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vi >> 头条新闻 >> 正文

公安机关服务惠民 力推管理创新践行民生警务

发布日期:2012-06-17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如何有效满足百姓对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需求,当下正成为执法机关重点关注的课题。市公安局“民生警务”新型管理机制经过多年的实践,行之有效。
  记者昨天获悉,被市委、市政府写入《关于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的意见》和《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10件实事的“民生警务”,今年以来又取得新进展。
  和谐安民
  去年底,钟楼区清潭新村第五社区内单元楼装完最后一批防盗门。至此,这个一直没有防盗设备、“裸奔”23年的老小区,终于将所有单元都置于防盗门保护之内。此外,社区还封上了围墙,加盖了门岗,安装了防爬套,在每个单元门口装上了地锁,20栋楼的社区内装上了11个球面摄像头。这一系列“硬件升级”,不用百姓花一分钱。
  常州自2008年开始推行“和谐安民工程”,至2011年底完成第一轮规划,共投入资金4.76亿元,完成156个老居民小区和1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老居民小区“三防”改造提升,惠及15万户家庭近50万人,全市老小区警情下降65%。
  目前,新一轮“和谐安民工程”已经启动,计划用3年时间,对城中村、次新小区、安置小区安防设施提升改造。
  畅通便民
  据记者最新了解,经过多年大力发展公交和BRT系统,实现路权、信号、保障三优先,常州市区公交日均客运量达到115万人次以上,公交出行率已提高到25.5%。
  常州道路管理推行信号配时“两长一短”工程,对12条道路155个灯控路口实施交通信号“绿波”控制,形成城市快速通道“绿波”带。在早晚交通高峰时段外开放了城市核心区小型厢式货车通行,解决物流运输进入中心城区最后几公里的难题;常州公安要求对电动自行车全部上牌,目前上牌率98%,控制了电动车的无序发展。
  现在,常州市区主干道周期性严重阻塞率仅为0.3%,高峰时机动车平均时速达29.2公里,两项指标远高于“畅通工程”A类一等管理水平标准。2010年12月,常州作为惟一特邀的地级市,在全国大城市交通管理研讨会上介绍了创建“畅通城市”的经验。
  消防护民
  遍布全市的“消防护民队”是“消防护民工程”内容之一。目前,常州市共组建1008支“消防护民队”,已排查村民家庭1万余户,发现并及时清除火灾隐患4000多处。每年“消防护民队”分别到农村、社区、学校、社会单位开展“5+X”护民活动,向辖区家庭发放1份《灭火逃生消防知识手册》,进行1次消防主题培训和火灾扑救演练,帮助100个家庭进行1次彻底的火灾隐患检查,制作1份家庭逃生预案,并赠送1只家庭灭火器,同时结对帮扶“空巢家庭”或留守儿童家庭。在“民生警务”的统领下,常州城已经保持13年未发生重大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服务惠民
  从今年2月25日开始,常州车管所午休和双休日不关门,市民可照常去办理业务。车管所在全市机关中率先推行“5+2”、“8+1”工作制,在每周5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周六、周日以及每天中午12时至下午1时,开门办理车管业务。
  此外,市民还可通过“平安常州网”提前下载、填写各类表格,足不出户办理部分公安业务。
  在“服务惠民工程”中,公安机关出台服务企业创新举措80余项,取消收费项目13个,减负2000万元。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度达93.1%,窗口审批事项授权率达68.2%,网上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占全市总量的90.1%。
  执法为民
  对民警接处警满意不满意,常州警方会直接发送短信邀请市民作出评价。接到市民回复“不满意”,经查证情况属实的,接处警民警不光要受到警告,还会影响到考评。在“执法为民工程”中,常州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建成网上远程督察系统,率先开展公安执法满意度“外评内”,从执法主体、执法管理、执法评价等多角度入手,全面保障服务民生。
  今年5月17日,由常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尚建荣主编的《民生警务的实践与思考》一书举行首发仪式。这标志着“民生警务”已由点上实践进入面上总结、理论提升的阶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