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常州市“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1-12-02   字号:〖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常州经开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常州市“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1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常州市“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


  目    录
  前  言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十三五”期间气象发展主要成就
  (二)存在的薄弱环节
  (三)“十四五”面临的形势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总体目标与具体指标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二)加强智慧气象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三)聚焦美丽常州建设,切实增强城市安全发展气象服务能力
  (四)加快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
  (五)推进气象科学管理,切实增强市域气象治理能力
  四、重点工程
  (一)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二)公共安全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强政策支持
  (三)推进开放共享
  (四)严格监督考评

常州市“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

  前  言
  气象事业作为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编制《常州市“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常州气象现代化建设,对于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更好地服务保障常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落实“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总纲领总要求,意义深远。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江苏省“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常州市公共安全体系总体规划纲要(2021-2025年)》《市政府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编制,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常州气象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政策取向和保障措施。本规划是“十四五”期间常州市气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行动纲领,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十三五”期间气象发展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常州围绕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基本建成了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整体实力显著提升,气象保障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取得明显成效,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作出了应有贡献。
  1. 气象防灾减灾取得新突破
  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实施全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完善市、辖市(区)主要气象灾害精细化风险区划,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增强。推进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各项工作向基层一线延伸拓展,全面落实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六个一”标准化建设。预警信息发布体系进一步完善,市、辖市(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构全覆盖,“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传播功能配置标准”全面实施,全市镇(街道)、村(社区)“有职责、有设施、有制度、有名库”的“四有”标准建成率达98%,气象灾害预警接收传播人员1.5万名,常州基层信息员管理平台上线。
  2. 公共气象服务取得新成效
  推进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公共气象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产品不断优化,服务方式不断丰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升级决策气象服务APP,优化“常州气象”微信服务号,常州气象微博和微信关注度持续提高。开发“稻麦油”农业气象灾害智能预报预警系统,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服务。环境气象服务不断加强,开展旅游区域负氧离子浓度监测,服务地方创建旅游明星城市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溧阳市创成全省首家“中国天然氧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与指挥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大气污染防控和农业增雨抗旱中发挥重要作用。气象科普工作全面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常州气象科普馆完成信息化改造,气象科普短视频获“华云杯”首届全国气象短视频创作大赛二等奖、最佳创意奖和“第十届江苏省科普优秀作品三等奖”。
  3. 气象灾害监测取得新进展
  综合气象观测布局得到优化、自动化程度得到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3%。地面观测自动化改革全面业务运行,建成覆盖综合气象观测全业务领域、全流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建成金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金坛国家气候观象台,完成金坛国家气象观测站迁站,完成溧阳国家基本气象站新站选址和对比观测站建设。国家级气象台站全部完成双套站建设,智能台站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建成常州风廓线雷达站,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完成大修和双偏振升级改造。建设太湖湖岛、滆湖湖面气象监测站,建设桥位梯度风观测和桥位自动气象站。完成气象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合规性建设,全面开展网络安全等保测评,升级省-市-辖市(区)气象通信网络。
  4. 气象预警水平取得新提升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气象要素和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体系,气象灾害决策服务辅助平台上线,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系统得到本地化应用,预报网格距达到3公里以下,临近预报产品10分钟滚动更新;短时产品每天8次,3小时滚动更新;中短期产品每天4次,6小时滚动更新;11-30天逐日预报投入业务。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87%,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75%,24小时网格关键点预报晴雨预报准确率88.0%,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时间38分钟。
  5. 气象科技创新取得新动能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业务科技人才的培养。全市气象工作人员大学本科学历及以上人员占91%,其中研究生占比26%,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比例达74%。入选省政府“333”高层次人才1人,省气象局业务科技青年新秀1人、创新团队2人。承担各级科研项目44项,其中厅局级以上项目11项,获得江苏省气象局科学技术奖3项。在各类刊物或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90篇,其中一级、二级核心期刊论文10篇,获得软件著作权1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6. 气象发展环境取得新改善
  党建业务融合全面深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突出政治巡察定位,监督执纪问责不断强化,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政治功能日益增强。强化标准化建设考评,党建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深化党建业务融合,党建与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落实,全市气象系统被评为全国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江苏省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2016-2018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复评,全市气象系统被表彰为新一届“市文明行业”。
  气象法治体系逐步完善。市政府与省气象局按照《共同推进常州气象现代化建设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常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逐步厘清事权与支出责任,气象服务纳入全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事权,地方公共财政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动态调整气象行政权力清单,深化气象“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常州市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列入立法计划。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常政办发〔2016〕123号)、《常州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8-2025年)》(常政办发〔2018〕157号)、《常州国家基本气象站、常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常政办发〔2018〕15号),修订《常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常政办发〔2020〕59号),市、各辖市(区)政府印发《关于落实“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传播功能配置标准”的通知》,镇(街道)全面颁布实施《气象灾害预警传播功能配置工作制度》。
  防雷减灾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完成防雷减灾体制改革,依法依规开放防雷检测技术服务市场,防雷安全生产纳入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考核评价指标。完善行政执法制度,扎实开展防雷安全监管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危化、易燃易爆场所等防雷重点单位实现全覆盖执法检查。
  (二)存在的薄弱环节
  “十三五”时期,常州气象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气象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1. 气象灾害监测能力有待继续增强
  气象灾害监测综合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水平不够,与监测精密还有差距。气象监测手段还不够丰富,天气现象自动观测能力明显不足,垂直观测系统尚待加强建设,气候观测系统建设还不够完善,智能台站建设还需进一步深化。数据管理、质量控制和数据应用亟需加强,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不够。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尚不能达到集约化的要求。
  2. 气象灾害预警精准度有待继续提高
  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业务技术研究不够深入,极端天气的预报精细化和准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提前量需进一步加大,与预报精准还有差距。智能网格预报产品还未完全实现无缝衔接,预报分析平台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还有待提高。随着气象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气象预报预测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3. 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待继续深化
  气象服务融入防灾减灾、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的深度不够,与美丽常州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新需求仍有不相适应之处。针对性、个性化的公众气象服务技术应用等有待研究,气象服务的供给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与服务精细还有差距。
  4. 气象发展环境有待继续优化
  气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还需深化,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有待进一步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有待合理确定,地方支持气象事业发展有关政策还未全面落实。气象法治体系、气象标准体系尚不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还不完善,气象行政权力运行监督亟需进一步强化。
  (三)“十四五”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江苏推进全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争当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现代气象业务的开拓者。常州大力推进“532”发展战略,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努力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为全省现代化建设探路。常州气象现代化须乘势而上迈向更高水平,气象事业发展须因势利导迈向更高质量。
  1. 新时代气象事业的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新要求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广大气象工作者要发扬优良传统,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国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常州在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基础上,必须加大气象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协同推进、提质增效,推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有水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气象现代化建设。
  2. 有效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面临新挑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台风、暴雨、雷暴、高温、雨雪冰冻、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多发和频发,以及局地性龙卷、冰雹的潜在威胁,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大气环流的复杂变化加大了天气气候预报预测难度,对气象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而常州经济发达,单位面积的气象灾害受损率更大,气象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至上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3. 打造美丽江苏常州典范对气象工作提出新需求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造美丽江苏常州样板,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社会高效能治理,成为全省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的一面旗帜。人民美好生活对气象的需求转向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转向生活性、生产性、生态性。全社会对气象的需求从“避害”为主转为“避害”“趋利”并重,期望利用气象信息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舒适度和幸福指数。常州气象工作要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在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发挥作用,为全面建成美丽江苏常州典范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保障。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牢牢把握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战略重点,牢牢把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战略任务,加快科技创新,奋力开启常州气象现代化新征程。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为本,民生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精准、更实在的气象服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趋利避害,统筹兼顾。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的“避害”作用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中的“趋利”作用,强化顶层设计,加强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应急、农业农村等专项规划的有机衔接,持续推动市域气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完善和提升,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坚持创新发展,精准智慧。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要求,聚焦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强化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突出科技引领,顺应信息化、智能化趋势,聚焦气象核心技术发展。深化气象重点领域改革,强化人才支撑,坚持服务多元需求,提升核心能力,发展更有活力的气象现代化。
  坚持高点定位,走在前列。主动对标“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高点定位,立足长远,适度超前,构建更加完善的气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以制度促发展,充分发挥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和双重计划财务管理体制优势,深化省局与市政府合作共建机制,共商共建共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三)总体目标与具体指标
  总体目标:
  到2025年,建成适应需求、系统完备、功能先进、高质普惠、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常州气象现代化水平和整体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为常州大力推进“532”发展战略、开启常州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坚实的气象服务保障支撑。
  展望到2035年,气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增强,公共服务效益和满意度显著提高,气象监测更加精密,智能网格预报更加精准,气象服务更加精细,气象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和整体实力继续走在江苏前列。
  具体指标:
  努力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智能台站达标率100%,灾害性天气自动化监测率达到95%以上;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时间达到45分钟以上,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比“十三五”平均水平提升5%;地面常规要素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1公里,准确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重点区域要素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百米级、时间分辨率达到分钟级;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8%;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
  “十四五”气象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主要指标现状值目标值
  1灾害性天气自动化监测率(%)9395
  2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7580
  3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时间(分钟)3845
  424小时预报准确率(%)8790
  5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9598
  6智能台站达标率(%)-100
  7气象信息网络主干网传输速率(M)1001000
  8气象灾害防御科普覆盖率(%)9395
  9防雷重点单位执法检查覆盖率(%)95100
  10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91.6保持90%以上
  三、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常州气象工作要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按照“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以研究型业务为特征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立智慧精细的气象服务保障体系,构建开放协同的高水平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学有序的市域气象治理体系,推进全市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1. 健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
  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府绩效考核和公共财政预算。制定《常州市气象灾害防御办法》,健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推进基层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将气象灾害防御全面纳入全市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完善气象、应急、消防、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海事等部门间统筹规划、共建共享和预报预警联动机制。落实《江苏省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办法》,将气象灾害防御有关工作融入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加强全国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和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
  2. 强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
  健全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开展气象及其衍生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加强关键气象致灾因子研究,发展分灾种、定量化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影响评估方法和模型,实施主要气象灾害风险研判、发布、防御、评估标准化。做好开发区、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完善城市暴雨强度公式,保障海绵城市、安全城市、生态城市和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规避城市发展气象灾害风险。加强气象科普场馆建设,开展“互联网+”气象科普活动,创建有影响力的气象科普品牌,打造气象科普示范园。提升全民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将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普及工作纳入各级综合科普体系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融入中小学义务教育体系,提升社会公众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
  3. 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
  修订《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常政办发〔2013〕182号),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和再传播管理。基于5G等新型通信技术,完善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努力实现预警信息实时、精准、靶向发布。拓展发布渠道,实现新闻媒体、应急广播、通信运营企业与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有机对接,畅通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的“绿色通道”。建立健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叫应”机制,完善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传播功能配置标准,预警信息发布到村到户到人。
  (二)加强智慧气象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1. 提高气象灾害监测能力
  制定《常州市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严格执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确保探测设施安全运行和探测数据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强化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推动气象观测业务向立体化、广覆盖、自动化、社会化方向转变,提高观测精度,增加观测要素。实施溧阳国家基本气象站搬迁,完成智能台站改造,提升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加强大气垂直观测能力,完善全市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毫米波云雷达、激光雷达等垂直观测网。围绕生态、交通、农业、旅游等发展及防灾减灾需要,增加城乡积雪、高架道路结冰、农业小气候、视程障碍现象和物候变化等实况观测设备。升级优化站网布局,填补沿江、湖面和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盲区。探索商业化、社会化气象信息的搜集、分析、整理、存储业务流程。提高探测设备端智能化水平,建成远程支持、综合判断的信息化装备保障业务,完善观测系统计量检定业务,提升气象装备综合保障运维智能化能力。
  2. 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发展无缝隙、全覆盖、精准化、智慧型的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加强气象综合分析与预报预测一体化平台运用,升级完善气象灾害预警辅助系统和天气视频会商系统。完善以数值预报释用为基础的现代天气业务,强化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技术研发与应用,全面实现从实况到短临、中短期主要气象要素预报产品数字化、网格化,时空分辨率明显提高。加强人工智能在台风、暴雨、强对流、暴雪等灾害性、极端性、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业务中应用。开展全流程、全时效精细化预报检验,提升预警准确率,延长预警时效。
  3. 提高气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升级改造气象主干通信网络,提升气象信息传输能力。完善高性能计算、信息存储处理系统,辅以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手段实现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存储,增强预报预警业务计算资源支撑能力。加强气象观测数据的处理和质量控制,优化气象基础数据库,加强智能判别在气象大数据中的运用。加强对气象信息的管理,制定共享目录,推进标准统一、开发共享、协同创新的气象大数据应用。进行办公虚拟化改造,实现气象内外网隔离。完善网络安全实时监测监管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力,保障气象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提高气象综合管理信息化水平。
  (三)聚焦美丽常州建设,切实增强城市安全发展气象服务能力
  1. 完善生态气象监测体系
  加强重点湖泊、湿地、沿江等重点区域生态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升级完善溧阳“中国天然氧吧”监测系统。加强服务“美丽常州”建设的卫星遥感监测,开展基于风云气象卫星数据的生态基础参数反演,建立长时序生态气象历史数据集,建设国家风云卫星金坛校准站,开展卫星数据真实性校验评价。结合长三角城市群大气环境与温室气体观测及服务,加强金坛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完善常州市温室气体监测网,统筹优化全市大气成分监测布局。
  2. 强化城乡融合气象服务
  加快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拓展农业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和覆盖面,实现基于位置的精细化、定制化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气象保障。构建部门共享的精细化决策服务一体化平台,在防灾减灾、农业生产、综合交通、污染防控、城乡治理、能源供给、全域旅游发展等重点领域联合开展基于影响的预报和基于风险的直通式预警服务。规范公共气象信息服务流程、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打造气象服务标准化体系、实施体系、评价体系。发展自动感知、智能制作、精准供给的智慧气象服务业务,提高智慧气象服务能力,建立融媒体气象信息传播体系,实现主流媒体权威气象信息发布,提高城乡服务的覆盖面、影响力、满意度。
  3. 深化生态气象保障服务
  加强多源卫星遥感资料和新型观测数据在生态气象服务中应用,围绕长江、太湖、西太湖、长荡湖、大运河等开展生态遥感监测评估,进行蓝藻水华暴发气象风险预测预警,构建面向防灾减灾决策分析的生态环境监测分析体系。强化部门联动、数据共享、会商研判,开展PM2.5、臭氧等大气污染的气象条件影响、发生发展机理、预报预警及协同治理气象保障技术的研究,延长空气质量预报时效,提高准确率。探索建立碳中和潜力监测评估体系,逐步构建常州市碳汇—源实时核算和预报体系,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评估。加强重污染天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联动,提高气象应急响应能力。开展生态旅游资源气象监测评估,联合开发针对主要景区、乡村旅游和花期预报等服务产品,助力常州全域旅游发展。
  4. 发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
  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47号),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农业生产、大气污染防治、森林防火等能力。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的需求,建成布局合理、安全规范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网点。升级智能化作业装备,完善基于现代新媒体技术的业务系统、决策指挥系统、空域申报系统和安全监管系统,实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队伍和过程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四)加快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
  1. 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与省内外气象系统、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的合作,充分运用国家、地方和部门科技、人才政策,建立符合科技发展规律,有利于科技、人才资源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以创新团队为主体、以项目为抓手、以科学管理为保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以解决气象业务服务现代化关键技术问题为导向,围绕业务发展需求,全面推进气象研究型业务,优化科研项目设置,完善气象科技开放合作、协同创新机制,建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到推广应用的扁平化管理机制,实现业务与科研的深度融合。
  2. 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气象业务骨干人才培养、青年气象英才培育和综合业务带头人培养的强基计划,突出骨干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坚持用好现有人才,选拔优秀人才,培养适用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依托业务科研项目、创新团队、交流进修等多种方式带动人才培养,着力加强业务科研骨干人才队伍和青年人才的培养锻炼,加大项目、课题、培训的资助力度。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健全团队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团队成员的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考核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健全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优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强化聘用管理,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的政策、制度环境和良好氛围。以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专业化能力、知识培训等为重点,加强干部队伍能力提升和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提升气象干部队伍综合能力。
  (五)推进气象科学管理,切实增强市域气象治理能力
  1. 深化气象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气象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强化地方特色的气象服务。深化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完善现代气象业务布局,进一步促进气象预报、服务业务主体向市级集中,智能观测业务主体向辖市(区)级下沉。深化气象“放管服”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防雷、气球安全监管能力,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和工作平台,不断创新便利的政务服务手段。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合理确定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完善与双重领导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计划财务体制,建立健全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考评机制。
  2. 加强气象法治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强化气象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依法发展气象事业。推进气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进一步健全市、辖市(区)气象执法机构,充实执法人员队伍,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培训,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全面落实气象依法行政工作,创新气象行政管理模式,全面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和清单管理模式,以重点监管、信用监管、“双随机、一公开”为抓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进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害防御、防雷安全监管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建设,加强气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评估和宣贯。强化气象标准化建设、应用和管理,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气象标准规范体系与长三角区域标准互认,全面形成标准先行、依标办事的行业氛围。
  3. 健全防雷安全监管工作机制
  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安全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20〕54号)精神,健全各级人民政府防雷安全领导责任,将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考核体系。规范常州防雷检测市场,狠抓防雷检测报告质量,把防雷安全信用管理依法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完善信用奖惩制度,开展联合惩戒。落实相关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开展综合执法检查。压实企事业单位防雷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落细雷电防护措施。
  4. 加强党建和气象文化建设
  加强理论武装,不断坚定政治方向。加强部门党的建设,推进与内部管理和业务建设相融合的体制机制,严肃工作纪律、选树先锋模范,常态化开展全市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营造以学促能的良好氛围。经常性开展对党忠诚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到事业发展的每一个细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行业文化,大力弘扬“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党建引领创建,推进“龙城气象先锋”党建品牌创建,丰富品牌内涵,打造“特色支部”、“书记工作室”和具有特色的常州气象服务品牌和文化品牌,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提质增效。
  四、重点工程
  (一)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以提升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为目标,全面提升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1. 完善气象灾害监测网络系统
  搬迁溧阳国家基本气象站,升级国家级气象站探测设备,完成智能台站建设。建设激光雷达、X波段雷达和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完善垂直廓线观测网。依托多功能杆、通信铁塔、5G基站等城市基础设施,加密布设小型、微型气象观测设备,加密建设江湖水面监测站点。改造区域自动气象灾害监测站,再造数据传输流程,实现远程控制、数据1分钟到桌面。优化市级气象预警中心网络,采用OTN全光纤构建市到省、市到辖市(区)扁平化信息网络架构,建成千兆高速网络系统。扩充本地存储资源池,提高数据容灾能力。
  2. 建设强对流天气智能预报预警业务系统
  升级改造全市天气预报会商系统。升级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系统,开发灾害性天气网格预报模块,开展强对流天气网格化预报和精细化区域预报。引进强对流天气综合追踪报警平台,提升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监测分析能力,形成强天气客观识别预警客观产品,提升实况跟踪监测和自动预警能力。引进先进的突发强对流天气预警技术,建设融合监测预报数据、预警制作审核和预警信息发布的智能化强对流天气分区预警业务平台,实现强对流天气预警精细化到镇(街道)级。升级完善气象灾害预警辅助系统。
  3. 预警信息发布与气象应急服务能力建设
  与网格员平台、应急广播体系对接,按需求对接行业平台,建设多部门应用、多手段共享、分众式靶向发布的新一代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加强新技术、新媒体在预警信息发布中的应用,打造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渠道的预警信息融合立体传播网。升级常州气象APP。升级移动气象应急指挥系统。
  4.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
  开展全市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气象灾害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和多尺度区域风险评估,建立分灾种、分区域的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及气象防灾减灾数据集,构建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编制全市和辖市(区)的基于主要承载体信息的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建立分灾种的灾害影响定量评估模型,建设领域细分、致灾阈值精准、影响评估科学、风险决策智能的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预警服务系统。
  (二)公共安全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在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工作中发挥气象更大作用,更加有力地保障生命安全和生产发展。
  1. 公共安全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布设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设备,开展水碳通量、植被、物候等要素观测。在长江沿线、湖泊、主要景区建设大气环境监测点,建设酸雨自动观测网,升级温室气体观测站,完善溧阳“中国天然氧吧”监测系统。建设金坛农业气象试验基地,完善特色农业气象监测系统,建设与农业“三区三园”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气象观测站。建设农作物病虫害、生长态势卫星遥感监测地面校准站。升级完善农业气象服务系统,打造新型生态农业气象灾害智能预报预警系统,提升生态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对接长三角气象协同观测网,开展高速公路、城市高架、轨道交通、长江航运等重要交通气象服务领域的交通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建设气象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为常州中轴枢纽交通安全运行提供气象保障。
  2.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
  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的需求,建成布局合理、安全规范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网点。全面升级智能化作业装备,更新人影作业车辆、弹药储运和发射装置,实施人影装备物联网信息化改造。引进人影数值模式和智能指挥技术,建设基于现代新媒体技术的人影智能作业平台和综合管理平台,全面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农业生产、大气污染防治、森林防火等能力。
  3. 气象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金坛国家气候观象台、溧阳气象预警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完善常州气象科普馆,建设金坛气象科普馆,重建溧阳气象科普馆,打造常州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场馆示范基地集群。建设云视频会议系统。升级市、辖市(区)气象网络安全设施,对信息网络进行分区分域管理,部署云桌面系统,实现内外网隔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气象事业是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气象工作的组织领导,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常政发〔2021〕16号),结合气象防灾减灾实际,科学制定规划任务实施方案,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常州气象现代化水平和整体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二)加强政策支持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加快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衔接各项改革,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建立气象领域可持续稳定的地方财政投入保障和扶持机制,将发展气象事业所需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切实加大对气象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气象人才队伍稳定、业务水平提升。
  (三)推进开放共享
  加强和深化相关部门、行业、高校、科研业务机构、企业等的交流与共享,发挥相关部门及社会资源力量,创新气象协同发展机制、合作模式、数据应用与服务方式,完善气象设施与气象信息共建共享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气象关键技术创新,促进气象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有效参与价值创造和分配,共同推进气象多元化服务。
  (四)严格监督考评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会同发展和改革、财政等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督促检查,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定期评估与重点工程项目的绩效考评。加强气象资金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确保资金安全,提高投资效益。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