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以来,在中共常州市委坚强领导下,市政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建言资政更有用、凝聚共识更有效、增进团结更有力,实现了十五届市政协工作的良好开局。
2022年10月,市委书记陈金虎领办市政协重点提案。
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工作主线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新时代十年历史经验、作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部署的同时,也对人民政协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贯穿政协工作的主线,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全面推动政协履职工作提质增效,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戴源在向全市政协系统和广大政协委员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对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
2022年,全市政协系统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工作主线来推进落实。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市政协通过专题辅导、研讨交流、理论宣讲等方式,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采取多种形式全面系统学习,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党组会议及时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组成员纷纷谈感悟、讲心得,充分利用走访联系委员、到基层调研等时机,宣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市政协系统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围绕“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开展理论研讨,深刻领会党对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的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的坚定信念;依托政协书房、政协文史馆、委员履职APP、常州政协“一刊一网一号”等线上线下平台,举办委员讲堂,开设学习专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到每一位委员,把学习成果转换为干事的动力。
助力创新发展成果展,呈现了46家委员企业积极担当作为、致力创新实践的风采事迹。书画摄影非遗作品展,展出了全市政协系统历届政协委员和政协社团成员精心创作的128件艺术作品,以艺术形式热情讴歌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广泛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共识和力量。市政协利用委员讲堂、委员书屋、界别学习微信群等不同载体,深入开展委员读书学习活动,举办“深化委员悦读、共建书香政协”读书分享会,组织“读书+履职”专题活动,在学习中凝聚共识,提升协商议政能力。
全力推动协商民主体系建设
市政协切实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政协党组在政协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全面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不断激发政协履职和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
市县政协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重要力量。2022年11月,市委常委会会议讨论研究《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强调要始终把政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力推动全市政协工作提质增效。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高度,提出加强和改进市县政协工作的措施办法,进一步明确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政协协商议政水平、深化凝聚共识工作、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推进履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新任务新要求。
《实施意见》是充分发挥市县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重要指南,为解决市县政协“两个薄弱”问题创造了重要契机。在此之前,市政协专门成立调研组,先后赴各辖市区开展走访调研,与党政主要领导、政协主席、组织部部长等进行座谈讨论,围绕制度机制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履职活动开展、委员作用发挥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摸清底数、找准症结,全面梳理基层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同时广泛征求往届政协副秘书长、专委会主任和界别召集人代表的意见建议,在消化吸纳的基础上,细化文件制定方案,真正把学习研讨转化为提升政协工作质效的举措。
此外,市政协还研究制定了协商工作规则、关于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促进凝聚共识工作的实施意见,将成熟实践经验总结上升为制度,进一步推进政协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勤学习、勇担当、善履职,探索推动凝聚共识工作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实践发展需要。
市政协持续推进“一入三建”工作,深入开展“双联系”“三走进一联系”工作,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成功入选全市基层党建优秀案例。市政协委员、常州民建会员李健说,他一直关注长江大保护工作,深知解决“化工围江”的迫切性,作为化工企业的一员也深切感受到企业生存之难。如何妥善推进滨江化工企业腾退?市政协党员委员周忠华在了解情况后,联合李健等委员共同开展调研走访活动,建议在加大力度的同时服务好企业,鼓励企业主动配合关停,为推动长江大保护、促进曾经的“生态锈带”蝶变为“生态秀带”贡献了政协力量。
2022年10月,市长盛蕾领办市政协重点提案。
聚焦“532”发展战略精准建言
制造业是常州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市政协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和“532”发展战略,紧扣促进产业发展谋实招,一系列精准建言转化成具体成果实效。
2021年,“双碳”成为热点,市政协便开始谋划如何将国家宏观政策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抢抓市场风口机遇期,推动常州优势产业发展。2022年初,市委将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作为市政协常委会协商课题列入年度协商计划。在充分研究、广泛协商基础上,市政协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原创性以“发储送用”四个环节闭环,定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赛道,从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和工作举措等方面提出了打造新能源之都的协商建议。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基础,制定了《关于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协商成果直接转化为党政决策,全市“发储送用”新能源产业“大循环”发展格局呼之欲出。
围绕交通物流,市政协连续6年从不同角度开展协商议政,建设常州综合港务区、打造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等建议,先后被列入市委年度重点工作。2022年,市政协打破“就交通议交通、就物流议物流”的思维定势,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立足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需求,围绕“构建双循环物流体系、赋能制造业降本增效”开展常委会协商议政,使协商成果更具靶向性和说服力。市委书记陈金虎在政协常委会会议上高度肯定了政协协商建议,认为报告充分阐述了物流对于常州充分释放产业振兴之势的特殊意义,全面分析了区位质变为常州物流蝶变带来历史性机遇,要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做好调研成果的转化和建议的落实。
建设长三角产业中轴需要加快发展实体经济,需要不断壮大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工人队伍。市政协围绕优化青年就业环境、助力产业中轴建设开展调研协商,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工人稳岗留常的对策建议,让常州成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就业最向往的地方。
“两湖”创新区是常州探索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载体,是重塑区域格局、改变城市未来、提升城市能级的强劲引擎。市委吹响号角以来,市政协积极响应,把“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作为市委书记领办的重点提案予以推进,并通过开办委员讲堂、举办政策解读会等活动引导委员统一思想、投身行动。陈金虎与委员一起现场考察,面对面就产业、创新、生态等具体工作深入交流,进一步凝聚“两湖”承载城市发展希望和未来的战略共识。
“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增量”,更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市长盛蕾领办“推进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重点提案,肯定委员们为全市推进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用之策、可行之法和可循之路。抢占数字经济新高地、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等相关建议,已转化为我市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新动能。
恪守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履职情怀
常州经开区遥观镇是工业重镇,许多企业职工面临着工作时幼年子女无处寄放的难题,位于留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旁二楼的遥观镇儿童“关爱之家”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这样的托育机构目前在全市共有346家,可提供托位19305个,我市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3.6个,基本形成社区服务、社会举办、托幼一体、单位服务、家庭服务等多种模式的托育供给服务格局。2022年我市将“常有善育”列为致力打造的6张民生名片之首,市政协围绕“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做优常有善育民生实事”进行深入调研,为助力这项民生改善提供了政协方案。
立足1万余张调查问卷、与部门和专家的反复沟通、实地走访问询,委员们力求把准我市托育服务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普及普惠“双普”目标以及推进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创办社区托育服务点、社会力量参与等切实可行的举措建议。市长盛蕾参加主席会议专题协商,认为政协协商选题准、调研深、建议实,要求有关部门研究落实相关建议,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促进民生改善一直是政协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累计完成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6080户,市医疗急救中心异地新建项目进入实质推进阶段,智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新增10个无感停车场、3000个无感停车泊位,家门口的河湖水环境变清变美……委员们综合运用提案、民主监督等各类履职方式,分别围绕农村民房改善、急救医疗资源配置、智慧体育服务平台建设、幸福河湖建设、推行无感停车、助推“双减”政策有效落地等民生热点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为相关工作的推进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关于加强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后常态化管理的建议》《应加强青少年脊柱健康监测工作》等一批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批示推进,市政协全年累计编报62期社情民意专刊,向省政协报送社情民意信息421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继续走在全省政协系统前列。
全市政协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不断走深走实,以实际成效服务基层治理,助力党委政府解决民生难题。市区两级政协上下联动协商更加频繁,网络直播、网民互动等形式联通线上线下、场内场外,提高了协商议事的参与度和广泛性。“助推常溧一体化”协商议事活动,组织省市区政协委员与市县党政领导一道协商,多角度、多层次建言献策,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高度评价,也推进了有关辖市区的工作;“助推中以常州创新园能级提升”协商议事活动,首次开通场外现场连线,邀请以色列专家和科技部相关人士参与协商,增强了协商的开放性、融合性和有效性。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月活动期间,市政协各专委会协商议事堂就“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回头看”“促进大龄孤独症群体全生命周期服务”等开展了12场协商议事活动。基层政协协商议事平台围绕小区老旧道路改造、电动车乱停放、安置房办证等烦心事、揪心事开展各种形式协商,把协商送到群众家门口,助力解决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之事。
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市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紧紧团结在一起,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政协文史工作是人民政协一项富有统一战线特色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2022年10月,市政协召开全市政协文史工作座谈会,认真落实“两个转变”要求,相继出台《政协常州市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文史资料工作的实施意见》《常州市政协文史工作规划(2023-2026年)》,深刻把握时代要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政协文史工作。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围绕让民间收藏活起来、赋能文旅中轴建设,积极协商建言,引领“私家珍藏”向“社会共享”转变。常州政协文史馆在展陈模式、内容和手段上突出政协文化、常州特色和数字化设计,已成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文化的展示窗口以及政协文史资料和理论研究的新阵地。
市政协始终支持和保障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平台上开展履职活动,邀请和组织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参与政协履职活动,在政协各项会议和活动中优先安排发表意见建议。2022年各党派团体提交32件集体提案,占集体提案总数的80%;市政协主动收集反映党外人士、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意见看法,每年有近2/3的社情民意信息来自各民主党派市委。同时,市政协注重畅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诉求表达渠道,市政协领导先后走访挂钩联系企业和委员企业112家,推动解决问题80多个。
随着芳茂山生态整治项目一期交付,白龙观附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添了公厕,方便了来往游客……这是市政协委员、白龙观住持孔新芳《关于芳茂山黄猫岭东片区增设卫生设施的建议》提案办理落实的成果。市政协一直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引导民族宗教界委员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协商议政活动,促进民族、宗教事业健康发展。
“要尽己所能,推动澳门、常州更好融入国家大局,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前途命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光彩。”近日,市政协委员、澳门科技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徐晔,通过常州政协微信公众号分享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体现了港澳委员的“双重积极作用”。通过“点对点”交流、“面对面”网络研讨等方式,市政协积极做好港澳委员联络服务工作,为港澳委员知情明政、增强信心、履行职能创造了条件。在“提升常州国际化医疗服务水平”课题协商过程中,市政协注重发挥港澳委员的独特优势,以国际化视野提出对策建议。2022年,市政协还接待了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考察团,进一步凝聚深化常港合作的共识,汇聚推进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