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经常州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票决选出2022年常州市10件民生实事,分别为“常有优学”工程、“常有善育”工程、“常有健康”工程、“常有颐养”工程、“常有众扶”工程、“常有安居”工程、就业创业富民工程、交通畅行工程、生态创优工程、公共安全提升工程。
一、“常有优学”工程
实施学校新建改扩建重点项目56个,竣工22个,其中幼儿园9个、小学5个、初中7个、高中1个。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3760个,其中幼儿园4860个、小学8100个、初中9000个、高中1800个。
新增省级名师20名,市级“五级梯队”教师600名,市优秀班主任170名,市级“四有”好教师团队40个。
组织优秀教师2000人次开展“常老师”周六公益在线答疑活动,开发精品网络课程1000节,提升课后服务质效。
二、“常有善育”工程
创建省级普惠托育机构10家、省级示范性托育机构3家。建成普惠托育服务示范社区10个,新增普惠托育机构10家,净增普惠托位400个。幼儿园开设托班数达100个,提供托位数2000个。大幅度提高托育机构托位利用率。
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建成儿童友好社区10个。建设标准化母婴设施50个,推动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全覆盖。
三、“常有健康”工程
新建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救治中心(含医疗急救中心)、常州市妇幼保健中心公共卫生大楼、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二期投入使用。新建迁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创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市级特色科室18个。
开展全市中小学生视力筛查2次。中小学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建成率85%以上。开展家庭教育讲座200场,受众达5万人次。
新建改扩建体育公园7个、健身步道30公里。新建、更新村(社区)全民健身路径点290个。开工建设薛家镇和遥观镇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指导运动防治慢性疾病训练2万人次以上。举办“运动健康大讲堂”科学健身知识讲座40场以上。为5万名青少年学生免费开展脊柱健康筛查。开展“运动龙城大联赛”群众公益赛事活动30项以上。发放体育消费券500万元。
四、“常有颐养”工程
为12万名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新建改建镇(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10家。新增护理型床位718张,总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数比例达72%。为2500户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新增老年助餐点60个。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覆盖全市,服务5000人次。
新增街道(镇)老年学校3个,新增社区(村)老年人学习点(老年文化活动场所)20个。培训智慧助老教师100名、智慧助老志愿者1000名。全年为30万人次老年人提供线上和线下课程服务。
5家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独立设置老年医学科,总数达8家。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30个,其中农村22个、城市8个。
在全市范围内实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为符合规定的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保障,预计享受待遇1.8万人左右。新建医疗保障便民服务省级示范点8个。
五、“常有众扶”工程
新增标准化“德康驿站”7家,总数达20家。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覆盖全市,全年服务5000人以上。
培育发展4A级以上社会组织40家,开展助老、助残、困境儿童帮扶、困难救助等公益项目150个、公益讲座100场、公益服务1000场次,直接受益群众5万人次。
新建、提升户外劳动者驿站200家。为12万名户外劳动者赠送意外伤害互助保障,为15万名企业职工提供工会大病互助保障,为5万名一线职工赠送健康体检。
为困境青少年(涵盖重病重残青少年、低保户家庭子女、低保边缘家庭子女、孤儿、事实孤儿等群体)建设400间“梦想小屋”,帮助其改善居住条件。
六、“常有安居”工程
实施95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主要改造提升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筑物外墙及停车设施、适老设施等,加装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端口9000个。在具备条件的小区试点建设新能源充电桩设施。
统筹政策资源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年内开工180部,其中完工120部。
完成中心城区“大板房”异地安置房3个项目(共28.2万平方米)建设,并交付使用。新建或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间)。
完成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6000户以上。
支持8000名以上在常高校毕业季学生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存住房公积金。
完成口袋公园建设28个。
新建、改造提升菜市场15个。
七、就业创业富民工程
全市采集、开发就业岗位35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6万人,支持大学生创业2000人,开展职业技能补贴培训2万人次。
八、交通畅行工程
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3万个。机关企事业单位车位共享达128家。“智慧停车”平台新接入公共停车泊位1.5万个。新增无感停车场10个、无感停车泊位3000个以上。实现“我的常州”APP公交、地铁、公共自行车、智慧停车全覆盖。
建成学校地下接送中心5家。开展堵点“微改造”10处。规范44条主次干道、5条商业大街临街建筑退红线区域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管理,加强乱停车、无牌车治理。建设100人的“智慧铁骑”队伍。
更新公交360辆,新建公交候车亭93个。优化调整公交线路8条,新开通社区微循环公交线路10条。公交专用道设置比率达15%。
九、生态创优工程
实施生态源保护工程3项,城乡公园绿地工程6项,主题建设工程3项,生态绿道工程1项。实现增核10614亩,扩绿641.5亩。
完成示范幸福河湖建设30条。持续推进小微水体整村成片整治,推选小微水体河长制示范村(社区)20个,完成问题小微水体整治750个。
实施滆湖生态修举工程。全面完成武南二厂一期工程,启动阳湖生态净水厂和滨湖污水厂二期建设;开工实施滆湖退田还湖二期,还湖面积约1.5平方公里;完成滆湖水源地周边2平方公里试点清淤。
推进湖塘河南、长沟河南、大庆河3座防洪节点及老桃花港连通、省庄浜、丁沟河、童家浜、后周浜5条城区断头浜水系沟通工程,提升防洪能力。
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力争规划发展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全覆盖。新建改建农村公厕152座。疏浚农村河道200万立方米以上。
十、公共安全提升工程
建成公共安全体验馆20家,提升全民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推进老旧小区燃气管网改造计划,完成老旧燃气立管改造20公里;完成管道燃气居民用户安全体检全覆盖,完成1万户管道气用户无熄火保护装置灶具的更换工作。开展生产、销售环节燃气灶具及其配件产品质量专项检查。
开展全民自救互救技能培训6万人次,新增取得“应急救护员”资质人员1万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