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年6月5日上午10:00
发布地点:市行政中心惠风厅
发布主题:2019年常州市环境质量状况
发布人员:张 龙 常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主 持 人:王志新 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发布会主席台
发布会现场
王志新 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王志新】: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很高兴请到了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龙向大家介绍2019年常州市环境质量状况,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下面,欢迎生态环境局张龙副局长介绍相关情况。
张 龙 常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张 龙】: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是第49个世界环境日,下面,根据发布会安排,我向媒体朋友们通报我市2019年全市环境质量等有关情况。
2019年,我市紧盯生态环境质量和突出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为“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增添绿色底蕴。
首先,通报全市主要环境质量状况:
一、大气环境质量
2019年,常州全市空气质量较2018年总体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55天,优良率达69.9%;全市六项污染物指标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0微克/立方米、37微克/立方米、69微克/立方米和44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浓度为1.2毫克/立方米;影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仍为细颗粒物。
2019年,常州市酸雨污染仍以弱酸性酸雨污染为主。全市酸雨平均发生率为12.6%,与2018年相比,降水酸度和酸雨酸度略有增加。
二、水环境质量
2019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31个“水十条”国、省考核断面达标率为96.8%,同比去年上升8.9个百分点,三类水以上比例达83.9%,超过省定年度目标要求(48.5%),同比改善幅度列全省第一,无劣五类断面,太湖竺山湖连续十二年实现“两个确保”目标。
1、饮用水水源地水质。2019年,常州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状况良好,魏村、西石桥、沙河水库、大溪水库等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符合三类水标准;长荡湖饮用水源地、滆湖备用水源地总磷符合四类水标准,其余指标均符合三类水标准;吕庄水库、前宋水库等5个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均符合标准。
2、地表水环境质量。2019年,常州市共设置各类地表水监测断面47个,按年均水质评价,二类水质断面4个,占比为8.5%;三类水质断面30个,占比为63.8%;四类水质断面6个,占比为12.8%;五类水质断面6个,占比为12.8%。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年排放总量分别为2.95吨、0.44万吨、1.05万吨和0.08万吨。
三、土壤环境质量
根据全市36个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基础点监测结果,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处于清洁水平,土壤环境风险总体可控。
1、全力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1988家重点行业企业的基础信息采集、风险筛查和纠偏、空间信息整合工作。通过风险筛查结果纠偏,有205个地块列入初步采样调查地块名单,有序开展初步采样调查工作。
2、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发布了第二批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积极推动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开展污染隐患排查和土壤、地下水自行监测工作。全面开展涉镉行业排查整治、重金属重点防控区整治和太湖流域新一轮电镀整治。
3、强化污染地块环境联动监管。完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信等多部门联动监管机制,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和调查评估制度,严守建设用地环境准入关。全年共对84个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四、声环境质量
2019年常州市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
1.区域环境噪声。2019年,全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为54.1分贝,较上年降低1.2分贝。
2.道路交通噪声。2019年,全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值为67.5分贝,较上年升高0.4分贝。
3.功能区噪声。2019年,全市各类功能区昼间等效声级达标率为100%,夜间等效声级达标率为98.3%。
五、辐射环境质量
2019年,常州市电离辐射水平未有异常变化,空气及土壤中的放射性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的范围内,饮用水放射性水平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六、生态环境质量
2019年,全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5.8,属“良”的等级。
1.持续深化“生态绿城”建设。全年完成生态源保护、城乡公园绿地、生态绿道、生态廊道、健康绿城和生态细胞建设等六大类167项工程,其中生态绿城工程建设72项、生态细胞建设95项,累计增核4000亩、扩绿2500亩、连网50公里。
2.严守生态红线。确定各类生态空间保护区域47块、总面积942.83平方公里、较2013年增加了37.12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由20.71%增加至21.56%。
3.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完成滆湖武进境内9449亩网围整治;造林1.1万亩,修复湿地4015亩,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7%;完成20个关闭矿山宕口治理;金坛区积极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试点工作,获得省级补助资金3亿元。
4.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2019年,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街道)13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12个;17个行政村获得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称号。全年创建国际生态学校3所、省级绿色学校7所、市级绿色学校9所、市级生态文明教育示范校8所;市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1个。
七、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情况
截止2019年底,全市共建成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7座,其中焚烧处置设施6座,焚烧处置能力12.9万吨/年,填埋处置设施1座,填埋处置能力1.64万吨/年,全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14.54万吨/年,同比增长21.8%。2019年,我市办理跨省危险废物移入审批33项、危险废物移出审批39项。
截止2019年底,我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企业共1家,位于武进区,具有废电视机、废冰箱、废洗衣机、废空调和废电脑年处理能力80万台。2019年共拆解处理37.5万台(套),其中废电视机占17.3%、废冰箱占21.3%、废洗衣机占60.3%、废空调占0%、废电脑占1.1%。
我就发布这些内容,谢谢大家!
【王志新】:下面有请记者朋友提问。
新华日报记者
【新华日报】:我们知道去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颁布实施的第一年,请问我市采取了哪些举措、获得了哪些成果呢?
【张 龙】: 感谢你的提问。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颁布实施的第一年,我市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土十条”工作任务,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扎实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农用地分类管理、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建设用地准入、信息公开等工作,积极构建土壤环境管理体系,不断夯实各级各部门土壤污染防治责任,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1、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
2019年,完成了2745家重点行业企业初步排查,确定并完成了1988家重点企业用地基础信息采集、风险筛查、结果纠偏和疑似污染地块空间信息整合工作,全面启动了205个重点行业企业地块的初步采样调查,为进一步摸清全市土壤环境污染状况打下坚实基础。
2、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
根据常州市两批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我市根据农用地详查检测结果,结合国土资源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农业部门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等,完成了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工作,以耕地为重点,分别采取管理措施,保障农产品安全。
3、加强污染源头防控
公布常州市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各辖市、区人民政府与重点监管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企业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督促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开展污染隐患排查和土壤、地下水自行监测工作,全面开展重点监管企业周边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工作试点。
4、严格建设用地准入
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实行联动监管。开展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建立疑似地块清单和污染地块名录。全年共开展84个地块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完成了6个污染地块的修复治理,推进做好18家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腾退土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建设用地的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5、推进信息公开
有关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效果评估等信息依法及时公开,接受公众监督,营造保护土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2020年,我市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紧紧围绕国家“土十条”,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具体是要做到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确保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常州网记者
【常州网】: 5月份国务院发布通报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我市获得生态环境类荣誉。其中,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大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请问我市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善水质?
【张 龙】: 感谢你的提问。2019年,全市33个“水十条”国省考断面中除2个因施工暂停考核外,其余31个断面达标率为96.8%,较2018年提高9个百分点,优三比例为83.9%,同比大幅提高23.3个百分点,改善幅度排名全省13个市第一名;两项指标均是历史最高水平。武进港、太滆运河、漕桥河三条入湖河道全部达到三类,为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以来的首次。这也是各级政府上下努力、各有关部门共同合作的成果。为了推动水质改善,全市主要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1、巩固治水机制
巩固完善“河湖长制”、“断面长制”,市太湖办、市河长办每月向市政府和担任“断面长”的市领导报告水质达标情况,向各辖市、区政府通报达标形势,市级每季度、区级每月召开水质分析会,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针对五牧、百渎港等达标形势严峻的断面,市主要领导多次通过现场督查、调查分析、问题交办、会议督办等方式推进断面水质改善。落实治理责任,将水质达标和改善情况纳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月督查、季点评、年考核”中,对水质达不到要求的地区采取预警、约谈等督促激励措施。
2、加快工程治理
编制印发《常州市打好太湖治理攻坚战年度实施方案》、《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年度实施方案》等,高标准推进六大重点行业及工业污水厂提标改造、重污染行业企业整治、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任务,市生态环境、住建、水利、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部门分工做好截污纳管、调水活水、面源整治、船舶监管等工作,全年共排定重点工程项目475个,年度完成率99%以上。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的有关要求,会同新北区扎实开展三条通江河道支流整治,三条河道水质均明显好转。
3、加强联动监管
出台《常州市水质异常波动联防联控工作方案》;与无锡市签订跨界水环境联防联控工作协议,联合打造区域联防联控示范典型。建立水质预警监测网络,已建设运行82个水质自动站,基本实现了全市重点河流和区县交界位置的自动监测体系全覆盖,每日实时监控水质状况,每月跟踪分析全市主要河流和150多个手工监测断面的水质变化情况,及时捕捉水质异常波动。创新建立预警交办机制,确保“一事一档,件件办结”,全年共发出预警交办单25件,组织开展调查行动30多次,有效地维护了水环境健康稳定。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充分运用按日计罚、移送司法等手段,针对太湖安全度夏、长江大保护等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2020年,我市将在2019年水质明显改善的基础上继续着力攻坚,目前已围绕水源地保护、长江大保护、太湖治理、污水提质增效等方面排定437项治水工程,重点推进入湖入江入河排污口调查整治、重点行业提标改造、市区河道水质提升、支流支浜综合整治、城镇污水收集处理“333”行动等工作,把水环境治理工作继续推向深入,促使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王志新】:今天的发布会就开到这里,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