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溧阳市坚持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融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贯彻“十六字”治水方针,多措并举打造具有溧阳特色的幸福河湖。
制度引领,绩效评价助力河湖升级。溧阳始终坚持以制度建设和绩效评价为双轮驱动,保障河湖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2020年,溧阳市根据常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关于推行小微水体河长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系统摸排小微水体7167个,设立镇、村两级河长400余名;统计问题小微水体1122个,制定了3年治理计划,目前所有问题小微水体已基本整治完毕。2023年,制定了《溧阳市河湖长制工作绩效评价办法》和《溧阳市镇级河湖长履职评价办法》为各级河湖长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引和考核标准。这些制度不仅确保了河湖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还通过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促使各级河湖长更加积极地履行职责,不断提升河湖治理的成效。
河湖治理,彰显生态文明新高度。溧阳注重河湖生态空间的保护和管控,通过贯彻《常州市河道保护管理条例》,强化河湖生态空间的保护和恢复。同时,加快推进河湖划界、保护规划编制、河湖健康评价等工作,确保河湖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2023年通过印发《溧阳市“清剿水葫芦 整治水环境”联保共治2023年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各地加大行动力度,遏制夏秋季水葫芦大面积爆发、大规模集聚、大范围漂移态势,全市共清理处置水葫芦、水花生、浮萍等水面漂浮物15956余吨,通航河道、骨干河道及支流支浜水葫芦、小绿萍大规模集聚问题得到有效处置。通过精心规划和治理,2024年将完成4个示范幸福河湖与2个小微水体优秀片区建设、34条幸福河湖创建和29个问题小微水体的整治工作,真正做到让幸福河湖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治水故事,传承历史文化新篇章。以大溪水库、沙河水库为横轴、以水文化历史为纵轴,谋篇布局好水情教育大格局。依托水利枢纽和河湖水域,抓好水生态与水文化有机结合。推进水情教育基地、节水科普基地、河长制主题公园、水利风景区、亲水乐水载体建设,发挥河湖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发展河湖生态旅游,探索“河湖+文旅”模式。常态化开放水利水运工程非核心区域场所,建立水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多形式的主题活动,展示薪火相传的治水历程,讲好历史和当代的治水故事,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公众和服务社会作用,助力构建人水和谐的良性关系。使现代水文化形态不断呈现,水文化得到传承弘扬。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溧阳市将继续深化河湖治理工作,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太湖流域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全力打造出一个水清岸绿、生态宜居幸福河湖生态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