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年3月25日上午10:00
发布地点:市行政中心惠风厅
发布主题:2019年常州市食品安全状况
发布人员:贺东俊 市食安办副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主 持 人:王志新 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新闻发布会记者席
王志新 常州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王志新】: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欢迎大家参加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2019年常州市食品安全状况,今天邀请了市食安办副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贺东俊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2019年常州市食品安全状况并回答大家的问题。
贺东俊 市食安办副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贺东俊】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长期以来关心食品安全工作、对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发挥积极作用的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问题导向,加强风险防控,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牢牢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继续保持了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可控、持续稳定向好态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下面,我向大家通报2019年常州市食品安全状况。
一、2019年食品安全状况
一是总体状况稳中向好。全市对获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按照管理要求和经营状况实施风险分级管理。生产企业中,A级风险企业504家,B级179家,C级20家,D级7家,A级(风险等级最低)达到71.0%,在全覆盖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对风险等级较高的D级、C级企业多频次检查,严把生产源头安全关。餐饮服务单位中,对34460户持续经营的餐饮服务进行分级,其中优秀单位占23.4%、良好单位占51.6%、一般单位占25%。优秀单位比2018年同期增加6.8%,良好单位比2018年增加3.2%,体现了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整体走向良性发展。全市12家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均为B级,与2018年情况基本一致。
2019年全市共计抽检各类食品28512批次,发现不合格样品387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8.64%,同比2018年上升0.52个百分点。按环节来看,抽检合格率最高的是生产环节99.41%,其次是流通环节98.62%,餐饮环节为98.01%,各环节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的高水平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督促凌家塘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落实准入制度,对没有检验合格证明或产地证明的农产品实施“批批检”制度,仅凌家塘市场就进行快检30万余批次,发现疑似不合格农产品8批次。
2019年,我市收到并受理食品类投诉举报1433件,较2018年减少10%以上。其中:食品1421件,特殊食品12件,按时答复率100%。按环节来看,食品生产领域的投诉举报占3.90%,食品流通领域的投诉举报占71.03%,食品餐饮类投诉举报占23.19%。对本地食品生产和餐饮业的投诉明显下降,“食美常州”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市民投诉举报主要反映的问题是食品变质、过期、有异物、包装标识不符合规定以及就餐后出现不适等。
二是行业发展平稳有序。截止2019年底,全市共有食品生产企业(含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710家,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202个(其中批发市场3个),食品经营者92355家。从总体情况看,我市食品经营企业持证数量有了较大增加,食品销售经营者47755家,比上年增加30.4%;餐饮服务提供者44600家,比上年增加18.42%,居民食品消费需求不断增长,食品行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持续加大,并促进了文旅等其他行业发展。
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开展电子追溯工作,实施企业达135家,其中乳制品、白酒、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剂、肉制品、蜂产品、食盐等生产企业已实现100%全覆盖。继续推进“安心菜场”建设并规范运行,今年新建了20家,全市总计已建成92家,各菜场每天检测情况在“我的常州”APP“安心菜场”栏目内向市民公布。登记小作坊514家,登记率为100%;高标准推进食品小作坊集中生产,溧阳市投入2千多万元,新建全市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溧城食品小作坊集中区,全市小作坊集中区已有13个。
三是安全底线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系统性、区域性风险是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的一条底线。2019年全市共报告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5起,比2018年减少1起,全部为不足30人的一般食品安全事件,没发生死亡或重大伤害事件,未有1起达到食品安全事故等级。食物中毒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致病因素还是以细菌性致病因素为主,这也与夏秋季节气温高、湿度高,食物难以长时间储存,容易变质的季节性特点有较大关联。
市卫健部门2019年完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中污染物及食品有害因素的样品477份,其中理化样品243份,微生物样品234份(其中40份由江苏省疾控中心检测)。理化检测样品共有3份检测结果超过国家标准,超标率为1.23%,较2018年上升0.1个百分点。194份微生物检测样品中共有16份检出致病菌,致病菌样品检出率为8.2%,低于2018年的18.6%。需要注意的是,预制水产制品(半成品)和冷冻鱼糜制品检出率较高,建议市民食用时一定要烧熟煮透。
2019年,在全市开展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检查大督查专项工作和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等多项专项行动,聚焦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监管薄弱环节、百姓聚焦热点和行业“潜规则”,狠抓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共立案查处食品安全行政违法案件631起,结案518起,罚没款1400多万元,查办食品刑事案件4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92人。案件数量较上年度有一定下降。
四是社会共治形成合力。2019年,“双安双创”取得重大突破,我市成功创成全省首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新北区、天宁区建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金坛区进入创建公示阶段。
全面推进“阳光餐饮”建设,1万家餐饮单位实现“阳光餐饮”,学校食堂实现率为100%;启动实施“天眼行动”,逐步让网络餐饮单位上线成为“看得见的厨房”。该项目被中国市场监管学会评为“创新项目”。
2019年,我市继续委托南京工业大学食品质量安全研究中心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满意度调查。全市共抽取调查对象2100个,溧阳、金坛、武进、新北、天宁、钟楼6个辖市区分别抽取250个电话调查样本,100个现场截访调查样本。从调查情况来看,2019年常州市民对食品安全满意度总体得分为70.7分,略高于2018年。按人数来看,选择“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的市民占总人数的89.12%,是近年来满意人数占比最高的一年。调查结果还显示出,公众对政府部门食品安全管理的满意程度为91.50%,公众对政府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的满意程度为86.67%。市民对我市目前正在积极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非常支持,“创城”工作支持率达98.8%。
二、2020年全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开展放心工程十大攻坚行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施风险评估和监测专项提升行动,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监测结果处置制度。第二,实施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农兽药残留、“三鱼两药”、生鲜乳质量安全和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第三,实施食品小作坊整治提优行动,在小作坊登记建档率达100%的基础上,评选市级“样板小作坊”。集中解决食品小作坊无证无照、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推进食品小作坊集中区建设,开展对食品小作坊的信息化监管工作。第四,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校园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100%,全面推进中小学校“阳光食堂”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建设,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防范发生群体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第五,实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建立农村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机制。第六,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重点推进网络订餐经营者实施“阳光餐饮”,提升餐饮智慧化管理水平。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开展餐饮门店“厕所革命”。第七,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利用食品和保健食品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第八,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行动,做好粮食烘干存储服务,提高绿色优质安全粮油产品供给水平。第九,实施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严厉打击食品走私行为,严防输入型食品安全风险。第十,实施“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成果,持续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化解食品安全隐患。突出重点问题整治,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抓好农产品种养殖环节的安全监管。严格落实保健食品标签标注警示用语规定,规范企业保健食品营销行为。鼓励实行学校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加强旅游景区、养老机构、国境口岸等食品安全管理。开展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诺活动。100%的食品生产企业、80%的食品经营企业实现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和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开展“昆仑2020”行动和落实“四个最严”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食品安全犯罪高压态势。落实“处罚到人”、从业禁止、从重处罚有关规定。完善行刑衔接机制,解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取证难、移送难、入罪难等问题。
三是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加强抽检监测能力,农产品和食品年抽检量达到6批次/千人。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进出口食品监督抽检品种覆盖率达100%。国家和省级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率达到100%。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网格化管理。加强食品检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犯罪专业侦查力量建设。健全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预警、产品追溯和快速反应机制。
四是助推高质优效产业发展。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完善追溯体系。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法规知识抽查合格率达90%以上,生产企业自查报告率达到90%以上。督促高风险大型食品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重点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开展自查。建立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相关配套制度,强化农产品生产者自我质量控制,自我开具合格证和自我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全面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2020年保险覆盖率实现大型食品生产企业50%以上,肉蛋奶和白酒生产企业30%以上,农村集体聚餐、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学校食堂、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达80%。实施质量兴农计划和农业品牌提升行动,推动农业生产全程标准化、全域绿色化和规模生产主体追溯全覆盖、监管全覆盖。加强覆盖基地、物流配送、批发等环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五是构建社会共治共享格局。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全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加强食品安全法治宣传教育。按照“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发挥社会多元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专家智库、大中小学校、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不同作用,强化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引导理性消费,推动社会共治。
六是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全面贯彻实施《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强化食品安全评议考核工作,推动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尽职免责”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
各位记者朋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永远在路上。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食品安全工作,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坚决捍卫全市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王志新】:
谢谢贺东俊先生的介绍,下面有请记者朋友现场提问。
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提问
【现代快报】:
我是现代快报的记者,请问贺东俊副局长,2020年常州市食品安全抽检将有哪些举措?
【贺东俊】:
2020年,常州市将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健康食品的需要为目标,以发现和查处食品安全问题为导向,坚持突出重点、科学规范的原则开展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全市食品安全抽检计划目标为常住人口每千人6批次以上,全市将完成不低于28200批次的抽检任务。其中,食用农产品的抽检计划将按照当地常住人口每千人1批次以上实施。
2020年,通过“三个强化”提升全市食品安全抽检工作。
一是强化质量提升。食品安全抽检立足提高我市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食品抽检工作质量。将聚焦社会关注热点、群众关切重点,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环节、重点指标等的抽检力度。今年,我市食品抽检确定了23个大类60细类食品(不含食用农产品)的必检产品和必检项目,食品农产品确定了15个品种25细类的必检产品和必检项目。两个“必检”有利于提升问题食品发现率,有利于提高食品抽检靶向性。同时,今年将加强对食品安全抽检承检机构的考核,将强化对各辖市、区局抽检工作的督查,重点督查考核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市、县级)不合格率以及结果公布率、国抽省抽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完成率以及按时完成率等四个指标,有利于量质并举,提升抽检工作质量。
二是强化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是系统工程,既是企业的主体责任,也是政府部门监管职责,更需要社会共治、公众参与、社会各界监督。今年,市市场监管局将强化公众参与,在网络平台、相关媒体或论坛上,组织开展“社会民意征询、公开征集食品抽检品种”的活动,并对抽检过程、抽检结果公开发布,以提升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参与度、感知度和满意度。全市将及时公开公布食品抽检结果,进行消费提示和安全警示,引导市民科学消费和健康饮食。
三、强化结果运用。充分运用监管平台和大数据等手段分析抽检结果,为政府制定食品安全战略决策、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的针对性、百姓消费的选择性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对食品抽检不合格的,将强化核查处置和行政处罚,做到“五个到位”,即“产品控制到位、原因排查到位、整改落实到位、行政处罚到位、信息公开到位”。
中国常州网记者在现场提问
【中国常州网】:
请问贺东俊副局长,今年我市在食品小作坊的治理方面会有哪些举措?
【贺东俊】:
食品小作坊是当前我市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比较薄弱的环节,2020年,市场监管局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食品小作坊整治提优工程,打响食品小作坊治理攻坚战。该项工作围绕“全面建档登记、主体责任落实、积极有效监管、推动转型升级”四个方面,争取通过三年的努力,到2022年底,实现全市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健全,信息化管理全面铺开;无证无照、环境脏乱差、食品质量低劣、“一非两超”等突出问题得到全面遏制,食品小作坊业主食品安全意识显著提高;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基本建立;与食品小作坊生产相适应的食品安全保障条件明显改善,一批“名特优”示范点有效建成,正面社会效益整体显现。主要措施有:
一是摸清底数,全面建档登记。由各辖市区结合本地食品消费习惯和食品安全状况,制定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负面清单”。在摸清辖区内小作坊底数的基础上,辖市、区运用智慧化监管手段,对小作坊登记信息实施动态管理。完善食品小作坊信用信息征集、披露、使用制度,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实行联合惩戒,全面构建小作坊诚信体系。
二是督促落实主体责任。食品小作坊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食品小作坊业主应当签署遵守法律法规、保障食品安全的承诺书,并要做到“三净两明一禁”,即:人员着装干净、生产环境干净、设施设备干净;原辅料来源明、销售去向明;严禁“一非两超”现象。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督促食品小作坊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卫生管理、进货查验、信息公示等制度,在原辅料采购验收、配料投料等关键环节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此外,食品小作坊还必须加强标签标识管理,标签标识应当符合按照《江苏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的有关规定。
三是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各辖市区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组织开展排查整治行动、强化监督抽检等措施,切实加强对辖区内食品小作坊的监督管理。对辖区内肉制品、酒类等重点品种小作坊每年检查不少于2次,其他小作坊每年检查不少于1次。定期组织食品小作坊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知法水平和守法意识。对不符合法定要求的“黑作坊”,要全面予以取缔。对违规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在流通环节,要以大型批发市场、菜场、大型超市、大型餐饮店为重点,检查经营单位是否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依法查处经营无证“黑作坊”产品的行为。
四是推动转型升级。鼓励食品小作坊运用现代食品工业理念,改进工艺、提档升级,积极开展“名特优”食品小作坊示范创建。各辖市区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建设、改造适合食品小作坊的集中加工区,鼓励、支持和引导食品小作坊进入集中加工区生产经营。
【王志新】:
好了,大家还有没有问题?
【中新社】:
贺东俊副局长,您好。刚才的发布内容中提到查处了一些案件,能否提供一些典型案例?
【贺东俊】:
好的。我们之前召开过的一次新闻发布上曾经发布过典型案例,请在会后与我们市市场监管局宣教处联系,他们可以把当时的内容提供给你。
【王志新】: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