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vi >> 头条新闻 >> 正文

文明创建系列报道(五):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发布日期:2011-06-28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LED产业基地在常州崛起            海归人才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融入常州“转型方略”,文明城市创建正成为全面转型升级的源头力量之一。
  文明城市的落脚点,是给予每个人最大限度的尊重、满意和幸福。围绕这一目标,我市近年来拓宽视野、更新理念,在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型政府打造、创新创业环境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汇民智聚民心,迈出了科学发展和“两个率先”的坚实步伐。
  产业升级,以脱胎换骨力度刷新底色
  “仓廪实而知礼节。”同样,文明创建是一种澎湃的力量,创造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财富。
  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包括文明城市在内的“五大建设”以来,全市上下发展的视野更广了,思路更宽了,参照系和目标追求更高了。全市牢牢把握创新驱动这个核心战略,跳出传统发展路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跃升。
  针对传统制造业比重过大、层次偏低的关键点,市委、市政府制订出台了13项扶持政策和操作办法,大力度推出“龙腾计划”、“瞪羚计划”、“梧桐树计划”、“金凤凰计划”、“产业航母计划”等,3年内安排总额18亿元的专项资金,集中投向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和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200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1.4%;财政收入、工业利税等主要指标保持20%以上的年增速。
  以更积极的拼抢姿态持续创新,常州连续6年实施“科技长征”。市主要领导率领企业家进西南、走西北、闯关东、溯长江,走进大学、大院、大所,行程逾10万公里,5000多项“科技种子”生根开花。常州科教城已集聚了近450家研发机构和高科技企业、8300多名科技人才、145个海归创业团队,着力打造集区域技术转移、技术研发、技术检测、科技创业等于一体的“科技都市”。
  整合资源、发挥合力,推进“一核八园”创新型园区建设。科教城和武进区共同打造的“科技111”信息平台,每个月的首个星期一,均围绕产业进行一次成果对接。南大研究院院长陈强表示,这种联动机制很管用,能帮助科研机构围绕国家产业导向和市场需求优选项目,“我们已投资1000万元参股两家企业,使研发的报警感温电缆等实现产业化”。
  走马各专题园区,令人振奋。在光伏产业园,核心区、设备应用区、材料区仅以绿化带相隔,园区上下游企业可无缝对接;LED产业园“借智”著名咨询机构毕博公司、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联盟,瞄准日亚化学、欧司朗、丰田合成等行业拔尖者招商,一条以世界级企业为支点的LED产业链加速生成;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已聚集铭赛、远量、汉笛等43家企业,去年销售总收入65亿元;创意产业园联手上海徐汇软件基地,“借才”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为400家入园企业提供“妈妈式”增值服务……
  此外,我市以全新的理念、空前的投入,加快建设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市场,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态势越发明显。全市安排专项引导资金,鼓励企业开展非核心业务分离,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去年我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09亿元,是2005年的2.7倍。
  重塑产业体系,展现转型身姿。“十二五”期间,我市力争净增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各类企业3万家,新增百亿企业10家,形成1-2个千亿级的新兴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占比达到50%左右,形成竞争能力更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环境升级,打造深层次的生态文明
  本月上旬,我市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4月初,我市一举夺得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举办权。生态宜居,正逐步成为常州的靓丽名片。
  在转型加速期,我市牢牢按照全国文明城市的相关目标要求,锁定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全市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从环境质量最直观的水、气、绿入手,使百姓愿景成为真切美景:投入20亿元实施“清水工程”,综合整治市区60条主要河道,推出“三河三园”亲水之旅,市民对整治效果满意率超过90%;建成66平方公里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搬迁了市区128家工业企业,空气质量有了大提升;新增城乡绿化面积1.13万公顷,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生态林带防护体系。
  资源节约、调优结构,向更高层面的生态型现代城市迈进。专业生产汽车安全气囊的昌瑞公司,利用可回收塑料箱代替纸箱,一年节约使用14万只纸箱;专业水处理公司“正本节水”,通过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一年节水7200吨。去年,我市减排任务完成情况继续名列全省前茅,钟楼开发区、武进高新区、武进经发区等先后成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网友“Im913”发帖说,常州人最大的幸福,就体现在公交畅达、菜场整洁、河道水清、还绿于民、公园敞开上。目前,全市大型公园绿地达59个,是全省唯一市政类公园全部免费开放的城市;城乡36条公交线全部纳入统一管理,市区行政村公交通达率100%;背街小巷完成首轮综合整治,杆线基本入地,环境焕然一新……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逐一得到解决,不断提升城市的生态品位和宜居指数,更让市民与政府心贴得更紧,人与人之间更和谐。
  这种文明、生态理念的贯彻落实,给常州带来了转型升级的新机遇。最典型的例子,是旅游产业近年来的爆发式增长。尽管我市山水资源相对稀缺,但放眼望去,“无中生有”的恐龙城、“点土成金”的古淹城、“借题发挥”的大佛塔、“小题大做”的天目湖、“虚实结合”的嬉戏谷等,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带。
  像抓开放型经济和新兴产业那样,开发旅游、发展旅游、提升旅游。借助生态提升和文明创建的良好氛围,我市近年来以新思路和大手笔,使旅游项目在一、二、三产中遍地开花,并将旅游元素注入城市建设的重大项目,在沪宁旅游线上强势崛起。全市明确,未来五年将重点打造“十大拳头产品”和“十大亮点工程”,旅游重点项目总投资力争达300亿元。力争到“十二五”末,旅游占现代服务业比重超过15%,就业人数占全市就业总人数的10%。
  全面升级,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5月中旬,我市对107名乡镇街道、开发区“一把手”集中培训,重点突出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及创新、转型期的领导者、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等6大培训主题,引导基层干部明形势、转观念、谋赶超。
  在文明城市的创建中,常州以更开阔的视野、更科学的标杆审视自己,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机遇凸显期、矛盾制约挑战的凸显期,惟有从理念、思路、方法、机制各方面创新,才可能将战略机遇期转化为黄金发展期。
  政府的最大职能,在于营造尽量好的创新创业和公共服务环境。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作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目前全市审批事项由1494项压缩到417项,各部门的行政审批承诺时限压缩到其法定时间的60%以内,与企业生产经营、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大多集中在一个大厅里运行。
  环境就是先进生产力。我市探索出了合作项目筛选培育、依法有序的诚信管理、优质高效的中介服务、风险利益的共担共赢、资本技术人才的长效合作等一批机制,用机制来吸引、黏合创新创业资源,使之沉淀下来、裂变发展,成为转型升级的原动力。未来五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预计超过5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3%,全面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三个“翻一番”,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创业投资规模、科技企业总数三个“翻两番”目标。
  充分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鼓励企业去闯去冒。近年来,我市在促进企业转型、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强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在开展招商引资、培育大企业、科技金融服务、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不断涌现出超常理念、超常举措,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作为发展的主体,全市广大企业家勇于担当,把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自主创新作为关键环节,把集约发展作为重要取向,把回报社会作为应尽之责,实现了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的大提升。一大批企业家求新求变,永不言败,真正把创大业作为至高追求。升级,再升级,也成为广大企业的自觉行为。目前,我市90%的研发投入、96%的研发机构、93%的人才引进、61%的发明专利出自企业;80%以上的民营企业解决了二代接班人问题;曾占全市制造业40%左右的贴牌企业,半数已有了自主技术或品牌。
  研究人才规律、优化人才服务,实现人才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市启动实施了两轮“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引进海外人才逾2000人。对每个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项目,都分别配备创业助理、创业导师等,全程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并在子女入学、医疗、住房等方面大力支持。全市同时大力实施“万名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计划”等,明确各地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不低于本级一般预算收入的3%。力争到2020年,全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总量超过1万人。
  为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文明创建让常州昂首奋进新征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