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常州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将建设“口袋公园”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和年度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持续擦亮“常有安居”名片的幸福底色。目前,全市已新建、改建、扩建“口袋公园”28个,入选省政府“乐享园林”民生实事项目6个,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2023年全省唯一获评设区市。
民呼我应,精心选址。认真落实主题教育“三访三问三促”调研部署要求,通过基层走访、社区调研、市民来信、实地踏勘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声音,充分了解群众诉求,制定《常州市“乐享园林”口袋公园活力空间建设实施方案》。在充分考虑民意的基础上,与全市现有130家口袋公园既定布局进行叠加去重,优先在绿化水平低、人口密度高、辐射半径小的区域进行布局,有效提升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范围。目前,全市建在群众“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占项目总数82.1%,真正实现让群众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品质为先,匠心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加强互动沟通,重点征询社区意见建议和周边居民需求,通过群众“点评点单”形成园林“功能清单”,确保方案设计、功能布局和服务项目设置更符合群众期待。贯彻生态优先,深度推进园林、景观与建筑、街道的协调融合,统筹考虑运动健身、适老适幼、休憩休闲、科普教育、便民服务等场景功能,让口袋公园更加多元、更有活力。有机融入本地文化元素,建成更多兼具当代美学特质和时代人文精神的“景仁公园”(天宁)式园林精品。
服务前置,用心管养。探索建立“建成即开放、开放即纳管”管理机制,下发《关于加强口袋公园长效综合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全市口袋公园5大类44小类养护管理质量标准,出台长效综合管理考核细则9条,每月依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开展现场考评,压紧压实管养责任。创新推行“市民园长”“市民找差随手拍”等特色做法,引导、发动公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口袋公园的维护管理,切实营造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让园林绿地走进百姓日常生活。
多元供给,舒心使用。深化口袋公园建设投用“后半篇文章”,扎实推进“社区活动进园区”和“公园+”品牌行动,依托全市园林园艺工作特色,定期开展“市民园艺师”“流动的园艺讲堂”“以盆换花”等园艺品牌活动,引导社区文化娱乐、便民服务、运动健身等活动常态进驻。建立“大园牵小园”行业党建联盟,实行业务联动、管理联建、活动联办,特别是结合“常州赏花月历”,推动花展从大公园主动向“小口袋”延伸覆盖,让园事花事来到居民家门口。探索“智慧园林”等技术应用,植入智慧步道、智慧健身车等交互型智能健身设施,增强群众体验感、满足感,真正让“小口袋”装满群众“大幸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