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vi >> 常州新闻 >> 正文

常州武进绿建区:“绿色建筑+”汇势聚能

发布日期:2024-05-19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武进绿建区作为常州市特色园区之一,是“中以创新园—常州科教城—武高新—绿建区—西太湖”科创长廊上的重要一环,目前正大力招引新能源、建筑机器人等新兴领域项目,谋创新、做示范,以“绿色建筑+”为地方发展汇势聚能。
  5月10日在园区看到,随着生产线、实验仪器陆续安装调试,绿建区内的万真能源安全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进入试产冲刺关键期。公司总经理丁湛良介绍,团队创新开发的储能消防安全系统,包含3个独立的保护中心,可在火灾不同阶段分别启动,发挥探测、灭火、排气及泄爆功能,最大限度降低财产损失、保护人员安全。
  “即将进行试产,达产后承接总部50%的订单,同时打造小型研发中心。”丁湛良表示,企业很早就布局储能安全领域,目前市场占有率超60%。常州是动力电池产业高地,在这里就近服务海内外客户,企业感到大有可为。
  距离万真公司不远的常州智砼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正聚焦在建工地建筑垃圾就地资源化及综合利用细分赛道,推动建筑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进驻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的项目已开始工作,考虑到项目体量大,我们用几个月时间,把设备从固定式迭代到了移动式。”该公司总经理杨建华所说的设备,核心是一辆长6米、宽2.5米、高3米的“汽车”,是整合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功能的一条小型、移动式生产线。配合这辆处理车,公司在项目现场布设了多个收集站,每个站都有一批收集建筑垃圾的周转小车,还植入了离散式发电、储能系统,实现自发自储自用。一旦收集站装满,处理车就会接到数字化平台的指令,到点位上“吞下”建筑垃圾,原地加工成再生材料后再转运到仓库。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不断强化绿色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绿建区深入思考产业定位,聚焦“绿色建筑+新能源、物联网、新材料、现代金融”,加快集聚“小精尖”制造企业和绿建科技研发、低碳企业总部等服务业企业。
  园区与重点高校、研究院等携手,打造了全球首个碳管理体系研究院“长三角碳管理体系研究院”,开发碳管理体系数字化协同系统与国际绿色贸易服务平台;打造长三角绿色建筑与韧性城市产业技术联合创新中心,深度参与滆湖(武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江苏绿瓴联合同济大学组建重点实验室,把优质项目资源持续导入常州……众多高能级平台构建起创新矩阵,提升了在建筑科技、绿色低碳领域的示范带动作用。
  近3年,武进绿建区招引“小而美”科技项目超100个,累计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高企连续3年实现倍速增长。目前,园区每平方公里集聚高企17家,科技企业及科研机构累计申请发明专利超500件,并在“两湖”创新区建设中深化绿色建筑的场景应用,加快打造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示范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