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首页 | 发布实录
正文  
常州市加快民营经济转型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新闻发布实录
发布日期:2014-08-29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 超大

发布会主席台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现场

王志新  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王志新】: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为帮助私营企业成长,常州市委、市政府7月18日印发《常州市加快民营经济转型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今天我们请到了常州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薛庆林先生,常州市工商局副局长党红旗先生,常州市工商联副主席陈敏先生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下面有请薛庆林先生做新闻发布。

薛庆林   常州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

    【薛庆林】: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中共常州市委常发〔2014〕16号文件印发了《常州市民营经济转型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将为打造我市民营经济的新优势、引领我市民营经济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行动保障。下面我将向各位新闻界的朋友通报三年行动计划出台的背景、过程、内容、举措等相关情况。

    一、起草背景

    1、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从2005至2013年,我市通过连续实施三轮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13年底,全市私营企业超过8.8万户、个体工商户突破20万户,个私注册资本2938亿元;民营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总数的89%,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3020家,占全市的78%;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612亿元,占全市的67%,实现利税546亿元,占全市的65%;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945亿元,占全市GDP的67.5%;民营经济入库税收415亿元,占全市的63.9%;(民营星级工业企业达78家,占总数的69%,其中,五星企业23家,占总数的66%;)民营经济从业人数达190万,占全部就业人数的67%;市慈善基金中95%以上来源于民营企业的贡献。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

    2、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明新方向。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将会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新活力,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更强动力,也将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3、省委省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6月3日召开的全省民营经济发展表彰大会,对进一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全省上下加快推进政府转职能、企业转方式、社会转观念,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努力开创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4、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新部署。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相关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的改革要求,全面清理并废除对民营经济的不合理规定,切实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隐性壁垒,制定民营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民营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我市民营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一是转型发展的动力不足。部分企业萌生了守摊子、找退路的想法, “求生存”成为许多民营企业的第一要务;二是转型发展的能力不足。民营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科技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辐射能力不强,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同质化竞争情况较为普遍,转型发展“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转型发展的推力不足。政府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方面规划指导不够,在支持企业应对危机、克难求进方面政策力度不够,在化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要素制约矛盾方面力度不大。

    二、起草过程

    1、酝酿准备。年初,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前三轮三年行动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研究对策措施,初步拟定了新三年计划的框架。

    2、起草初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三年计划指导思想、原则、目标、措施。召开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进行专题讨论后,起草了新三年计划讨论稿。

    3、征求意见。采取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多次征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对讨论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新三年计划征求意见稿。在5月15日召开的全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上下发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再次征求意见,吸收修改后形成了新三年计划送审稿。

    4、修改完善。7月11日,市府办将送审稿分送市政府各位市长审阅。7月14日,根据反馈的审阅意见,对文稿作进一步修改完善。7月15日,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根据审议意见,对文稿再次修改完善。

    三、主要内容

    新三年计划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行动目标、行动举措和行动保障五部分:

    1、关于主要目标

    按照转型提升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八个进一步”的行动目标,即总量规模进一步扩大、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绿色制造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集约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这些要求和目标一是与苏南现代化指标衔接;二是与我市已出台的《关于推进十大产业链建设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常州市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双百”行动计划》等文件确定的相关目标一致;三是体现目标任务的导向性和适当挑战性,这些目标必须通过全市上下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

    2、关于行动举措

    围绕三年发展目标,将着力推进“六大工程”:

    实施改革攻坚工程,就是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简政放权步伐,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拓展民营资本投入领域,加快国际化进程。

    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就是要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开展产业链招商,加快集约化发展,鼓励企业参与产城融合试点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制造。

    实施“三名”培育工程,就是要加快培育“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知名企业家”步伐,推动企业增强竞争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企业家影响力。

    实施项目突破工程,就是要通过突破重大项目、提升投入质效、拓展投资领域、鼓励兼并重组等措施,狠抓项目投入,增强发展后劲。

    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就是要通过加大科技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实施环境优化工程,就是要通过加快服务平台建设、创新金融支持模式、建设企业信用体系、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优化创业环境等手段,提振企业信心。

    3、关于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出台全市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三是加强跟踪服务,及时掌握信息,解决企业实际困难,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年中督查、年度考核机制,对行动计划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五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树立发展典型,开展百强民营企业(企业家)评选活动。

    四、目标考核

    为确保完成《常州市加快民营经济转型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各项目标任务,我们制订了《常州市加快民营经济转型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目标任务考核办法。根据考核办法,由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联席办”)对各职能部门及辖市区进行分类考核,目标考核实行半年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最终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对有关部门及辖市区政府给予一定奖励。

    【王志新】:下面有请记者朋友提问。

微常州记者现场提问

    【微常州】: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被视为政府激发市场活力鼓励民间投资最为关键的措施之一,请介绍一下我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推进情况。

党红旗  常州市工商局副局长

    【党红旗】: 

    今年以来,我局通过一系列举措,全面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各项内容。5月中旬,协助市政府出台了《常州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常州市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暂行规定》,明确了推行“并联告之、先照后证”、住宅登记为市场主体住所的条件、“一址多照”的登记条件等内容。自行开发了“企业名称自助查询系统”,试点推出“工商e键通” 等便民终端,积极推进电子化登记管理。目前,2013年度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报工作已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

    作为全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的主要成员单位之一,工商部门工作的侧重点主要在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实施商标广告战略、强化企业融资服务、推进就业创业工程、推动放心消费创建、指导私个协会服务发展、构建市场诚信体系、维护良好市场竞争秩序等方面。

    通过一系列便利化改革措施的落地,改革红利得到进一步释放,改革成效初步显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正式实施的近6个月来,全市共核准各类企业名称9079个,较去年同期增长39.04%;全市新增私营企业8451户,比去年同期增长44.15%;新增个体工商户22535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0.08%。改革正式实施以来,全市各登记窗口共接待来人、来电、网上咨询51000多次,是去年同期咨询量的7倍多。

常州电台记者现场提问

    【常州电台】:根据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有哪些具体的目标任务?

    【薛庆林】:根据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八个进一步”的目标任务以及实施六大工程的要求,按照《常州市加快民营经济转型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目标任务考核办法,市加快民营经济联席会议办公室对三年的总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制定了《2014年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年度目标任务书》,并下发各成员单位。2014年目标任务书按部门和辖市区两大类分别下达目标任务,部门类目标任务共分六大工程具体30项具体工作,主要要实现以下目标任务: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250亿元,实现利税580亿元,民营经济入库税收占全市入库税收比重达66%;新增私营企业12000户,新增个体工商户30000户;全社会民营经济新增投入2350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入占工业投入比重超过49%。辖市区考核目标以量化指标为主,根据各辖市区的发展现状,制定了民营工业企业产值、民营工业实现利税、新增私营企业数新、增个体工商户、全社会民营经济投入,服务业投入、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新增民营科技企业数、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等10项考核指标。

江苏商报记者提问

    【江苏商报】: 

    围绕《常州市加快民营经济转型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工商联将在哪些方面开展重点工作,为民营经济转型提升提供服务和保障?

陈  敏   常州市工商联副主席

    【陈  敏】:工商联是政府联系服务民营企业的桥梁和助手,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通过搭建公共平台、提供行业服务、加强商会建设、主动建言献策,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加快民营经济转型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明确了今后三年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也为我们做好经济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将在四个方面重点推进。一是开展公益培训助推民营企业管理升级。针对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对提升管理水平的内在需求,发挥工商联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加强与各类专业培训机构的合作,通过高端讲座、专题访谈、现场教学等方式,为“民企管理升级”培训开设绿色通道,力争在3年内完成“百千万”目标任务,即:教育引导上百位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培训上千家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覆盖全市上万家中小微民营企业。二是推进引智引才项目帮助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依托工商联与外国高级专家组的合作项目,在广泛征集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开展跨境合作和商会互动,有针对性的引进境外高级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为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提供外智援助,帮助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提升行业竞争力。三是加强对新一代民营企业家的教育培养。随着老一代民营企业家年龄的增长,大批企 

    业实现了管理人员的新老更替,新一代企业家已成为推动我市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希望所在。我们将利用与民营企业联系广泛的优势,以促进企业家健康成长为主题,主动履行政治引领的责任,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新一代民营企业家的精神培育和能力培养,帮助民营企业完成财富和管理的顺利交接,引导新一代企业家健康成长。四是推进民营企业和谐文化建设提升竞争软实力。继续以“六个一”为标准,深入开展“民营企业和谐文化建设行动”,培育100家和谐文化建设标杆企业,适时召开全市民企和谐文化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现场推进会,集中宣传展示民企和谐文化建设行动成果,以和谐文化引领企业发展,以企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