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城乡建设发展大会 奋力开启城乡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发布日期: 2021-12-03   字号:〖

  12月2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城乡建设发展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聚焦聚力“532”发展战略,系统部署城乡建设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动员全市上下提振精气神、奋力抓落实,打造美丽江苏“常州样板”,为常州市高质量发展构筑良好载体,为全市人民高品质生活营造美好家园。

  市委书记陈金虎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盛蕾主持会议,市政协主席白云萍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

  城乡面貌是综合实力的展示窗口,城乡建设是拉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城乡大地更是百姓生活的美好家园。近年来,常州市坚持把“为人民谋幸福、让生活更美好”作为城乡建设工作的鲜明主题,改革创新、真抓实干,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城市空间格局不断拉开,新城建设精准“落子”,千年城厢绽放新颜,美丽乡村令人向往,龙城常州颜值更美、品质更高、环境更优、功能更佳,生活越来越宜居,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摘得中国人居环境综合奖,为常州再接再厉推进城乡建设发展打下了坚实基底,也让全市人民对未来常州的美丽画卷有了更多期待。

  陈金虎指出,当前,常州正处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明确了“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就必须要拥有与定位相匹配的城乡格局、城乡面貌、城乡品质。全市上下务必站在事关常州未来、事关百姓福祉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城乡建设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上下齐心、步伐一致,奋力开启城乡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开启城乡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是实施“532”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城乡现代化建设在“532”发展战略中覆盖面最广、项目数最多、投资量最大,是重中之重。要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打造一批具有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的标志工程,以城乡建设大提速带动城市功能品质大提升,为落实好“532”发展战略,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提供最有力的支撑。
  开启城乡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城市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生产要素的集聚、高端人才的引进、新兴服务业的崛起,无不以城市为依托。要牢固树立“抓城乡建设就是抓生产力、就是抓发展环境”的共识,优化城乡形态,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能级,努力营造与上海、杭州、深圳“无差别”的宜居宜业城乡环境,对内的凝聚力、向心力才会更强,对外的吸引力、辐射力才会更大,项目、人才、资本才会纷至沓来。
  开启城乡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是增强群众获得感的关键举措。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群众对宜居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我们要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体现到方方面面,把群众所盼作为工作重点,把群众参与作为重要路径,把群众满意作为最终标准,实打实地改善城乡环境、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城市品质,让广大城乡既有“高大上”的颜值,又有接地气的温度,真正成为闻者向往、来者依恋、居者自豪的民生福地。



  陈金虎强调,一座城市必须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有定位。我们要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加快建设一座有特色的宜居美丽现代化城市,努力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有特色,就是要充分挖掘常州江南水乡的自然禀赋,充分彰显龙城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以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现代之美与传统之美的交相辉映,打造亲山近水、古今融合、城乡辉映的魅力之城;宜居美丽,就是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打造宜居宜业、近悦远来、人民满意的美丽之城;现代化,就是要始终以国际化的视野、现代化的理念,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做到先进产业与现代城市有机融合、繁华都市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打造更具国际气质、常州气魄的现代之城。实现上述目标,要准确把握“五个关系”:一是城市与产业的关系,努力形成城市与产业良性互动、高度融合的发展格局;二是城市与乡村的关系,统筹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规划布局、产业体系、基础设施、要素配置等全面融合,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三是城市与自然的关系,顺乎自然肌理进行规划建设,给自然“种绿”、为生态“留白”、让城市“呼吸”、与田园“脉动”;四是城市与文化的关系,把历史血脉和文化基因深深根植于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之中,让城乡地域特色、形态特色、人文特色更加鲜明;五是城市与人民的关系,以人民为中心谋划城乡建设,打造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引导群众参与城市治理。
  陈金虎指出,全市各级各相关单位要紧扣《“532”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工作)表》中明确的工程、项目,抓紧研究制订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细化进度安排,落实目标责任,加快项目推进,努力实现规划有高度、建设有厚度、管理有力度、城市有温度,一步一个脚印地将美好蓝图变为可感可知的现实模样。要突出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要突出城乡规划提升。围绕城市发展定位,紧扣“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要求,加快形成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以系统观念提升规划水平,以“工匠精神”做好城市设计,以硬性约束确保规划执行,科学谋划好城市的“成长坐标”。重点是以系统观念提升规划水平,以“工匠精神”做好城市设计,以硬性约束确保规划执行。
  二要突出城乡交通建设。以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为目标,持续提升综合交通体系覆盖广度、通达深度和连接速度,建设“主通道”,畅通“内循环”,构建“大物流”,到2025年全面建成全国重要城市3小时覆盖、省内2小时通达、城市群中心城市1小时畅达、市域及周边市县0.5小时通勤的“321.5出行交通圈”。重点是建设“主通道”,畅通“内循环”,构建“大物流”。
  三要突出城市未来空间。围绕全新的发展定位,践行最现代的理念、运用最前沿的技术、发展最先进的产业、打造最宜居的环境,高质量建设高铁新城,高起点谋划“两湖”创新区,高水平统筹空间布局,努力建设引领未来生活的示范样板,打造强劲活跃的新增长极。重点是高质量建设高铁新城,高起点谋划“两湖”创新区,高水平统筹空间布局。
  四要突出城市更新改造。加快老城厢复兴发展,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改善人居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努力让市民家园更有颜值、市井生活更有品位。重点是加快老城厢复兴发展,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五要突出美丽乡村建设。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主要载体,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全面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治理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好全域美丽乡村,改善好农村住房条件,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重点是治理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好全域美丽乡村,改善好农村住房条件。
  六要突出城市文化铸魂。充分挖掘常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做强城市文旅产业,塑造城市文明新风,大力繁荣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集聚城市人气、厚植城市精神,实现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特色塑造与品质提升、业态转型与文化繁荣有机统一,传递古今辉映、城景一体、文旅交融的江南神韵。重点是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做强城市文旅产业,塑造城市文明风尚。
  七要突出生态环境优化。重点是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让绿色成为城乡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八要突出城镇管理升级。建好城市不易,管好城市更难。要坚持下绣花功夫,精准、细致、深入推动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一针一线“绣出”美丽城市新面貌。重点是坚持科学化管理,坚持精细化管理,坚持智能化管理。
  九要突出公共服务保障。在提高公共服务均衡性、集约性、国际化上下功夫,有效扩大多领域、多层次公共服务供给,让农民与市民不再有明显身份界限,让城乡生活不再有品质明显落差。重点是在提高公共服务均衡性上下功夫,在提高公共服务集约性上下功夫,在提高公共服务国际化上下功夫。
  十要突出城乡社区建设。社区连着千家万户,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城市运行的底盘。推进社区建设发展,是提升常州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必须持之以恒抓出成效。重点是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建强社区工作队伍,创新社区治理模式。

  陈金虎最后强调,全市上下要以众志成城的决心、敢于担当的勇气、令出必行的执行力,同频共振、协同发力,强化组织推进,强化要素保障,强化监督考核,强化氛围营造,合力推动常州城乡建设发展再上新台阶。

  就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盛蕾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树牢系统观念,围绕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目标,坚持高点定位,把城乡建设放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乃至全国的大格局中来定位,放到“532”发展战略的“大棋盘”中去谋划,注重系统集成,坚持全域统筹,强化协同联动;要坚守为民情怀,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公共服务、良好的城市文明和广泛的群众参与,不断提升城乡建设的温度;要增强创新意识,运用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来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以最优机制解决土地、资金等难题,坚持精明增长、集约发展,坚持多渠道解决建设资金问题;要弘扬“工匠精神”,落实工作项目化、项目节点化、节点责任化要求,树牢质量第一、品质至上理念,专注精益设计、精益建造,打造精品工程、“百年工程”,在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苦练“绣花”功夫,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要有清正廉洁之心,坚持挺纪在前,守牢廉政底线。
  溧阳市、金坛区、天宁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分别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常金同城化、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和精细化管理、优化城乡规划布局和土地要素供给、推进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作大会交流发言。
  市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各辖市、区和常州经开区党政主要领导;市委各部委办局,市各委办局、直属单位,人民团体,驻常中央和省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市发改委、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领导班子成员;省级以上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参加大会。
  会议采用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各辖市区、常州经开区设立分会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