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首页 | 发布实录
正文  
近五年常州城乡建设民生实事主要工作
发布日期:2017-02-08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 超大

 

2017年2月8日上午,在市行政中心惠风厅举行常州城乡建设民生实事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建设局局长史政达向媒体介绍了最近五年市城乡建设局在开展民生实事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

2012年以来,城乡建设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功能完善、生态和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通过深入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持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日益优化,文化特色日趋彰显,为我市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和市民生活品质稳步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首先是大力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通过实施“提升中心、拓展南北”的空间发展战略,建成“两纵”、“三横”的市区快速交通网络和环城高架道路,形成南北一体、三城并举的交通道路体系,全面扩展城市基本框架。相继建成中吴大道、大明路、新堂北路、丽华路等城市骨干道路,全面加密城市路网,五年间共新建改建城市道路104.1公里,面积达323.6万平方米,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建设实现了由“筑形态”向“优品质”的根本转变。同时,我们统筹推进供水、供气、排水、照明等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有序开展了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德胜河应急取水、天然气利用三期、江边污水处理厂三期、雨水设施能力提升一期和城市照明智能化管理等一大批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城市公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质增效、在国内省内争先进位。五年间,自来水总供水能力由100万吨/日增至110万吨/日,增长10%;燃气年供气量由2.7亿立方米增至4.3亿立方米,增长近60%;污水处理能力由41.5万吨/日增至56万吨/日,增长35%;城市照明设施总量由34万盏增至43万盏,增长26.5%。

第二是重点实施精品城市建设战略,全面优化人居环境。通过开展以“增核、扩绿、联网”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绿城建设,五年间共建设生态绿道90公里,新增绿地面积189公顷,相继建成丁塘河和横塘河湿地公园、凤凰公园、老运河慢行系统、高架环线生态绿道等一大批生态环境工程,一条条市河被还原为城市的“绿色项链”,一条条街道被建设成城市的“绿色动脉”,绿色真正成为了我们的城市底色和发展主色,我市也因此摘得了中国人居环境奖桂冠。

第三是注重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常州作为“三吴重镇”、“八邑名都”,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的江南都市。在加快城市建设、优化人居环境、打造精品城市的同时,我们以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老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和常州文化广场等项目为重点,从历史文化保护和文化惠民入手,全面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全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目前,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文保修缮工作进展顺利,有望于2018年正式向市民开放;老运河历史文化保护项目年内完成一期工程,届时将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品文化、游常州、愉身心的绝佳胜地;常州文化广场项目一办四中心也完成主体结构建设,现正积极开展内部装修,图书馆、美术馆等项目年内完成主体结构,2019年上半年将对市民开放,投用后将成为一张靓丽的常州文化名片。同时,我们还深入推进了张太雷故居暨中国青运史常州馆等一系列城市文化项目建设。

第四是坚持城乡一体化建设,确保区域发展无缝对接。通过开展农村天然气推广覆盖工作和“农改水”工程等一系列市政公用配套延伸项目,全面实现了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公用保障服务的城乡无差别均衡发展。同时,对全市所有9094个自然村进行了专项环境整治,全面实现了“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公共服务更加配套”的工作目标,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1镇4村入选国家美丽宜居村镇。

此外,在城市水环境治理、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建筑业管理和建筑产业现代化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