先锋首店、时尚Club、互动小剧场等于一体的青年潮尚集聚地,吸引更多年轻人创业、就业、参观、游览。
  不远处,夏家大院织补项目、盛宣怀故居周边织补项目,聚焦活化利用,让保护与传承实现良性互动;江苏省大运河季子文化展示中心落户公园路8号,前期工作正有序开展;市工人文化宫焕新归来,既体现历史感、时代感,又展示常州兼容并蓄的城市品格;老图书馆变身“A35红盒子”,一跃成为老城厢文化艺术地标;萃园惊艳亮相,开园10天就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大观楼、止园复建项目充分挖掘文化底蕴,酝酿江南盛景,确保精致精细、品质品位……
  传承历史遗存,串联文旅资源,植入新兴业态,激发内生活力,常州系统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环节,入选美丽中国首选旅游目的地;青果巷、三堡街创成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023年重点景区接待游客数和营收比2019年分别增长31%、28%。
  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市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增至50个。各具韵味、各美其美的村庄,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龙城大地,描绘出全境生态、全域旅游、全景融合的新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