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常州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以来,全市深入推进“532”发展战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总体好于全省、领跑苏南。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4%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6%以上、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总的来看,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呈现出逐月回升、加速修复、稳步向好的态势。
2022年市级政府投资计划项目66个,1至12月完成投资142.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2.8%。其中,交通建设计划实施项目17个,完成投资107.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2.2%;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实施项目15个,完成投资12.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92.4%;社会事业建设计划实施项目34个,完成投资22.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3.3%。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计划安排
2023年主要安排35个指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保持稳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GDP增幅。
报告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要聚焦转型发展,推动产业能级更快跃升。全力打造新能源之都,高质量谋划氢能产业、储能产业布局发展。深入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十百千”工程,持续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谋划实施一批示范性、引领性、带动性强的优质产业项目。
二要聚焦动能转换,激发科技创新更强活力。强化科教城“创新之核”作用,推动溧阳高新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落实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加快技术攻关,深入实施“揭榜挂帅”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壮大创新主体,实施创新主体“智能”计划,净增高新技术企业600家以上。
三要聚焦改革开放,打造经济发展更大引擎。高标准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着力提升中以常州创新园发展能级,持续推动与我国驻外使领馆和重点国别驻华使领馆合作,高标准谋划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物流通道。探索新模式、新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
四要聚焦区域协调,提升城乡建设更优品质。加速融入都市圈,深度接轨上海,推动溧阳、金坛融入南京都市圈,探索建立锡常协同发展先行区,开工建设常泰铁路、盐泰锡常宜铁路等工程。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老城厢复兴,推动新型城镇化。
五要聚焦绿色生态,彰显美丽常州更靓颜值。持续推进长江保护,开展“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支持溧阳市、新北区率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速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六要聚焦民生幸福,打造共同富裕更多样板。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十条”,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大层面拓宽就业供需渠道,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持续深化医疗改革,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筑牢“一老一幼”服务体系,守牢安全稳定底线。
2023年市级政府投资计划安排
2023年政府投资计划安排,重点把握四个原则:一是保续建、控新建、综合平衡;二是惠民生、控投资、量力而行;三是保重点、控规模、集约节约;四是促平稳、控节奏、防控风险。
2023年计划安排项目共58个,其中计划实施项目55个(含续建项目43个、新建项目12个),预备项目3个。2023年计划实施项目总投资1473.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1.3亿元,其中续建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52.1亿元,新建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9.2亿元;资金来源由市本级财政性资金预安排32.1亿元,其余通过对上争取等多渠道解决。2023年计划安排的市级政府投资项目个数比上年少18个,年度计划投资比上年多46.4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