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一个包、安下一个家、共建一座城”,这是近年来常州就建设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提出的鲜明目标,也是正在全市各地逐步成形的现实图景。
今年是常州完成3年建设10万套人才公寓目标的冲刺之年。在主要领导重点抓、分管领导牵头抓、板块领导挂帅抓、各部门协同抓的强势推进下,通过两年紧锣密鼓的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投用人才公寓7.1万套。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常州以人才公寓建设这一“小切口”,做好引才聚才留才这篇“大文章”,用最大的诚意、最好的资源、最优的服务,实现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共荣共生。
向“沉睡”的资源要效益
早上8点,清潭路上熙来攘往、热闹非凡。很少有人注意到,道路北侧临街荒废6年多的老天鹅宾馆已经悄然“变身”,全新的永荟寓·人才社区成了老街的一道独特风景。
“天鹅宾馆始建于1983年,曾是常州城区著名的宾馆之一。2016年,由于原经营者在合同到期后没有续约,加上房屋老化,这栋承载着老一代常州人记忆的建筑就闲置了下来。”钟楼区永红街道组织委员莫轲表示,街道去年对其进行了安全改造提升,并引入第三方企业沃达公寓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建管服一体化经营,配置了住宿、餐饮、商业及人才共享服务等功能,加上周边成熟且充满“烟火气”的社区配套,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记得住乡愁”的人才公寓。
同样由沃达公司负责运营的慧客大厦人才公寓,其前身是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大楼,因建筑年代久远、设施设备老化,很长一段时间都未被充分利用。改造提升后的慧客大厦人才公寓于去年6月投入运营,截至目前,综合入住率动态保持在90%以上。沃达公司董事长殷平说:“长远来看,慧客大厦人才公寓预计将在六七年后实现盈亏平衡,重新激发这一‘沉睡’资产的经济活力。”
盘活存量资源,是常州建设人才公寓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州全面摸排长期空置不用或低效利用的政府、国有公司、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对符合改造条件的实施一房一策改造。同时,积极撬动社会闲置资源,对安置房源比较充足但存在招租不稳定或出现群租房管理难现象的地区,引导鼓励第三方集中回租、统一运营管理,并对一些企业闲置的配套用房和老城区部分酒店资源进行改造和再利用。通过这些投入小、建设周期短的方法,常州形成了向存量要空间、向创新要效益的有效路径,实现了人才公寓建设与城市更新、产业发展、社区提升、人才引育的有机融合。
以产业为“核心”综合配套
人才跟着产业走,公寓跟着产业建。按照“职住平衡、就近建设、个性共享”的原则建设人才公寓,也是常州形成的有益经验。
今年2月刚刚建成投用的滨江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位于滨江经济开发区核心地带的春江民俗文化公园内。该中心设置了3种户型共计208套公寓,按星级酒店标准建设,采用“六恒”科技住宅系统,有管家提供全天候、多语种服务,是为园区国际化、高端化人才打造的舒适、温馨之家。
负责中心建设与运营的常州滨江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加卫介绍,投用一个多月以来,已经有50余户公寓被企业预订,供其管理人员、技术人才、行业专家等居住,已有10多户入住。
滨江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向北约600米处,滨开区还整合存量房屋资源打造了百汇人才公寓,面向产业工人、大学毕业生、普通管理人员提供1254套公寓,可满足3000余人的住宿需求。
像滨开区这样的人才公寓配套布局,在常州还有很多。武进区星河郡寓、蓝湾国际人才公寓、西太湖国际人才社区等多个人才公寓,星罗棋布在“两湖”创新区核心区域;金坛区为钱资新城发展打造了五星级的金沙国际人才公寓;常州经开区围绕轨道交通产业园配置了东方·青年人才社区、潞城运动青年人才公寓等。
常州利用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建设人才公寓的经验做法,被住建部发文向全国复制推广。
立足人才多元需求、产业多元布局、资源多元差异,常州重点在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等区域增加人才公寓供给,创新推出星级人才公寓评定激励办法,全力打造了择业青年驿站、就业人才公寓、定居人才商品房等衔接有序的安居保障链,蓝领公寓、白领公寓、金领公寓、专家公寓等各层次人才公寓相互补充的安居保障网,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生活补贴等互为支撑的安居保障线。
让人才公寓“不只是家”
“上楼住宿,下楼创业”,在常高新·漫柏未来人才社区是一种日常。
上午10点,常州壹号位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年轻团队已经在社区体验中心二楼的办公室里忙开了。“这是我们从南通来到常州创业的第一周,已经接下了10单业务。”负责人李飞表示,之所以选择漫柏,正是看中了这里既有人才公寓,又有众创空间,方便、高效、氛围好。但没想到,在他向园区租下众创空间办公室的当天,人才社区负责人、江苏漫柏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韩富贵就主动上门,了解团队的创业内容和人员情况,介绍可以申请的政策和补贴,并安排工作人员帮办代办。“得知我们是做短视频自媒体的,他立即提出请我们给漫柏拍一个短视频,促成了我们的第一单业务。”李飞说。
“我们对创业团队的服务可以覆盖全过程。只要团队提出需求,我们都会尽力帮忙对接或办理,弥补信息差、资源差。”韩富贵希望,创业青年来到常州的第一份温暖是人才公寓提供的。
在人才公寓建设中,常州坚持既打造舒适舒心生活空间,又构建高效便捷服务体系,设立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公寓服务专窗等,受理人才入住、资金拨付、服务保障等业务,让人才公寓成为引才留才的优质资产。
位于中吴大道与晋陵南路交会处的兰陵·集青年部落人才公寓,共享客厅里的一台“宁好办”自助服务终端机颇受入住青年的欢迎。该终端机除常规服务应用,还具备人才公寓地图、求职招聘信息、考试教育等青年人才点击率较高的热门条目,以及与自主创业有关的政策和手续,如“开餐馆一件事”“开便利店一件事”等特色服务。青年点击并进行线上预约后,兰陵街道会派出工作人员帮办代办,为创新创业提供便利。
兰陵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方静说:“我们希望青年人才来到这里就像回到了‘家’,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希望人才公寓‘不只是家’,还是他们成长的起点和阶梯。”
3年10万套,助力“留才拴心”
入夜后的人才公寓,又是另一番缤纷多姿的模样。
在漫柏未来人才社区的共享画室里,周健正在绘制自己的第一幅油画作品,为自己在漫柏的新家制作一件独一无二的装饰。2020年硕士毕业于上海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的他,“沪漂”两年后选择回到家乡常州,目前在天合光能从事新能源结构支架设计。“住在这里,上下班通勤只要几分钟,餐饮很便利,让我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学习和思考,同时也遇到了许多聊得来的同龄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周健说,“我希望自己20年后也能创出像天合光能这样的公司,在这里的生活、工作、学习,就是我迈出的第一步。”
在慧客大厦人才公寓4楼的EMO酒吧,23岁的佟昊阳正和他的小伙伴一起畅聊。佟昊阳来自辽宁抚顺,大学毕业后应聘至江苏电力装备有限公司工作,企业为他和10余位同事在这里安排了住宿。他算了一笔账:“我住的单间每个月租金1650元,但常州每月给800元的生活和居住资助,实际房租开销只要850元,这样每个月的工资能攒下不少。”来常半年后,佟昊阳已经逐渐适应并喜欢上了这个江南城市,他经常参加公寓组织的集体活动,也经常坐公交、骑共享单车逛逛老城厢,“我希望能在常州扎根下来,打拼出自己的美好未来。”
小小的公寓,释放出常州渴求人才、尊重人才、珍视人才、关爱人才的强烈信号,同时为常州健全完善求才聚才机制,发力构建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真正做到“留才拴心”提供了重要载体。
据市人社部门统计,2022年常州引进人才“数质”齐升:全年共计引进各类人才110678人,较2021年增长5%,创历史新高;引进硕博人才4717人,较2021年增加12.1%,实现“三连涨”,毕业于“双一流”高校的人才数量也连年提升。
借助人才公寓磁场效应持续增强之势,常州汇聚多方合力,打造最优人才生态,形成了超强人才引力,并通过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持续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天下英才汇龙城、创新创业在常州”的生动局面进一步发展扩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