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vi >> 政务活动 >> 正文

常州市开展“532”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工作)三季度督查

发布日期:2022-09-21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建设“两湖”创新区,是推进“532”发展战略全面落地的龙头牵引,是常州乘势而上、奋楫争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9月20日,市委书记陈金虎,市长盛蕾,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云萍,市政协主席戴源,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梁一波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队赴金坛区、武进区、钟楼区,开展2022年全市推进“532”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工作)三季度督查,强调全面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按照省委工作部署,切实担起“勇挑大梁”重大政治责任,推动“两湖”创新区全面起势,倾力打造“长三角最美湖湾城”,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陈金虎、盛蕾一行首先来到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项目开工现场,为项目开工奠基培土。创新园紧邻“两湖”创新区核心区域,是武进城市更新的点睛之笔,也是江苏理工学院融入“两湖”创新区建设,推进创新驱动、深化校城融合的重要之举。项目按照“水为脉、绿为核,匠为魂、扬新帆”的理念进行设计,打造“校城一体、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基地,实现产业优势与科技、人才、学科优势对接融合,计划于2025年建成投用。陈金虎、盛蕾希望江苏理工学院和武进绿建区紧密合作,加快项目建设,努力在产教融合上开展更多创新探索,办出园区特色,为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的城市作出更多贡献。

  常州市正全力打造新能源之都,1—8月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光伏行业产值分别增长191.9%、108.9%、36.2%,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占全省53%,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94%,产销量占全国五分之一、全省二分之一。陈金虎、盛蕾一行先后来到恩捷动力汽车锂电池隔膜、易控汽车电子、武高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汇川新能源汽车多合一动力总成系统、天奈科技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科达斯特恩新能源汽车内装系统、裕兴光学级聚酯基膜等项目建设现场,进车间、看产线、话发展,倾听拔节之音,感受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的澎湃动能。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链主”之一,理想汽车积极开展核心关键零部件的创新和前沿技术研发、测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带动相关汽车产业供应链落户常州,目前武高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部分厂房已主体完工,设备正在安装调试。汇川新能源汽车多合一动力总成系统项目一期已于今年6月建成投产。恩捷动力汽车锂电池隔膜项目建设进度快于预期,一期主体已封顶,达产后可形成年产隔膜基膜10亿平方米、涂覆膜10亿平方米的生产能力。科达斯特恩新能源汽车内装系统项目一期项目计划今年10月份投产,达产后可形成年产绿色轻量化高端品质汽车内饰件百万套的生产能力。陈金虎、盛蕾指出,近年来,常州抢抓新能源产业风口,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新能源产业进入爆发期,增长强劲。各级各部门要以更宽视野集聚全球智慧资源,更大力度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加快建设高端创新平台,打造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应用。要纵深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涵养创新生态、激发人才活力,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力建设新能源之都,成为支撑常州市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劲动能。

  在金坛区艾迪信高精度轴承这一德资项目建设现场,陈金虎、盛蕾详细询问项目推进情况,表示常州各级党委政府将当好“店小二”“急郎中”,全力以赴支持项目早日投产。同时也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高水平引进外资,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创新链,打造高水平开放新高地。

  “两湖 ”创新区是建设长三角交通中轴的关键“轴心”。陈金虎、盛蕾一行来到南沿江城际铁路武进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现场督查,项目总投资19.7亿元,建设年限为2021—2023年,主要建设地下停车库、枢纽服务楼、综合换乘大厅、广场、市政配套站西路等内容。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陈金虎、盛蕾要求项目建设方在注重质量、安全和防疫前提下,加快项目推进,通过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两湖 ”创新区高能级枢纽。

  陈金虎、盛蕾一行还来到“两湖”创新区核心区功能配套项目:西太湖外国语学校、常州星河万丽酒店,以及金坛区河滨社区改造工程、金坛区金沙科技金融中心项目等处。其中,西太湖外国语学校将建设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办学规模拟定为十轨制,预计容纳学生4320人,目前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70%,计划于明年8月竣工投用。金坛区河滨社区改造工程总投资5455万元,共改造3个社区,惠及2300多户居民,目前已竣工投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路面黑色化、建筑立面出新、新建社区服务中心、休闲广场及绿化改造提升,以及适老化改造等。金坛区金沙科技金融中心项目建设了人才公寓共1177 套。陈金虎、盛蕾要求,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更多公共空间留给人民,让更多公共服务惠及人民,把更多善意与温暖体现到每个界面、每个细节、每个角落。要面向未来、铸就经典,加快布局国际社区、国际教育、国际医院等高端资源,全方位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居环境,加快建设“新人才”的向往之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