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9日)上午,市质监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质监局局长王坚刚通报了常州市2011年质量报告。
一、常州市2011年地区质量总体状况
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省局、市局对全市生产领域的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工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资料三大类的235类产品实施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全年共抽查3971批次产品,合格3827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96.37%,高于2010年平均抽样合格率0.92个百分点。其中国家监督抽查我市178家企业58类产品196批次,合格178批次,平均抽查合格率为90.82%,高于全省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1.62个百分点,高于2010年平均抽样合格率5.24个百分点。名牌战略深入推进,2011年42家企业获得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评出121个常州市名牌产品,全市累计拥有中国名牌26个、江苏名牌193个、常州名牌357个,江苏名牌数量在全省位列前茅。技术标准战略成效凸显,2011年,我市企业完成了1项国际标准和20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任务,有6项江苏省服务业地方标准、4个省农业地方标准和1个江苏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1项江苏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获得省质监局立项,还有65项国家标准、77项行业标准正在研制过程中。2006至今,全市共有32家企业完成制(修)订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285项、行业标准138项。 7个技术标准项目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其中一等奖3项,拥有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3项、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8项,累计申报立项的江苏省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企业100家,已通过省级确认的企业27家。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创建取得进展,西夏墅刀具产业集群和孟河汽摩配件产业集群被授予江苏省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横林地板产业集群被评为江苏省区域名牌,郑陆不锈钢管产业、西夏墅刀具产业、孟河汽摩配产业、洛阳镇电机产业、金坛市纺织服装、奔牛液压机械等6个集群被评为首批“常州市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
二、全市质量体系建设情况
一是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据统计,至2011年底全市企业获各类体系认证证书总数为9674张,其中质量管理体系4913张,环境管理体系1275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410张,自愿性产品认证2593张。积极推广《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大力应用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管理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2011年我市企业获得江苏省质量奖8个、质量管理先进1个、常州市质量管理奖15个,在全省保持第一方阵。企业诚信体系初步建立,我市现有206家企业申报质量信用评价,173企业通过现场核查,其中165家企业被评定为质量信用A级企业。
二是质量保障服务体系不断升级。2011年,我市根据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产业集群发展要求,加大投入,加快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建设步伐,取得较好成效。截至2011年底,正在建设的国家中心有2个,省中心9个,基本形成了以“国家中心”为龙头,以“省级中心”等专业化实验室为重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能力突出的检验检定实验室格局。各级检测中心加快科技创新,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特点,成功申报了2个省级、5个市级公共服务平台,参与研制国家标准5个、行业标准1个,立项开展了半导体照明、环保、流量等产业方面的测试与研发课题8个。实验室检验检测项目覆盖国家实验室认可的检测项目563项,校准项目352项;省级资质认定项目2596项,参数595项;省级计量授权检定/校准项目372项,基本覆盖我市主要产业。
三是质量人才培育体系逐步建立。积极引进上海等地标准计量高级师资力量,开展高层次质量人才培训,在全省首推了注册标准化工程师和标准化职业工程师的高端培训,提升我市的质量人才培训层次。目前我市已注册的质量工程师516人,其中2011年新增149人;注册标准化工程师81人、标准化职业工程师38人;注册计量师56人,其中一级计量师27人,二级计量师29人;全市企业计量检定人员1314人。这些人员分布在全市各个行业,成为企业重要的质量管理人才。
三、重点产品质量情况
一是生产环节食品质量情况。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628家,占全省获证企业总数的6.7%。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58家(其中天目湖啤酒、雪花啤酒、德盛食品3家在亿元以上),占获证企业总数的25.2%,主要生产乳制品、啤酒、白酒和粮食加工品等。全市共有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68家(主要包括肉制品、乳制品、酒类等),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2011年省级监督抽查我市饮料、蔬菜制品、粮食加工品、酒类、糕点等27大类53个单元1133批次食品,合格1096批次,平均抽查合格率96.31%,高于上年0.99个百分点。抽检食品对应的上年销售收入为30.90亿元,其中检验合格食品对应的上年销售收入为30.78亿元,产品质量指数为99.59。
二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情况。全市共有1149家企业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要分布在人造板、助力车、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含容器)、眼镜、制冷设备、电线电缆等7大类产品,其中人造板生产企业207家、助力车生产企业120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40家,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生产企业54家,制冷设备生产企业68家,电线电缆生产企业50家。2011年,国家、省共监督抽查811批次,平均抽查合格789批次,合格率为97.28%。我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生产企业虽然有一定的集中度,如人造板、电线电缆、助力车、危险化学品等,但是大型企业数量少,中小型企业数量多。
三是强制性认证产品质量情况。全市目前有19类的产品实施了3C产品强制认证,共有获证企业827家,获证证书5042张,其中机动车辆及安全附件2734张、低压电器955张、小功率电动机234张、安全玻璃170张、电线电缆157张。3C认证产品最多的区域为武进区和新北区。2011年国家、省共抽查3C产品426批次,合格410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96.2%,总体情况良好。
四是特种设备产品质量情况。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获得许可证的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254家,全市共有特种设备共11万台,其中在用设备8.84万台,停用设备2.23万台。其中压力容器4.35万台,电梯2.13万台,大型游乐设施有119台。另有各类气瓶90余万只,车用压缩天然气瓶9579只,压力管道1189.6 公里。2011年,质监部门通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发现特种设备存在一般事故隐患249家425条、重大事故隐患86家104条,全部整改到位。2011年,全市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3起,2人死亡,2人受伤,万台设备事故率0.272,万台设备死亡率0.18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年未发生重大特种设备责任事故。
四、重点行业质量情况
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产品拥有10只中国名牌,全市占比达38.5%;拥有49只江苏省名牌产品,全市占比达25.2%。2011年,国家、省监督抽查装备制造业产品主要为农业机械、电线电缆等产品,总体质量状况良好,尤其是整机产品质量保持持续稳定,说明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正常,具有较强的质量竞争能力。
电子信息产业。我市已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产品门类,共有数字视听设备、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电子元器件、电子仪器、软件产业等5大类产品。目前,电子信息产业有江苏名牌产品6只。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状况较好,整机产品质量保持稳定,特别是大型企业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液晶显示器等连年保持高质量水平,但是一些小型企业的产品如UPS不间断电源设备、电源适配器等合格率水平不高。
新材料产业。目前,新材料行业中有3家企业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1家企业拥有江苏名牌产品。在2011年,国家、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涉及新材料产业的产品主要为涂料、土工材料、建材等,总体质量较好。
生物技术及医药产业。我市有12个医药品牌是江苏省名牌。常州地产药品的市场抽检合格率长年保持在97%以上,医疗器械的市场抽检合格率长年保持90%以上,市场上信誉度较好。
新能源产业。目前,我市新能源产业中有6个江苏名牌产品。2011年省级监督抽查了我市的晶体硅光伏组件、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平均合格率超过95%。但是由于整个产业起步较晚,部分生产企业满足于产量的扩张,不注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的提高,标准、检测等方面滞后于产业发展,有待加强。
五、主要问题
1、总体质量水平仍需提高。2011年,我市总体质量水平与上年相比略有提高,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位于全省第四,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位于全省前列,但与周边先进城市相比,仍然具有一定差距。不少现行产品标准的技术水平与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难以适应企业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特别是小型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监督抽查合格率低于大中型企业3个百分点,成为制约我市产品质量水平提升的一个瓶颈。
2、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速度缓慢。2011年,我市新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企业的质量管理及保证体系比较薄弱,影响了发展后劲。传统产业的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速度缓慢,部分企业技术和设备水平低,产品档次低,资源消耗大。一小部分企业还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
3、食品生产监管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任重道远。我市食品生产企业中小微型企业和作坊多,大中型、龙头食品企业少,普遍存在质量管理水平较低、监管难度大等问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提升。我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中,中、小型企业较多,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着安全投入少、管理和操作人员流动大、安全管理弱的状况,“重生产效益、轻安全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企业主动自查自纠隐患、主动申报检验的比例不高,加之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导致我市的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4、质量诚信体系有待完善。我市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企业质量信用意识不强,部分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没有很好地落实,倡导守信、威慑失信的社会氛围不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时有发生。2011年,我市仅质监部门查处的质量违法案件就达到505起,端掉制假售假窝点15个,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约2287.4万元。
国务院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已经颁布,省政府的质量强省实施方案马上也要发布,我市将进一步强化质量工作,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加速推进标准引领、品牌提升、技术支撑、科技创新四大工程,促进产品、企业、产业的质量提升、转型升级,最终实现质量兴市向质量强市的跨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