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首页 | 最新发布 | 发布实录
正文  
“奋进新常州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城市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日期:2022-10-13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 超大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3日下午14:30

发布地点:市行政中心惠风厅

发布主题:“奋进新常州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城市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员:周忠华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刘锁龙 市住建局副局长

                 司洪庆 市城管局副局长

                 徐 海 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

主  持 人:王志新 常州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新闻发布会记者席


       

王志新 常州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王志新】:

欢迎参加常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现在我们举行“奋进新常州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城市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

下面,我向大家席发布会领导,他们是

常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忠华先生

市住建局副局长 刘锁龙先生

常州城管局副局司洪庆先生

常州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 先生

首先,请常州市住建局刘副局长介绍十年来城市建设工作情况。


刘锁龙 市住建局副局长

【刘锁龙】: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下面,由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十年来常州城市建设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广大市民乐享城市建设的可喜成果,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这十年,城市建设品质实现新跃升。我市城市发展实现了从“建形态”迈向了“优品质”的跨越。相继建成星港大桥、新机场路快速化改造一期工程等市重点工程项目,与京沪高速、江宜高速、常合高速等外围高速网实现了无缝衔接。完成了飞龙西路、三堡街西延、西仓桥、光华路大修等路网完善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城市通行能力。青洋路高架北部延伸线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机场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一标段、三标段)、同济桥改造工程获得江苏省优质工程奖“扬子杯”。截至2021年底,全市城市道路达3092公里,较2012年增长32.31%。全方位推进城市品质提升,青果巷一期、二期和文化广场等地标性建筑陆续建成,大运河申遗成功,老城厢复兴启动,高铁新城及两湖创新区建设等,使得常州城建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时尚相得益彰。积极倡导“工匠精神”理念和“精益建造”思维,城市绿色建筑高质量纵深发展,我市先后被列为省级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示范城市、省级绿色宜居城区。九洲花园大酒店、凤凰谷(武进影艺宫)、常州市轨道交通工程控制中心及综合管理用房等3项工程荣获“鲁班奖”,常州现代传媒中心、常州创意产业基地二期等5项工程荣获“国优奖”。着力推进精品街道建设,截至2021年底,我市已建设完成91条精品街道;今年,还将完成77条精品街道建设。加快推进停车设施建设,每年新增1万个公共停车泊位和智慧共享停车建设等,“停车难、难停车”得到有效缓解。有序推进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六大工程建设,我市绿地总量不断增加,布局进一步优化,截至2021年底,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11146.37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40.02%,城区公园绿地面积达3196.2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91平方米,让更多市民实现城市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加快构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居民源头分类投放效果,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治理工作。截至2021年底,我市建成区累计完成1144个分类小区、农村完成577个分类行政村的创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均达100%。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2019年,我市因“环境治理工程推进快,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获国务院办公厅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围绕“污染防治攻坚、两湖生态优化、绿色发展转型、生态绿城深化、生态品牌建设”,2022年排定了184个生态中轴项目,目前各项工程进展顺利。

——这十年,安居宜居水平得到新提升。住房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在住房体系上。围绕“常有安居”,我市始终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不动摇,紧扣“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住房供应规模持续增加,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持续改善。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不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2012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应保尽保”;2017年,我市住房保障全覆盖工程被住建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9年8月,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报道我市住房精准保障工作;2022年6月,我市积极推进产业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做法,被住建部列入可复制经验清单。十年来,全市新增保障公租房(含廉租房)家庭1.1万户,新增经适房家庭约0.45万户。2012以来,全市新开工公共租赁住房2.7万套(间),已全部投入使用;新开工人才公寓6.1万套(间)、竣工3.6万套(间),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2.8万套(间)、竣工1.2万套(间);棚户区改造开工16.3万套,改造面积2165.1万平方米;完成大板房治理3383户,总建筑面积20.7万平方米。先后发放租房资助资金、购房资助资金和“龙城英才”购房补贴合计19253.5万元。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上。积极探索四个“+”的老旧小区改造模式,在解决拆违治乱、管线整治、交通序化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基础上,延伸完善一老一幼、物居联动等生活圈配套服务,让老旧小区“出新”更“出彩”,有“颜值”更有“品质”,能“安居”更“宜居”。“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115个老旧小区改造,总建筑面积633万平方米,惠及住户7万户。2021年,全市完成81个老旧小区改造,总建筑面积430万平方米,惠及住户5.3万户。今年,计划综合整治95个老旧小区,预计改造总面积544万平方米,受益群众68080户。到“十四五”末,将完成271个老旧小区、1517万平方米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改造覆盖面超过60%,改造面积和户数居全省前列。相关做法受到李克强总理的充分肯定,获2021年省政府督查激励,并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有序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上。今年以来,我市针对住宅小区加装电梯堵点难点问题,按照“能加、愿加则尽加、快加”的原则,不断创新加梯模式,优化加梯流程。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开工170部,其中已完工55部,另有251部正开展加装电梯前期准备工作。历年累计完成109部,发放补贴365万元,涉及37部。

——这十年,公用保障能力取得新突破。我市公用服务行业始终保持“行业领先、省内一流”。按照“保障民生、适度超前”的原则,有序推进了德胜河应急取水、自来水提标改造工程、天然气利用三期、江边污水处理厂四期、绿色照明LED改造等一大批项目建设。截至2021年,全市供水能力211万吨/天、污水处理能力153.95万吨/天、管道天然气年供气20.14亿立方米、路灯44万盏,城市服务能力、公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2022年,全国城市照明数据中心正式落户常州,为全国城市照明的信息收集、分析、决策提供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十四五”乃至今后的城市照明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为了满足人民对高品质饮用水的需求,研发引入管道直饮水系统,先期在部分新建住宅、办公场所推广使用。积极开展全域治理黑臭水体,先后共整治248条河道,全面消除市域黑臭水体。结合污水处理厂建设,因地制宜地实施多形式、多类型的尾水生态湿地,大力推进生态缓冲区建设。目前,全市配套运行或在建尾水生态湿地达到14座,生态净化规模达到40.4万吨/日。积极探索河道水体综合治理策略,让城市居民从“避水”向“亲水”转变,2021年主城区实施老城厢清水工程,工程全面覆盖东、南、西、北市河及锁桥河等7.2公里核心区河道,实现恢复河道水动力、水体净化和生态修复的目标,市河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景逐步回归百姓身边,提高了周边居民的幸福感。同时,我们始终将城镇燃气安全管理作为关乎群众生命健康的民生大事抓紧抓实,通过建立燃气安全监管领域工作机制、加强对燃气企业管理、做好燃气设施及重点领域安全排查、实施燃气市政老旧管道更新改造和瓶改管工作、开展居民使用燃气安全行动等一系列务实举措,进一步提升城镇燃气本质安全,筑牢民生底线。

——这十年,行业服务管理呈现新气象。我们持续加强对住建行业的监管力度,规范行业行为,不断形成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的新格局。在建筑业管理上,重点针对住宅质量、施工扬尘、农民工工资等问题想办法、出新招,深化专项治理,得到了广泛好评。我市首创的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得到住建部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在全省率先试点建设工程综合监督执法改革。积极推行“精益建造”、“数字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造”四个建造,大力推广建筑业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在全省率先建立智慧工地政府监管和项目端管理平台,并成为全国绿色建造试点的唯一地级市。“十三五”以来,全市共获评省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36项、省级工法35项、国家级QC成果67项、省级QC成果443项、市级QC成果1317项、省级绿色示范工地46项、市级绿色示范工地187项,在探索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优异成果。在招投标管理上,早在2012年,我市把建筑业企业信用与招投标行为相结合,在全国率先首创了建设工程招投标“三合一”“ABC”综合评估法,创出了一套科学合理、公正公平、鼓励先进的建设工程招投标综合监管新思路、新模式,得到了住建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于2018年、2020年在全省率先试行直接发包告知制度、建设工程电子投标保函的使用工作,成为全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优秀实践案例。在物业行业管理上,坚持以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行业发展,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以党建引领推进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建设的指导意见》;打造“红色物业·先锋管家”为民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物业服务企业服务效能;出台《常州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创新住宅物业保修金制度,规范物业服务用房管理,成立市物业纠纷仲裁调处中心提供免费调处服务。同时,在全省首创物业管理项目采取政府平台公开招投标的方法,规避相关利益纠纷问题。2021年成功上线的“阳光物业”平台,截至目前,在全市907个小区推广使用,“一键解决”有关物业的公示、报修、投诉等大小事。

——这十年,乡村建设行动获得新成效。我市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坚持全域统筹、因村施策,注重系统整合、分类推进,全域推开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联动特色产业、乡村风貌、人居环境、乡村治理等发展,加速乡村提档升级,深入挖掘传承价值,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有序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把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振兴胜势,逐步引导乡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蝶变,着力满足农村居民对高质量农业生产、高品质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十年来,全市累计建成25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点、1414个美丽宜居乡村,创成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4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获评中国传统村落3个、省级传统村落29个。持续开展现代化宜居农房和新江南水乡建设,将农房改善、村庄改善与现代农业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环境文化保护工作等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同步构建乡村与“产业”“生态”“人才”互融互促的新格局,为乡村可持续发展赋能蓄势,促进乡村特色风貌优美成片。全面实施宅基地制度改革,武进区“三块地”国家改革试点在全国实现了“十二个率先”,试点经验被写入新土地法。溧阳市、武进区成为全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目前,全市编制农民自建区规划37个,已建成入住15个,受益农户2300多户,逐步形成了良好的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

各位媒体朋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对照全市“532”发展战略,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为把我市建设的更有颜值、更有品质、更有温度而不懈努力!谢谢大家!

王志新】:

感谢刘局长的详细介绍,下面请媒体朋友就关心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 

新华网记者现场提问

新华网】:

请问市生态环境局周副局长,我市围绕生态中轴建设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忠华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周忠华】:

生态中轴建设主要围绕“一江一河四湖五山”生态区域,按照“污染防治攻坚、两湖生态优化、绿色发展转型、生态绿城深化、生态品牌建设”5大方向,安排重点项目。

一是污染防治攻坚工程。生态环境既是发展的底色,更是发展的成色。当前,环境质量是我市突出短板,直接影响生态中轴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质效,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污染防治攻坚的力度和深度。从水、气、土三大攻坚战着眼,围绕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大气超低排放改造、土壤环境风险防控与生活垃圾等固废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安排重点项目。

二是两湖生态优化工程。洮滆两湖流域是“两湖”创新区的重要生态支撑,更是太湖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长江、运河及西南山脉连接太湖重要的生态枢纽。围绕滆湖、长荡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统筹溧阳、金坛、武进水污染防治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建设。

三是绿色发展转型工程。“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切实推动能源、产业、生活、交通运输低碳化相关工作落实落地,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四是生态绿城深化工程。生态绿城建设是常州多年打造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实事品牌,建成了一批群众乐享、社会认可的休憩场所,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赞誉。持续深化生态绿城建设,围绕生态源保护、生态绿道等工程项目,不断提升城市生态功能、不断放大生态产品供给。

五是生态品牌建设工程。生态中轴既要有生态环境的全面提升,也要有建设成效的集中展示,品牌建设更多的是试点、示范和引领,以点带面来带动全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全域生态安全缓冲区、沿江绿色发展样板区、生态价值转化试验区、大运河高品质生态提升区、太湖生态引领区、生态廊道、“绿岛”建设等品牌建设。

现代快报记者现场提问

【现代快报】:

近年来,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推进,市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城市环境越来越靓丽,请问市城管局司副局长,为什么城管部门把精品街道建设作为创优整体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

司洪庆 市城管局副局长

司洪庆】:

精品街道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对标先进城市,对中心城区城市道路、公共区域和立面空间进行全面梳理,以城市主要道路(含高架路)及两侧区域、市民主要休闲服务功能区域和市民集中居住区域等为重点,依据城市容貌综合治理标准,围绕广告店招、景观照明、城市家具、道路设施、建筑立面、沿街绿化等内容,实施全要素规划建设管理,实现道路环境更加整洁、街容街貌更加美观、空间视觉更加靓丽。通过精品街道建设,多策并举开展城市容貌综合治理,道路的整体建筑风貌得到提升,景观生态得到提质,市容秩序得到提高,充分发挥了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持续促进全市市容环境品质整体性提升。

同时,在精品街道建设基础上,我们将打造“精品街道”的“升级版”——美丽街区。紧密结合老城厢复兴发展、老旧小区改造、精品街道提升、旅游休闲街区建设等工作,更加突出市容秩序、市政设施、建(构)筑立面、景观品质、空间品质、长效管理等内容,在全市建成一批“美丽街区”,提升文化特色亮点,助推市场经济繁荣,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建好更要管好,我们将充分利用智能识别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升市容环卫责任区管理水平,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常州广播电视台记者现场提问 

【常州广播电视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一环。那么,请问市乡村振兴局徐副局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方面,咱们已经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效?

徐 海 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  

【徐 海】: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2018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常州。一是“村容整”的基础更加扎实。大力开展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处置、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加快实现全市乡村从干净整洁到美丽宜居的跨跃。全市农村垃圾处置体系、农村公厕实现全覆盖,生活污水排放得到有效管理,溧阳、金坛和武进先后获得省政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激励。二是“环境美”的画卷更加靓丽。在全省率先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以“5区25点”市级美丽乡村示范项目为抓手,聚力打造“三山三湖四田园,三环六线百美村”特色体系。全市共建成1414个美丽宜居乡村,创成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4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一批产业强、农民富、乡风好的美丽乡村在常州大地开花结果。三是“农业绿”的底色更加鲜明。大力开展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创成1个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一批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村。全面完成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任务。四是“乡风善”的氛围更加浓厚。创成1个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1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和9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家风道德讲堂+核心价值观”模式和乡镇“道德讲堂”“百姓议事堂”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五堂一站创品牌 乡村善治有温度”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对照典范找差距,提高标准抓落实,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一是高标准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实施全域美丽乡村建设2.0版,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向广域延伸、向纵深发展,从“一处美”迈向“全域美”,打造“千村千面、处处风光”的美丽乡村画卷。二是全方位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聚焦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收集处置、黑臭水体整治、村容村貌等重点任务,系统谋划、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三是大力度推进融合考评常态长效。整合文明城市建设、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项考核内容,研究制定融合考核方案和测评体系,严格测评标准,凝聚工作合力,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建立融合考核定期沟通机制,测评信息互通共享,不断提升工作效率。

【王志新】: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感兴趣的问题,请与市政府新闻办联系。同时,请各位媒体朋友对本场发布会和接下来的系列主题发布继续关心和支持,并通过大家的生动报道立体全面展现常州十年来的生动实践。

本场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