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首页 | 发布实录
正文  
《关于强化保障重大项目资源配置和规划服务的十项举措》解读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日期:2020-05-27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 超大

发布时间:2020年5月27日10:00

发布地点:市政府行政中心惠风厅

发布主题:《关于强化保障重大项目资源配置和规划服务的十项举措》解读

发布人员:葛志兵 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主 持 人:王志新 常州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发布会主席台

发布会记者席

王志新  常州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王志新】

各位媒体记者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制定出台的《关于强化保障重大项目资源配置和规划服务的十项举措》的相关情况,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葛志兵先生。下面请葛志兵副局长进行新闻发布。

葛志兵  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葛志兵】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

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期,2020年常州市省、市重大项目相继公布。我局紧紧围绕“重大项目强化攻坚年”活动部署,进一步加大对重大项目的有关政策支持和推动力度,制定出台《关于强化保障重大项目资源配置和规划服务的十项举措》(常自然资规发〔2020〕57号),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落地见效。

下面,我就十项举措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一、十项举措出台背景

重大项目建设是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定海神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我局始终将重大项目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扎实开展好“重大项目主题年”活动,保持抓项目劲头不松、力度不减,全力发挥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素支撑和服务保障作用。

2019年年初,原常州市国土资源局与原常州市规划局进行机构改革,合并为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机构重组过渡阶段,我们始终坚持规划服务效能第一,用地保障应保尽保的工作原则,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工作。2019年,我局全程跟踪服务244项省、市重大产业类项目,为重大项目落地落实不断加速加码,全力发挥出1+1〉2的实际成效。

2020年,我市步入“重大项目强化攻坚年”,面对疫情冲击,作为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的主力军,我局始终坚持“抓早、抓实、抓紧”,第一时间推出“保障疫情防控项目用地、延缴土地出让金、开辟绿色审批通道”等7项用地举措,全方位支持我市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复工复产。为全力加速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我局进一步围绕高规格组织领导、高站位科学谋划、高质量要素保障、高效率推进建设,高标准工作落实“五个高”,努力在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制定出台《关于强化保障重大项目资源配置和规划服务的十项举措》,着力打造出一套批前“提前服务”、批中“跟踪服务”、批后“超值服务”的全周期服务制度,全面提升重大项目服务成效。

二、十项举措主要内容

十项举措从完善制度机制、优化流程环节、深化改革发展三方面对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升级加强。

一是完善制度机制强责任。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建立“一把手”总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实施精细化管理,针对省、市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工作推出“5个一”工作标准,建立重大项目“一档一人”;构建解决问题协调机制,加强系统上下联动配合,完善与发改、住建、生态环保等横向部门的协调合作,逐步形成重大项目问题收集、组织例会、集中交办、协调落实、问题销号、效能问责的服务链;强化责任单位服务意识,严格落实督查督办、限时办结、定期通报等制度,着力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升全流程服务质量,加强重大项目专项考评和考核激励,对位于前列的部门单位,在要素资源上给予政策倾斜。

二是优化流程环节促服务。强化规划引领,高质量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划定三线。摸清各地区产业空间家底,绘制产业空间地图,确保重大项目实行“按图索地”;建立用地计划“核销制”“专项专用”“点对点”等分级分类保障机制,精准配置省、市重大项目用地指标;落实“重保优供、分级保障”土地供应制度,推广实行弹性出让、先租后让的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方式,建立健全多部门共同参与的产业项目评审机制,实施土地出让(租赁)合同与《产出监管协议》并举的“双合同”管理制度,为我市重大项目精准供地。

三是深化改革发展提效率。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转化相关并联审批办法,落实配套管理制度,深化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工作。以“多规合一”为基础,进一步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改革,在已合并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用地批准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合并规划核实与土地核验为一个验收事项。进一步优化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充分利用“常州市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平台”,构建覆盖全社会、基于网络化、一站式的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

三、十项举措亮点和成效

自十项举措出台以来,自然资源和规划全系统上下坚持强领导建机制,抓重点促服务,做“减法”提速度,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为重大项目“加速度”按下开工复产“快进键”。

一是建立八大机制助力重大项目高效推进。建立和完善“领导负责、要素保障、供前评审、效能服务、协调沟通、全流程监管、督查通报、考评奖励”八大机制。聚焦重大项目建设的难点、堵点,明确解决办法、限期推进落实。一季度,分别与发改、交通等部门针对“曹山山水未来城”“魏村枢纽”等单个重大项目以及“林地转用”专类共性问题开展多场重大项目保障协调会。全力推进我市省、市重大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17项。

二是更加突出“资源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理念。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让要素跟着项目走,让好马吃上好料。通过差别化分配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有效解决土地指标对项目落地的制约,“点对点”保障了“安川机器人”“中瑞锂电池防爆装备配置”等涵盖高端装备、新能源多个重大项目,实现精准供地。一季度,我市共保障省、市重大项目土地供应8宗,保障面积2279亩,市重大项目“危化品物理大数据运营中心”和“柔性输电及智能变压器”率先采用了弹性出让30年的差别化方式供应,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的高效优配。

三是做好“加减法”服务企业再提速。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推行“不见面审批”。4月以来,共完成“常州市第一中学青龙分校”“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常州市实验小学一体化改造”等28个项目预审与选址、49个项目用地许可“不见面”在线办理。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率先在全省开展“两验合一”改革试点工作。相较于改革前,开工验线申请材料由原来的14项精简为6项,事项办理由原先的16个工作内缩短为5个工作日以下,压缩审批时限达70%,跑出了改革创新“加速度”。进一步做实“减”法,助力推动重大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持续深化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打破了以往须以土地证或不动产权证书作为土地证明材料的惯例,大大缩减企业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时间,为重大项目推进平均节省15天时间。

2020年,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但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做好重大项目规划用地服务工作,以重大项目高效率推进、高品质建设为目标,全力发挥自然资源和规划要素服务保障经济社会的作用,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全市“五大明星城”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谢谢。

【王志新】

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

中新社记者现场提问

【中新社】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出台十项举措之后,下一步工作打算是什么?

【葛志兵】

十项举措的出台是我局立足常态长效,对全市资源和规划体系如何保障好重大项目建设的一份行动指南。下一步,我局将围绕十项举措开展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细化分解任务目标,强力推动工作落实。我局将会同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在十项举措的基础上,量化工作目标、完善责任体系、细化任务内容、明确工作举措,运用目标管理、进度跟踪、专题督办和评价考核等方法,确保重大项目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圆满完成。

二是强化重大项目服务链,加强土地要素保障。继续施行和完善用地计划“核销制”,明确省、市级重大项目当年度用地需求分别由省级、市级统筹实施保障;进一步优化建设用地审批,根据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完善土地征收程序;继续落实“重保优供、分级保障”土地供应制度,制定完善《产出监管协议》模板,积极推广产业准入评价、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双合同管理制度。

三是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当好重大项目的“金管家”。  

根据十项举措中实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在建立好“5个一”工作标准和“一档一人”服务制度的基础上,一是做好“上传下达、左右协调”。强化市区工作联动机制和横向沟通对接机制。二是“摸清家底,精准施策”。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立省、市重大项目动态“一张图”,形成重大项目从规划选址、用地报批、土地供应、规划审批、验线核实全链条跟踪保障;三是“压实责任,狠抓落实”。以定期督查与节点督查、定期通报与进度提醒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常州晚报记者现场提问

【常州晚报】

十项举措的出台对我市重大项目建设有何意义?

【葛志兵】

2020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强化攻坚年”,全市共安排了195个省、市重大项目,这给常州经济建设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大量的建设项目的实施也对用地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立足“新形势、新常态”下,十项举措的出台为破解用地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其意义在于:

第一、是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工作的需要。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国家、省、市多次强调要树立“一盘棋”大局意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服务保障各项重大项目建设。出台十项举措,也正是体现了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对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的大力支持。

第二、是提高土地资源要素精准配置,打造全周期服务体系的有效举措。从强化规划引领、强化指标管理、强化报批指导、强化土地供应四方面着手,编制我市“产业空间地图”,实现重大项目“按图索地”;多途径解决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完善报批流程,推进报批进度和质量;积极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建立供前评审,实行“双合同”有效监管制度,为精准配置土地资源要素,打造批前批中批后全周期服务链提供保障。

第三、是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动力。十项举措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下放用地预审、土地核验等审批权限;加强“不见面审批”改革,推行“不见面审批”标准化建设内容;深化“3550”改革,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部分项目试行即办即结。十项举措的出台为进一步加快审批制度改革提供动力,以改革的“减法”促服务的“加法”,积极将宏观层面释放的制度红利、政策红利转化为微观市场主体的获得感,真正做到“减”证便企。

【王志新】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