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溧阳市围绕城乡融合品质、共同富裕品质、社会治理品质内涵,不断补齐民生保障短板,高质量筑牢民生底线,高水平增进民生福祉,为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增添民政风采。
织密织牢共同富裕底线网。积极打造“溧即助”社会救助品牌,强化临时救助“救急难”功能,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18.09万元,实施临时救助1786人。完成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多项困难群众救助提标任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020元。2023年1-6月,累计发放民生保障资金7721.78万元,惠及低保对象、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众14305人。
善治善为激活基层全能量。推动全市城乡社区工作会议召开,弘扬城乡社区“四敢”精神,调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承办江苏省首届“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发展论坛,积极促成江苏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落户溧阳。通过优化窗口设置、培育“全科全能”队伍、精简坐班社工人数,推动“全科社工”赋能增效。截至目前,全市228个城乡社区“全科社工”服务全覆盖,群众办事跑腿次数由平均3次减少到0-1次,对社区工作的满意度从不足90%迅速提升至98%以上,实现了矛盾在一线化解、美好在家门口实现。溧阳市推行“全科社工”服务模式的做法得到省委书记信长星的充分肯定,被人民日报社专栏刊载并向全国推广。
稳扎稳打推进服务优质化。扎实推进殡葬事业深化改革,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绿色殡葬理念。以市婚俗文化馆顺利开馆为契机,展现文明向上、和谐简约的婚俗新风,打造全市首档社会生活服务类栏目《美溧幸福家》,推进婚俗改革观念走进千家万户。深入开展“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挖掘公共服务地图册、乡村地名文旅融合发展等特色项目,试点典型经验被民政部向全国推介。
用心用情擦亮老幼幸福色。聚力打造“颐养栗里”养老品牌,有序推进市级特困人员供养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满足全市失能失智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立足服务品质提升,开展“如意小食堂”星级评定,出台《关于推进如意小食堂(助餐点)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试行》),构建适老惠老的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全市2.9万名8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享受政府提供的居家上门服务,上门服务满意率达100%。结合农村家庭房屋结构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推动适老化改造向农村延伸,目前已完成407户家庭初评估。发挥未保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作用,以小树之家为“圆心”,采取“1+N”市镇关爱阵地联动模式,完善“市、镇、村”三级保护网络,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未保新格局。2023年上半年成功举办“携手‘童’行 ‘未’你而来”关爱未成年人主题活动,借助“关爱之家”平台累计开展暖心服务活动60余场,撑起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