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年8月18日(周五)上午9:30
发布地点:市行政中心2号楼A座6楼主任会议室
发布主题:《常州市劳动教育促进条例》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员:许 玲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主任
张立新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
俞群祥 市教育局副局长
主 持 人:许德锋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
发布会主席台
发布会记者席
许德锋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
【许德锋】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常州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现在我们举行《常州市劳动教育促进条例》新闻发布会。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出席发布会的领导,他们是: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主任许玲女士,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张立新先生,市教育局副局长俞群祥先生。
首先,请许玲女士介绍《常州市劳动教育促进条例》制定过程和特色亮点内容。
许 玲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主任
【许玲】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同志:
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向大家介绍《常州市劳动教育条例》的相关情况。首先,我代表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常州立法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由我简要介绍一下条例的制定过程和相关特色亮点内容。
一、条例的制定过程
《常州市劳动教育促进条例》是常州市首部教育领域的立法,也是全国首部劳动教育领域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 2022年被列为常州市人大常委会正式立法项目,由市教育局承担起草工作。2023年1月18日,法规草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3月1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对法规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会后,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会同教科文卫工委,市教育局等单位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认真做好法规的研究修改工作。在《常州日报》、常州人大网等主要媒体全文公布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向全体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辖市(区)人大常委会、市各相关部门、民主党派、群团组织、立法联系点等征求意见。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赴太湖湾教育大营地、常州大学,立法联系点常州技师学院、省常中等地开展立法调研。组织召开辖市(区)人大、市相关部门、职业学校等座谈会,广泛听取政府部门、乡镇(街道)、基层社区、人大代表、学校师生等各方面意见,并召开立法专家论证会议进行咨询论证。
2023年6月27日,法规经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二次审议通过,7月27日经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条例的特色亮点内容
条例贯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突出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立法过程中坚持把握重点、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一)明确劳动教育内涵和工作格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条例明确了劳动教育的三大类别,即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教育活动。为了确保政府和社会各方都能保障和支持劳动教育工作,条例明确了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导、政府统筹推动、社会协同支持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要求形成具有本市特色的校内校外结合、课程体系完善、资源丰富多样、体制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
(二)设立劳动教育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规定,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这是对学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条例面向社会主体,设立了劳动教育月,规定劳动教育月期间全社会开展劳动教育相关活动,国家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应当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对劳动教育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细化了劳动周的规定,要求学校在劳动周组织学生参加集体劳动实践,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技能竞赛、主题演讲、作品展览等活动,分享、宣传、展示劳动教育成果。
(三)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条例明确了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细化了父母和家庭开展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条例明确劳动教育应当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制度体系,还对开展家庭劳动教育作出详细规定,如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引导和督促未成年人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要求每周家务劳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鼓励家庭开展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和其他社会实践等。同时,为了加强家校联动协作,条例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定家务劳动指导清单,指导家庭科学开展劳动教育。
(四)细化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规定。学校在劳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条例要求学校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并规定中小学按照不低于年度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总额的百分之三安排劳动教育经费。在硬件建设方面,要求学校统筹资源配置,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配套建设、配备劳动教育设施设备。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求学校结合本地资源、学校发展特色、办学条件等,建立综合性、实践性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完成劳动教育课时学时要求,解决好“教什么”和 “怎么教”的问题。在师资保障方面,明确学校应当根据学生数量规模配备劳动教育专任教师,并增加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劳动教育校外师资库,鼓励学校邀请劳模工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家长志愿者等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
(五)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制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是学生在校外开展劳动教育的主阵地,条例通过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认定制度和名录制度,细化实践基地管理,提升规定的可操作性。条例要求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整合社会资源,注重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推进劳动教育实践资源的共享使用;授权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制定认定和管理办法,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规范、师资课程、评审认定、管理服务等内容,以及实践基地名录的收录、公布、调整作出具体规定。
(六)建立校地合作和校企合作机制。为了强化对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的支持和保障,结合职业教育法对地方政府支持本市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要求,条例围绕这项工作进行了制度性的安排。校地合作方面,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要求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院校与地方的劳动教育校地合作机制,搭建劳动教育信息交流、人才共育和产教融合平台,推动劳动教育教学和实践资源共建共享。校企合作方面,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与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校企合作,提供劳动教育实习实训岗位。同时,根据《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的要求,规定规模以上企业应当按照不低于国家和省规定的比例安排岗位,接纳学生进行实习实训。
(七)强化劳动教育保障和监督。条例要求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加强对劳动教育经费的保障,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将劳动教育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政府购买服务目录,鼓励和支持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将劳动教育纳入政府教育督导体系并进行专项督导。条例还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劳动素养评价、劳动教育专任教师培训和考核体系,组织开展劳动教育监测与评价,强化劳动教育安全保障等。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许德锋】
感谢许玲女士的详细介绍。下面请媒体朋友就关心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
江苏广电总台记者现场提问
【江苏广电总台】
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劳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和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请问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张立新先生,常州市制定出台这个条例的初衷和背景是什么?
张立新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
【张立新】
答: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常州市多年来一直着力推进劳动教育,积累了丰硕的具有常州特色的劳动教育成果。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建立劳动教育实施工作的长效机制,将为今后用地方性法规去解决和规范教育领域的矛盾问题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首先,制定条例是贯彻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需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通过立法能够将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保证相关要求措施落地落实,为劳动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其次,制定条例是全面有效推进劳动教育的需要。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目前,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存在被淡化、弱化的现象。同时,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的保障和支持。通过立法可以强化全社会的劳动意识,明确各方职责,共同协调推进劳动教育的全面实施。
第三,制定条例是巩固常州市劳动教育实践成果的需要。常州市是全国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全国唯一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实验区。近年来,常州市坚持将劳动精神融入城市品格,不断深化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学生劳动实践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具有常州特色的劳动教育经验。通过立法的引领推动,将有力推进劳动教育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和法治化,以首创精神为常州市劳动教育工作提供制度支持。
我就说这些,谢谢!
常州广播电视台记者现场提问
【常州广播电视台】
2021年5月常州创成全国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常州市劳动教育促进条例》的出台将成为常州深入推进中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起点。请问市教育局副局长俞群祥先生,近几年在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方面常州市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俞群祥 市教育局副局长
【俞群祥】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常州立足实际,遵循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创新导向,努力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劳动经历。
一是破解改革难点,全市域统筹劳动教育发展规划。2019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施意见》,启动劳动教育“百千万工程”,构建了行政推动、教研牵动、学校行动、基地互动、家庭主动的“五力联动”推进模式。统筹全市467个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构建覆盖全市的“一体四翼”劳动实践基地布局。采用“学校+基地”共建模式,共同研发课程。《“五一协同”劳动教育实践范式的市域探索》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是紧扣实施重点,全方位深化劳动教育内涵建设。编制区域和学校课程实施规划,开发“学校-基地-家庭”劳动大课程。全市85%以上学校开辟校内劳动实践场地,形成劳动教育“一校一品”特色。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特征,凝练出“做-研-创”的劳动教学新样态。小学阶段侧重“动手+动脑”的体验式劳动,初中阶段侧重“做中学+学中研”的项目化劳动,高中阶段侧重“多学科参与+深层次探究”的创造性劳动。印发全市“学校劳动清单”和“家庭劳动清单”,确定28类200项学校和家庭劳动项目。
三是打通评价堵点,全维度构建劳动教育激励体系。整体构建小初高一体化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鼓励学生每年至少能掌握一项劳动技能,参加公益劳动、社会实践、职业体验。基于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学生劳动素养监测。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发放《新时代社会实践成长护照》, “享去·常州”劳动教育APP电子化评价平台在钟楼区试运行。采用“学生+教师+家长+社区”等多元评价主体,对学生劳动素养进行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将劳动教育纳入地方教育督导和综合考核体系,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情况纳入学校绩效考核、评优评先体系。
下一步,常州将坚定不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持续不断全面加强劳动教育,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常州网记者现场提问
【常州网】
学校是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请问市教育局副局长俞群祥先生,学校如何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俞群祥】
谢谢您的提问。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统筹资源配置,明确实施劳动教育的机构和人员,建立健全劳动教育实施工作制度。具体而言,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开展劳动教育。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劳动教育教学活动,完成国家规定的劳动教育课时学时要求。
二是建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结合本地资源、学校发展特色、办学条件、课程建设计划和不同学段特点,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建立综合性、实践性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与校外劳动教育教学场所共同研发劳动课程。建立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机制,定期对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测,并根据评测结果进行优化调整。
三是组织开展校园劳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制定校园劳动清单,合理设置劳动岗位,组织学生开展校园美化、卫生保洁、绿化养护、场馆整理、垃圾分类等集体劳动和公益劳动,培育劳动观念、体验劳动快乐、养成劳动习惯。
四是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并根据学生数量规模配备劳动教育专任教师,负责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对全体教师进行劳动教育培训,对劳动教育专任教师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邀请劳模工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家长志愿者等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
五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园文化载体,宣传劳模工匠、技能大师等先进人物事迹,结合劳动教育月、劳动周、植树节、劳动节、丰收节等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劳动文化氛围。依托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劳动教育。
六是促进家校协同共育。通过家长会、家访以及邀请家长参加主题活动等方式,开展劳动教育的宣传和指导,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劳动教育认知。指导家长委员会履行职责,加强家校互动沟通,为校外劳动实践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
谢谢!
【许德锋】
感谢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张立新、市教育局副局长俞群祥的解答,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如果大家对《条例》还有其他关心的问题,请与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联系。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常州人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常州立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