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vi >> 部门动态 >> 正文

教育局:常州市首批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高品质项目诞生

发布日期:2017-09-14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9月13日,常州市首批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高品质项目评审答辩会在局前街小学举行。局前街小学、实验小学、二十四中、星河小学、三井实验小学和溧阳二实小六所“新优质学校”分别就各自学校申报的“高品质”项目进行汇报,同时进行答辩阐述。

六所学校的项目汇报,分别从“价值理念”“目标任务”“建设内容”“行动路线”和“预期成果”五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局前街小学的《“儿童成长节律”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生命关怀”理念为基本思想,尝试于学校构建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课程设置,创造学校教育“全生活”。实验小学的《“林—树”式学校课程模式的建构》从课程群的组建理念出发,依托“乔木林”、“灌木丛”和“草本园”三种课程形态,创造学校的育人生态林。二十四中立足科创特色,作了题为《彰显科创教育特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汇报,着眼于“十三五”规划中强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这一命题,打造二十四中的科创教育图谱,从基础普及、拓展提高和研究提升三个维度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星河小学的《儿童创想课程范式的实践建构》以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为目标,从学校的课程内容、课程情境以及序列化的星式课堂为建设内容,进行课程群落系统的生态建构。三井实验小学的《全息阅读—“学科本位”到“全人发展”》借助“阅读”这一载体,融合语文与多种学科课程,融合知识与能力,融合校内与校外,实现人的整体素养的提升。溧阳二实小的项目《给儿童的生命染上传统文化的底色》立足儿童国学素养提升,在学校中融通学科群文化,实现项目化拓展。

常州市教育局基教处戚宝华处长、人事处黄屹处长、《常州教育》鲁兴树主编、市教科院潘小福副院长、市教科院规划办龚国胜主任担任此次答辩会评委。五位专家分别从项目申报文稿撰写角度、项目概念厘清角度、以及项目推进保障角度、教师队伍、课程设计能力提升、固化研究成果呈现角度等对六项“高品质”项目进行了思考与提问。五位专家对六所学校的项目申报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六个项目都做到了“思考有深度”“行动有力度”以及“成果有厚度”。鲁主编从文本撰写的角度对项目申报书提出更规范的要求;黄屹处长提出如何通过项目让全体教师能力水平得以提升,依托学校的项目为平台推动学校的英才培养;潘小福副院长系统地为六所学校解读了课程理论,建议六所学校的课程建设要以更为规范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从理解课程的本质,把握好课程的分类到掌握好课程的实施,课程的建构都需要在充分理解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个性发展;龚国胜主任同样建议各所学校不要过多打乱国家课程的体系,把握好师资队伍的养成。

最后,戚宝华处长做了总结发言,他代表教育行政部门感谢六所学校的实践智慧和成果式表达。戚宝华处长认为“新优质学校”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新优质学校”“高品质”项目不仅仅是自我的实践,更是一种辐射和推广。常州市将利用三年的时间集中打磨“高品质”项目,希望六所“新优质学校”扎实推进项目建设,达成“高品质”标准。另外,他还围绕“项目”这一名称提出四个方面的问题——好的项目应有哪些特征?建设中如何发挥教育的合力?如何通过项目促进教师的成长?项目建设如何实现更好地表达?他清晰地提出项目建设要遵循“起什么名?”“举什么旗?”“迈什么步?”“走什么路?”“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几个方面进行逻辑性地思考。他更希冀六所学校能将项目进行“深根研究”,不断实践和探索,不断反思和修改,从而于三年后产出“高品质”教育成果,在常州市范围内起到广泛的辐射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