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热点回应 >> 正文

聚焦常州教育规划纲要:联动教研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发布日期:2010-12-27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引言:酝酿已久的《常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已于近期向市民公开征询意见。此举引起了强烈反响,社会各界人士热情参与,积极为常州教育改革发展建言献策,掀起了一个讨论教育规划纲要的高潮。教育行政部门也为《纲要》的正式颁布和实施做好一切准备和铺垫工作。近期记者走进诸多活动现场,把教育行政部门各个条线上的具体行动呈现给广大市民,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常州教育更进一步的热情关注和深入思考。

  《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校本研训,促进学校形成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发展机制和特色,积极建设一批教师发展孵化基地学校并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引领作用。近日,市北实验初中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项目——“博士工作站”开展了第二次研讨活动,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东台廉贻中学、溧阳强埠中学以及局属13个兄弟学校的专家和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形式丰富,内涵深刻。

  跨地区“同题会课”精彩纷呈。
  5个学科,14节课,由来自上海、东台、溧阳,市北实验初中的14位教师分别执教。课程内容相同,教学设计迥异,各位执教老师精心准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将科学性、艺术性、有效性融为一体,体现了四地区教师探索有效课堂,促进学生发展的不同理念,也展示了四个学校不同的学校文化。
  会课结束后,4个地区的教师分学科进行交流,并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对话,将困惑与收获碰撞,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临时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就像一个大家庭:上课教师的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观课教师的观感和思考,高校教师的理论引领,将观课的触角伸向了课前、课中和课后。不仅将教师的视野引向实践,还引向了理论。
  课题引领教研组建设更具实效。
  5个学科的教研组成员在华师大专家的指导之下,围绕学校省级办学课题《“教育从尊重开始”的教师文化建构》,就各自承担的子课题开展了专题研讨活动。讨论中,专家就“如何将课题研究和教研组校本教研有机结合” 和“如何开展主题学术沙龙”的话题,结合上海的一些做法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导,建议各教研组通过借鉴和实践形成自己的富有实效的教研模式。
  专家个别指导重点培养青年骨干。
  18位重点培养对象与5位专家进行了一对一的个别交流。专家不仅就本次活动中提供的课例给予了具体指点,而且着重在今后三年如何进行教师个体的专业提升进行了更为全面具体的指导,进一步明确了“431”工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布置了下一阶段的研究任务。

  华师大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本次研讨活动内容扎实高效,教师勤奋刻苦,不仅为市北实验初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铺设了阶梯,也为华师大专家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而且多个地区、多所学校联动,突破了本地区的限制,充分挖掘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异资源,以点带面,将教师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的外延最大范围地延伸,充分实现资源共享,收到了“多赢”的效果。

  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的多位青年教师则纷纷表示,“博士工作站”项目的建立,华师大专家资源的引进,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专业发展平台,他们将牢牢把握这样的机会,力争通过三年的研修成为常州市的教育教学骨干,他们是这样说的:
  方希文——这次开课活动开阔了教育视野,丰富了教育思想,为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提供了非常实在的平台,本学期的这两次活动让我们明确看到了自己教育教学学识和能力的不足,深切感受到自己专业成长的迫切需求和重重压力,我们将把握研修机遇,促进自己尽快成长。
  蒋楠——作为一名义务教育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新兵,通过参加博士工作站的活动,使我对教育尊重理念重新进行了思考,尊重不是行为规范,而是文化自觉,45分钟的课堂中处处可以体现这一理念,尊重即使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理解不同的声音,真正实现对话教学,在课堂中要多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学科的奥秘。最重要的是,我明确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每个阶段都有奋斗的方向,再加上教授的谆谆教导,我相信,通过此次活动,我必定会得到非常好的成长。
  张勇——在华师大孔企平教授的指导下,我们数学组每位教师的研究意识都在不断增强。记得在第一次的活动中,孔教授告诉我们上课时要精心设计一节课的“探索点”,围绕本节课的“探索点”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现在我们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吃准每节课的重难点,设置符合学生学情的问题情境。同时,教研组内也自发地进行反复的“磨课”,即专家点评后教师修改然后再实施同一内容的教学。这种形式正逐步发展成我们学科组校本教研的一种新形式。我们都认为这三种形式对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帮助很大也最实在。

  常州市教育局局长丁伟明在“博士工作站”成立之初就对该项目提出希望和建议:要求18位培养对象在专家的精心指导下,通过三年的研修,“真正成为一个学习者,树立教育理想,用智慧而不仅是情感来热爱孩子”,也希望借助于“博士工作站”在这个项目,推动常州教育的发展,使得常州教育“不是做规模而是做品质”。此次研讨活动无疑从行动层面为打造“品质教育”迈进了一步。

  链接:“十一五”以来,常州市教育局坚持以人才为本,按照“以德为首,学历牵动,能力为主,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培育名师,倾斜农村,整体推进,持续发展”的工作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渠道,建立健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努力创设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机制,精心打造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构筑教师职业幸福,为“创一流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了坚实的人力支撑和智力保障。
  展望“十二五”,我市将积极落实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以骨干教师队伍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数量适当、分布合理、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建立和完善考核和奖惩相结合的师德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我市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幸福感;进一步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深入实施聘用制和岗位设置管理、岗位绩效工资制;以专业发展为目标,大力改革和创新教师培训形式、内容和方法,加快教师专业成长;以骨干培训为重点,积极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五级阶梯”建设和“名教师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加大名师培养步伐。(曹奕 春夏 杭佳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