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vi >> 头条新闻 >> 正文

常州的这条路子走对了

迎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特别报道之一
发布日期:2011-08-17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常州科教城三期工程初具雏形                   我市企业5年已开展产学研合作1300多项 
  五年轨迹  一条主线
  2007年: 重大项目推进年 
  2008年: 又好又快推进年 
  2009年: 创新、发展、提高年 
  2010年: 有效投入提升年 
  2011年: 加快转型升级年 
  主要经济指标                2005年         2010年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308             3045
  财政总收入(亿元)               220              841
  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94         286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2504             7387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769              2103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7.3              26.7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         916              3798
  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必须着力抓好“五大建设”并将其作为全市统一思想、争先进位、奋力赶超的鲜明导向,作为城市提升形象、创优环境、彰显特色的有力抓手,作为我们以人为本、富裕人民、凝聚力量的重大举措,全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题记
  这是拼搏的五年。
  这是辉煌的五年。
  这是创造了历史纪录的五年。
  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两个率先”总目标,全力推进“五大建设”,发展合力空前高涨、各类资源有效整合、创新力量充分汇聚。在经济、科技、城建、社会事业诸多领域,全市创新涌动、克关夺隘、集聚势能、超越自我、构建和谐,走出了一条具有常州自身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
  负重拼搏,牢牢咬定发展第一要务
  结构偏重、模式粗放、环境趋紧、手段不足……前所未有的压力,伴随着常州“十一五”的开局。
  将登太行雪满山,路在何方?
  时间,定格在2006年8月28日。
  市第十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范燕青响亮提出了“五大建设”和“五个更加”的奋斗目标,要把常州建设成为产业先进、群众富裕、文化发达、城乡繁荣、人居环境优美的长三角名城!
  这是庄严的承诺,更是奋进的号角。所激发出的,是全市上下永不言败的精气神、改革创新的责任感、辉煌未来的使命感。
  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最大的民意。我市高扬“创新、发展、提高”主旋律,一年一个主题,一季一次督查,竭尽全力抓投入、调结构。持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进6179项行政权力网上运行,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度达91%,实行宁静生产日制度,开展“控、减、压、改、创”。同时,在慈善救助、公园敞开、公交优先、住房保障、交通畅通、城市长效管理等民生领域加大探索力度。2007年,常州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开启了向“第二个率先”迈进的新征程。
  在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面前,市委、市政府迅速应对,果断决策,一系列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高密度出台。市领导、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广大公务员深入一线,与企业家心连心、肩并肩,支持企业天经地义,服务企业关爱有加。五年来,全市支持企业技改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65亿元;小贷公司从零发展到21家,为中小企业和农户发放贷款119亿元;创投从零发展到29家,投入本地项目11亿元;新增担保机构36家,为1万余户中小企业担保贷款300亿元;企业债券融资总额达155亿元……这一串数字,为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明的导向和有力的支撑。
  面对转变发展方式这道时代命题,我市变倒逼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竭尽全力优化自然生态、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全市以铁的决心和铁的纪律,修复生态,淘汰落后,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验收;瞄准战略型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发力;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民生领域,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全面提升集聚人才和整合资源的能力,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五年间,我市入选全国相对富裕十大城市,在中国最具创新绩效城市排名中列第3位、政府创新能力居第1位,与苏州、无锡的差距明显缩小,而对全省的贡献额得到巩固并有了新的提高。
  科技长征,探索走出“常州路径”
  南大常州研究院院长陈强,2006年首批落户科教城,见证并参与了常州产学研的风生水起,亲耳聆听了温家宝总理视察时的那句评价:“常州的这条路子走对了!”
  近年来,陈强主持建设了5个开放实验室和18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促使南京大学110多项科技成果落户常州,本地企业新增产值40多亿元,“决策者对创新的重视,企业家对科技的渴望,让我们的研发成果在常州找到了更大的市场”。
  陈强和他的同事们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如何为企业打造技术创新的平台,是市委主要领导思考、探索、推进得最多的大事。以往,产学研合作先圈地、造房子、买设备,再找市场,而我市大胆“反其道行之”,先找市场、找企业,再来建厂房、买设备。循着这个思维,在全省率先开启“科技长征”,风雨兼程、南征北战,行程数十万公里,点燃了企业家对科技创新前所未有的渴望,一大批最新科技成果在常州落地生根,并且开花。
  以“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为特色的科技创新,是一项打基础、谋长远的慢工细活,更是常州矢志不渝的追求。一年一度的5·18展洽会,五年来展示各类科技成果1万多项,130多家国内著名高校和研究院与常州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1300多项,中科院、北大、清华等16所高校院所与常州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两轮“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802名,让他们在常州“有利益、有前途、有舞台”。科教城从“学”字入手、“研”字突破、“产”字聚变,以中科院13个分中心为标志,吸引各类研发机构和创新企业400多家,集聚创新人才9100多名。目前,总投资50亿元的三期工程初具雏形,一幢幢以名校名所为建筑主体的研发大楼拔地而起。
  科技创新,是“常州最大的机遇”。从有效整合6所院校资源,开创中国高职教育发展新模式,到打造科教城创新之“核”,再到全力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常州近年来抢抓机遇、高点起跳,不但赢得了现在,更为未来永续发展埋下了伏笔。放眼望去,从长江之滨到西太湖畔,光伏、LED、风电、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新材料和创意等八大产业园区热浪腾腾,真投入、真调整、真倾斜、真聚焦,国内领先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正在引领常州未来的产业、人才和创新高地加快成型。
  “常州的创新走在了全省前列。”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议,江苏要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就是在常州受到的启发。
  超越自我,企业奋进“加速度”
  以首家销售超百亿创新企业的姿态,天合光能扛起了我市光伏产业的大旗。“艰难爬坡的岁月里,市委、市政府领导给予了我们最大的支持。”天合光能CEO高纪凡表示,天合的目标是打造“中国第一太阳城”,早日跨入世界500强。
  在高纪凡看来,常州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氛围越来越浓,企业家群体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更加感到身上的责任,归根到底是三条:加快发展、环境保护、回报社会。”
  这种同心同向、争创一流的企业家精神,可视作常州最大的一笔财富。作为发展的主体,多年来,企业和企业家发扬常州工商文化的光荣传统,面对挫折不屈不挠、竞相发展,回报社会甘心乐意、尽力而为。
  市委充分认识到“企业家也是稀缺资源”,给予其极大的肯定和舞台,让具有一定积累、具备升级欲望的民企“站到前台去唱戏”。我市突出企业主体,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优选100家创新试点企业,放大引领示范效应;出台支持企业科技创新“40条”,鼓励自主研发,加快了企业“两站三中心”建设。
  “拿出当年搞乡镇企业的劲头,来搞创新!”这是常州不少企业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已到正常退休年纪的远宇电子集团老总潘中来,前年初拜访中科院成都有机所时,新型电池隔膜及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项目让他“眼睛一亮”。
  紧追一年,“黏”劲十足,远宇不仅收购了这项研究成果,还全面承接了有机所锂电产品研发团队。日前,双方合作的常州中科来方新型电池项目投产,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
  五年来,加速创新创业,已成为我市企业的集体意志和行动。全市企业申请发明专利4500多件,年均增长37%;新增民企“两站三中心”473家,新认定民营科技企业1155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从1家增加到9家,入库税收超亿元企业从8家增加到35家;上市企业由11家增加到30家;私营企业突破7万户,个体工商户突破16万户,个私注册资本突破1900亿元。目前,全市96%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75%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企业、61%发明专利申请出自企业,一大批自主品牌加速成长。
  采访中,多个企业家都提到了“五有追求”:有高超的资源聚集能力、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和品牌、有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有和谐共进的企业文化、有坚定的社会责任感。“这五方面,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他们都表示,常州朝着这样的方向,路子一定是走对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