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1日下午,在市行政中心惠风厅召开了常州市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市工商局局长何革向媒体介绍了相关情况。
自常州市工商局恢复企业登记管理、1980年9月全市颁发第一张营业执照起,37年来,常州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有序发展,市场经济持续活跃,呈现数量稳增、规模扩大、结构优化的态势。据市工商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28日,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50万户大关,达到50.02万户。其中,各类企业17.32万户,个体工商户32.3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513户。
(一)商事制度改革效果明显,总量增速逐年提高
数据显示,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第1个10万户历时12年,突破第2个10万户历时17.5年,突破第3个10万户历时4.8年,突破第4个10万户历时2.5年,突破第5个10万户历时1.5年,全市市场主体增长速度逐年提高。
从1992年到2017年,市场主体总量从10万户增长到50万户,增长了4倍;GDP从144.4亿元增长到6600亿元,增长了近45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3.65亿元增长到518.2亿元,增长了近37倍。可以看出,市场主体发展与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特别是2014年3月份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随着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3550”、多证合一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创业门槛大幅降低,审批效率大幅提高,“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环境大幅优化,全市市场主体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改革近4年来,全市共新设市场主体28.28万户,数量已超过现有市场主体存量的一半;月均诞生市场主体6285户,对比改革前将近翻倍;每千人拥有企业数从改革前的27户增长到36户,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国19户/千人,全省35户/千人)。
(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市场地位日益凸显
近年来,全市民营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总量规模逐年攀升。截至目前,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47.96万户,注册资本(金)8405.47亿元。
一是民营经济占比不断提高。1992年-2017年,全市民营经济占市场主体总量比重从26.3%增长到95.90%,提高了近70个百分点。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占比逐年提高,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绝对主力。
二是民营经济增加值、税收贡献稳步提升。1992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只有14.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0.32%;2017年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108.5亿元,占比已经达到66.4%。同时,作为常州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民营税收的贡献率也稳步提升。数据显示,1992年,全市民营经济入库税收仅0.70亿元,占全部入库税收收入的1%左右;2017年上半年,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入库税收291.1亿元,占比达到66.5%。
三是民营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容器。民营经济相对来说劳动密集居多,且数量众多,成为常州市促进就业的主力军。数据显示,1992年-2017年,全市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从56.14万人增长到244.41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比重从30.02%增长到86.63%。
(三)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发展后劲更足
数据显示,全市企业产业分布比值由1992年的0.2:1:0.35,逐步调整为2010年的0.02:1:1.04,直至2017年的0.03:1:1.74。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发展主力,且比重逐年增大。其中,2010年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分水岭,以批发零售业领跑的第三产业首次在市场份额中实现占比过半,并且此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标志着常州市经济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新格局转变,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助力。可以预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常州市第一产业比重将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重点则是向现代化、机械化农业发展;第二产业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逐渐由追求数量的增长向追求质量提升转化;第三产业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
(四)企业发展量质并举,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一是企业注册资本(金)规模增长稳定。2017年,全市新设注册资本(金)3000-5000万元企业278户, 5000万-1亿企业366户,1亿以上企业290户,企业集团23户。
二是股份有限公司增长迅速。自上世纪90年代初,全市核准第一批股份有限公司起,截至目前,全市实有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达到488户。特别是2017年,全市新核准股份有限公司127户,同比增长73.97%,增速创近年来新高。
三是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增长明显。2017年,全市新增上市企业11户,总数达54户;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9户,总数达125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