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年1月5日下午2:30
发布地点:行政中心惠风厅
发布主题:2020年常州民生实事完成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
发布人员:胡 鹏 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二级调研员
于巧锡 市民政局副局长
朱柏松 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
贺东俊 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魏继斌 市体育局副局长
主持人:王志新 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发布会主席台
发布会现场
王志新 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王志新】: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为充分展现2020年常州民生实事完成情况,我们特举办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第一场,请来了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二级调研员胡鹏, 市民政局副局长于巧锡,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朱柏松,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贺东俊,市体育局副局长魏继斌。下面请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二级调研员胡鹏先生介绍2020年教育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胡 鹏 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二级调研员
【胡鹏】: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好!
“十三五”以来,常州教育高举“现代化”旗帜,瞄准“公平、优质”两大目标,主攻“推进均衡、提升质量、增强活力”三大任务,推进“主动创新、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合作”四大战略,全面实施学校建设、学生身心健康促进等“五大行动计划”,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教育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流光溢彩的锦绣画卷。在2020年的人代会上,“增加学位供给”“青少年健康关爱行动”“体育惠民工程”被列入全市民生实事项目。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下面我就项目总体完成情况,从四个方面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第一方面:关于“增加学位资源供给”情况
可以概括为“大手笔”。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连续多年将学位资源供给作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特别是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政府在过“紧日子”的情况下,坚持教育投入优先安排、优先拨付,切实保障了学校建设行动计划如期实施。2020年全年实施新建、改扩建学校105所,竣工投用学校45所,概算总投资43.5亿元,总建筑面积85.3万平方米;竣工投用幼儿园18所、小学14 所、初中9 所、高中4所;新增学位2.8万个,其中幼儿园0.7万个、小学1万个、初中0.8万个、高中0.3万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有效缓解了学位资源紧张问题。以武进区人民路初级中学为例,学校建成投用前,武进中心城区东片施教区学生需要赶赴七公里外的淹城初中、湖塘桥初中就读,不仅造成大班额、难管理等问题,也给城区交通出行带来困难和压力。2020年1月新校建成投用,新增学位2100个,适度缓解了学位资源不足压力,也为武进中心城区施教区的百姓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第二方面:关于“青少年健康关爱行动”情况
这个项目涉及教育的是两个子项目,一个是学校饮食放心工程,另一个是中小学生视力综合防控。
就“学校饮食放心工程”而言,可以概括为“三全”。一是全面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市教育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拉网式专项检查。严格要求学校按规定配备食品安全管理员,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周系列活动,举办食品安全管理员技能竞赛,提高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二是全员参与专业培训。开设线上食品安全教育课程,组织全市学校中层干部、班主任等3万余人参加线上学习,并通过能力测试,为全员参与食堂管理和监督做足知识储备。三是全方位加快食堂硬件建设。高标准推进学校食堂提档升级,全市投入8577.6万元新建、改扩建32所学校食堂,其中包括12所农村薄弱学校食堂,实现全市食堂优秀等级比例达80.17%,“阳光餐饮”平台上线率、“阳光食堂”平台运行率、“明厨亮灶”建设覆盖率达“三个100%”。
就“中小学生视力综合防控”而言,可以概括为“一引、二查、三提升”。“一引”就是组织开展“关爱眼睛、珍惜视力”系列主题活动,加强家校联动、护防并举,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二查”就是协调有关部门建设青少年视力筛查平台,全年对全市38.1万中小学生开展2次视力筛查,实现100%学校建立视力健康电子档案。“三提升”就是启动实施学校采光照明、课桌椅和黑板改造三项提升工程,全年共完成70所学校、共计2391个普通教室的改造升级。
第三方面:关于“体育惠民工程”情况
这个项目涉及教育的主要是“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共享”,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概括为“列清单、探模式、作准备” 三个关键词。
一是出台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列出全市200所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学校名单,明确开放时间及相关要求。二是积极探索多元化开放管理模式,推进田家炳高中等4所学校和市晋陵公司试运行企业化管理模式。三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根据国家、省市相关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学校在疫情期间必须进行封闭式管理,目前只对本校师生有序开放。200所中小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后续将视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向市民开放共享。
第四方面:向大家简要介绍我市促进教育优质均衡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主要包括三点内容:一是促公平。2020年,常州教育积极落实“公民同招”政策,稳妥推行公办和民办学校同步招生,缓解择校矛盾。稳步推进常武地区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政策调整,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全年免学费和发放助学金逾2.9亿元,惠及学生56万余人次。大力发展融合教育,有力保障了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以2020年12月28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30分》播出的新闻为例,一名听力残疾一级的孩子在西新桥实验小学上学,这所小学今年被认定为融合教育试点校,共接纳了9名残疾儿童随班就读。2020年,全市62个街道共195所各学段学校实现了融合教育资源中心辐射全覆盖,让本地残疾孩子与正常孩子一样享受到普惠优质教育,这也是2020年让人感到温暖的一件实事。
二是优质量。持续深化集团化办学工程,集团化办学覆盖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分别达94.7%、95%、57.1%。90%以上学生在优质学校就读,流动就业创业人员随迁子女90%以上在公办学校就读。
三是筑高地。常州是江苏省唯一向国家推荐的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并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职业教育高地建设城市”。截至目前,我市共有3所高职院入选国家“双高计划”、5所中职校入选省“领航计划”,数量和占比均处于全省领先地位。2020年,在全省率先出台常州市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实施方案,并率先召开推进会,系统擘画新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蓝图。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开启新征程,奋斗不止步!2021年,常州教育将继续以扩资源、促公平、优质量为改革发展目标,扎实推进教育发展模式“变轨提质”,促进教育发展质量“换挡提速”,努力让家门口的学校精彩绽放,让老百姓的感受幸福满满!真诚欢迎大家多去看看家门口的好学校,多去讲讲教育惠民的好故事,多为常州教育的发展提提好建议。最后,谢谢各位一直以来对常州教育事业的厚爱和支持!谢谢大家!
【王志新】:下面请市民政局副局长于巧锡女士介绍2020年民政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于巧锡 市民政局副局长
【于巧锡】: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好!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指导与督促下,我们把养老作为民生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了养老服务事业与产业相融合、传统模式与新兴业态相融合、养老与医疗相融合的“三项融合”常州品牌,获得省政府的督查奖励。
截至2019年末,常州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93.79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4.4%,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常州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全市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等特点明显。2020年,“优化养老服务”再次通过市人大票决成为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充分体现了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和老年人之所需。市民政局将办好民生实事项目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着力完善政策体系、严格责任分解考核、强化统筹联动协同,紧扣民生实事4项任务指标落地落实,统筹疫情防控和养老工作,确保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市城乡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占比达到80%和47%,2020年我们为超过12万名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务料理、精神慰藉等居家上门服务,为2177户困难老人家庭居室进行适老化改造,同时还为3100人提供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主要做法是:
一、着力托底保障,擦亮基本养老服务高质量“底色”。围绕“为2000户困难老人家庭居室进行适老化改造”和“为全市10万名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务料理、精神慰藉等居家上门服务”目标,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便捷化。一是托底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出台适老化改造实施意见,对适老化改造对象、内容和工作流程等进行了规范。按“一户一案”对低保、失能、失独、高龄、特困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主要集中在室内无障碍改造、如厕洗澡安全改造和居家环境的改善等。以健康养老产品展示中心的“适老化改造体验馆”为窗口,以智慧养老、适老化改造管理等信息系统为支撑,为老年人提供菜单式、差异化的适老化改造服务,引导专业企业和团队参与,强化全流程监管。2020年累计改造2177户,受到群众广泛好评。这里我举个例子,家住钟楼区北港街道运河花苑71岁的陈砚娟,1995年因车祸导致右腿高位截肢。夫妻两人靠失地农民保险金以及微薄的退休工资生活。家中的卫生间,之前使用的是一只老式的浴缸,随着年龄增大,陈砚娟夫妇觉得充满诸多不便。通过这次适老化改造,陈砚娟家的浴缸被拆除了,改成淋浴房,在淋浴房里面,安装了助浴椅和助浴扶手,卫生间门口还安装了一个换鞋凳,阳台上生锈的晾衣架也换成了电动晾衣架,入户门换成了智能门锁,整个改造大概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适老化改造受到老年群众的欢迎和认可。二是保障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2020年1月26日至4月6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集中服务暂停,为确保服务不停歇,我们从2020年2月17日起协调各服务单位为全市老年人提供线上关爱、防疫宣传以及助餐、家政、理发等刚需服务,累计上门服务1.34万人次。着力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出台了居家养老援助服务实施意见,印发服务手册和指导性目录,在原5类援助服务对象基础上,扩面为80-89周岁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同时整合“三社资源”,开展“党建引领公益 益事一起来”项目,实施为老等公益服务项目100余个。截至目前,已为超过12万名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三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2020年,我们以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为抓手,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推进农村敬老院“双改造双提升”工程,目前全市养老机构117家,机构床位2.5万余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3%。成立了养老等社会服务机构安全生产整治专班,组织开展了多轮“拉网式”排查整改。
二、着力夯实载体,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成色”。围绕“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城乡覆盖率分别达80%和47%”目标,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增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地位。一是注重改革试点牵引。获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试点工作纳入市委深改委年度工作要点。市政府出台了试点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6大类18项重点改革目标,从政策创制、设施布局、医养教融合、人才培养、康养产业等方面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全面补齐短板、扩面提质。二是强化专项资金保障。试点争取到中央财政支持2100余万元用于居家养老。市级财政和福彩公益金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支持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购买服务,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活力,促进居家养老运行社会化、实体化进程。三是加强服务设施建设。2020年全市共新增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64个;其中有14家为集日间照料、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镇(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此外,全市建有331个社区老年助餐点,切实提升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载体的设施功能。
三、着力激活市场,调好养老服务业发展高质量“气色”。围绕“为3000人提供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目标,深入推进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和国家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工作,加大对养老服务市场的引导、培育和扶持。一是完善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网络。不断完善1个服务指导中心和10个社区租赁点组成的“1+10”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网络,提供包括手摇护理床、防褥疮床垫、助行器、淋浴凳等14类97种康复辅助器具的租赁服务,签约服务达3100人。探索制定康复辅具租赁服务标准、产品准入标准、产品清洗标准等,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二是促进养老服务市场。落实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各项扶持政策,培育了369集团、幸福天年、江苏默元、江苏枝秀等一批本地养老服务品牌,引入了杭州椿熙堂、南京安康通、福康通、悦心等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在常州连锁发展,联手上海百仁堂、逸仙人寿堂、宜兴九如城、无锡净慧养老等专业养老机构开展公建民营,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三是提升产业集聚平台。充分发挥集聚区和展示中心等平台集聚资源要素的作用,举办第8届“康养+”产业推介会,现场300多家品牌企业、1万余种健康养老产品参展,康复辅具护理保险、适老化改造、为老养老服务公益创投、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4类15个项目签约,涉及金额近1.6亿元。同时线上线下联动开展辅器具推广应用“科普宣传周”活动,通过开展“直播带货”等形式,继续深化康养常州品牌建设。把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获批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首批试点城市,亮相上海老博会,积极与上海长宁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上个月初,市民政局与上海市长宁区民政局签署了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协作备忘录,为养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按下了启动键。
“优化养老服务”项目的目标任务已全部按照时序进度完成,全市养老服务实现了覆盖面和质量的“双提升”。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完善养老服务调查评估制度,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积极培育发展社区为老服务组织,鼓励养老机构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等方式,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持续扩大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老年人占比,为广大老年人打造高品质的幸福生活。
谢谢大家!
【王志新】:下面请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朱柏松先生介绍2020年卫生健康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朱柏松 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
【朱柏松】: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2020年,全市卫健系统以战斗的姿态、战“疫”的精神,切实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为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保驾护航。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市卫健委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争先进位”三年行动方案为抓手,以解决医疗卫生领域突出短板问题为切入点,继续做好卫生健康各项重点工作,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卫生健康目标任务。
一、2020年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
市卫健委按照进度、扎实推进、牵头完成适龄儿童免费接种水痘疫苗、优化整合老年人免费体检服务、中小学生视力综合防控等3项民生实事项目。一是全市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两剂次水痘疫苗。目前,已接种8.3万剂次,1剂次和2剂次水痘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5.44%和 92.73%,应急接种5190人。全市应急接种人数较2019年减少了140人。幼儿园、小学应急接种人数较去年有所下降,分别下降5.4%和14.7%。二是将65岁以下享受城乡居民养老待遇的15万人纳入免费体检服务范围。目前,已为全市62.31万老年人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服务,较去年同比增加10.16万人,体检率达77.95%。三是2020年全市中小学生近视率比2019年下降。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100%开展眼科医疗服务。制定全市《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少年近视方案》,市三院眼科门诊设立中西医结合治疗室,实施中西医一体化综合治疗。受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接受线上教学影响,近视防控难度增加,2020年常州市儿童青少年筛查近视率较2019年下降0.42%。
二、2020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
疫情来袭,市卫健委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临床专家组对确诊患者实行“一人一案一策”,开展精准诊疗和康复管理,实现确诊患者全治愈、零死亡,“常州救治经验”被全省推广。根据国家、省卫健委统一部署,我市108名医护人员火速集结、驰援湖北,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先后组建流行病学调查常规队伍63支,流行病学调查专家队伍3支,流行病学调查机动队伍42支,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2000余人,高质量掌握病例基本情况和活动轨迹。圆满完成常州昆山转运、全市“两会”、中高考、马拉松等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要任务的防控保障工作。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区疾控机构等医学检验实验室加快建设,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机构增至26家,日均检测样本5000余份,为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健康常州”建设高水平推进
依托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体资源,联动专家义诊、科普讲座、文明实践等线下服务,让健康知识植入人心。常州市户籍人口人均期望寿命达82.83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明显下降,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达31.1%,位列全省前三。我市先后被全国爱卫办评选为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位列全国地级市第3名)、被省健康办评选为健康江苏建设示范市,天宁区、新北区薛家镇分别被评选为健康江苏建设示范区、示范镇。天宁区建成国家级健康促进区,钟楼区、武进区建成江苏省健康促进区。健康促进医院建成率100%,健康促进学校建成率90%。
3.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明确的重点任务基本完成。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制定医院章程、取消药品耗材加成、执行药品采购“两票制”。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实施总额打包付费,先行试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改革,实施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2020年对部分定点医院进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费用测算,今年正式实施。全力推进监管机制创新,双随机案件查处率居全省前列。逐步建立起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4.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溧阳市、金坛区作为国家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单位,30家乡镇卫生院全部与县级医院建成4大医疗集团,武进区和新北区积极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溧阳市、金坛区和武进区成为江苏省基层卫生十强市(区)。各类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75%,2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家庭病床服务试点。常州市、金坛区和天宁区获得“江苏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十大创新举措奖”。全市36.1%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国家基本标准,达标率全省第一。建成1家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设置率100%。常州市实现辖市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覆盖。
5.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进一步升级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较为完善的全员人口、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三大数据库。推进实名就诊,实现“就诊一卡通”,已发行健康卡125万张,市属医院实名就诊率达94%以上。建设“医疗一账通”平台,提供自助挂号、诊间支付、住院自助等便民服务,已开通“一账通”账户334万个,市属医院平均门诊自助服务率达56%。全市建成4家互联网医院,极大缓解线下诊疗压力。“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自然项目82项,省重点研发计划15项,省自然项目25项。获省科学技术奖3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及成果居全省市本级第3位。建成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家,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进站博士后70人,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23项。
6.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显著提升
创新“智慧防疫”机制,全面推行“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防疫实战机制。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达到人均83元。居民健康建档率达90%。在全省首创利用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强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开展孕妇免费唐氏筛查,落实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听力障碍筛查等4项免费筛查服务。完成85个标准化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江苏省预防接种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投用。传染病总发病率连续九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7.“一老一小”照护服务工作扎实推进
提倡按政策生育,全市出生率7.72‰,人口自然增长率2.04‰。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纳入全市文明城市建设的考核指标,全市建成母婴设施455个(438家)。加快推进全市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出台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托育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目前,全市共有老年病医院1家,康复医院6家,护理院15家,医养结合机构60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老年医学科的医疗机构4家。90%以上老年人拥有健康档案,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9.24%。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将以“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为引领,在夺取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胜利的同时更好地完成卫生健康各项工作任务,深入推进健康常州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
谢谢!
【王志新】:下面请市体育局副局长魏继斌先生介绍2020年体育实事完成情况。
魏继斌 市体育局副局长
【魏继斌】: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体育系统始终秉承“体育即民生”的理念,全面推进体育各项工作提质增效。2020年市体育局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主要有两类三项工作:一是青少年儿童脊柱健康关爱工程。主要内容是为20000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脊柱健康公益普查,做好脊柱健康知识公益宣传、脊柱侧弯纠正指导等服务。二是体育惠民工程,涉及设施建设和举办群众赛事两项工作。主要内容是建成投运钟楼区(西林)全民健身中心和罗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基本建成邹区、北港(镇)街道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新建和更新280个村(社区)健身路径;举办运动龙城大联赛,实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开展球类、棋类、舞蹈类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30项以上。一年来,市体育局加强组织实施,抓好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下面,我就2020年体育民生实事项目相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关爱青少年脊柱健康
市体育局直属单位常州市体育医院于2020年初成立脊柱健康普查和运动干预专家团队,多次进行院内外专业知识培训和考核,并参考国际、国内权威的专业体系和相关规范,制定完善脊柱侧弯筛查、评估、运动干预等流程。市体育局与市教育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青少年脊柱健康公益筛查的通知》,2020年共为全市50所学校(小学37所,中学13所)26374名青少年进行了脊柱健康公益普查。多次开展脊柱健康知识讲座,全年共拍摄脊柱健康宣传视频3部,通过各级媒体平台积极做好脊柱健康知识公益宣传,累计关注量超过40万人次。组织8期青少年脊柱健康暑期夏令营活动,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脊柱训练和姿态异常训练,大部分参与脊柱运动干预矫正的学生,身体姿态都有了明显好转,双侧肩部、躯干、骨盆的对称性有显著改善。
二、建设全民健身设施
2020年,市体育局完成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经开区280个村(社区)一代全民健身路径点的新建和更新工作,其中重点对超过安全使用年限的器材实施更新全覆盖。同时,积极向上争取二代室外健身器材支持,在金坛区、新北区、天宁区、经开区等地完成10个二代室外健身器材示范点建设工作。在钟楼区试点,建成常州市首个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实施紫荆公园体育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建成一条总长1.2km的智慧健身步道。深入推进“31166”工程建设,建成投运钟楼区西林全民健身中心和新北区罗溪镇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钟楼区北港街道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邹区镇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已经完成内外装饰,接下来将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三、完善运动龙城大联赛
2020运动龙城大联赛通过网络投票公开征集,全年共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32项,所有项目全部进入政府采购平台公开招标。赛事活动涵盖各类人群,在保留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掼蛋等一些群众基础好的项目同时,增加了街舞、航空车辆模型等时尚新兴项目。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首次选配体育赛事活动举办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担任赛事活动指导员,同步编印赛事指导手册,为各承办单位提供赛事组织、运营、推广等工作的指导服务。此外,还专门组织针对承办方和赛事裁判员的业务培训,全方位提升大联赛规范化服务水平。为着力提升“运动龙城大联赛”品牌的知晓度和传播力,统一设计和制定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运用于赛事宣传推广、赛场氛围布置、赛事资料印制等各个环节,推出“运动龙城大联赛,健康常州幸福城”为2020年的主题宣传口号。
媒体朋友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感谢并真诚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体育工作,为我们高质量推进体育惠民工作贡献实招良策,为常州高质量发展凝聚体育力量!
谢谢大家!
【王志新】:下面请记者朋友们提问。
新华网记者提问
【新华网记者】:请问教育局胡鹏副书记,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常州市教育行政部门有什么具体措施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
【胡鹏】:为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教育行政部门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出台10项具体举措,明确学校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的使命。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加强体育和美育工作,开足上好体育课,确保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一小时。
二是成立常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联盟。2020年7月,常州市在全省率先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联盟。该联盟实行“一个中心三家医院(一院、德安、904)”的运作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心理危机发现、干预和转介一体化工作机制。形成从宣传教育到咨询服务再到干预治疗的“闭环”。
三是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好心理辅导室。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均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学生提供发展性指导,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心理辅导室每天固定开放时间不少于2小时,
四是做好未成年人公益心理咨询工作。向社会公布“96111”未成年人成长指导心理热线,每晚6点至10点,由心理专家在线值守,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家长及学校提供免费公益心理咨询服务。此外,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还长期提供线下一对一心理面询,面询地址位于常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内4号楼3楼4320室(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28-6号),有咨询需要的家长和学生可拨打“96111”提前预约面询时间。
五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普测。目前,全市小学四年级至高三年级学生已通过“青果•常开心”心理健康云平台完成心理健康普测。接下来,将全面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电子档案,实行分类科学归档,关注重点学生并逐个排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分类指导机制。
《现代快报》记者提问
【现代快报记者】:请问市场监管局贺东俊副局长,刚才提到2020年实施了学校饮食放心工程,请问学校食堂“阳光餐饮”、量化分级优秀对学生就餐食品安全有哪些保障和提升?
贺东俊 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贺东俊】:2020年学校饮食放心工程被列入民生实事项目——青少年健康关爱行动中,学校食堂“阳光餐饮”、量化分级提档升级是其中的主要工作。目前全市840家学校食堂已全部实施了“阳光餐饮”,近700家学校食堂量化分级为优秀等级、优秀率达83%。这两项工作有效提升了全市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维护了学校食品安全稳定态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实现在线查看,各方监督。我们所说的“阳光餐饮”就是“互联网+明厨亮灶”,广大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都可以登录“我的常州”APP的“阳光餐饮”栏目查看学校食堂实时情况,将学校食堂后后厨在网上“晒”出来,同时把学校食堂食品经营许可证、量化分级、人员健康证明等主体资质和大宗食材的主要来源向社会阳光公开,打造了信息阳光、过程阳光、评价阳光、监管阳光、信用阳光五位一体的“常州模式”。以此来督促学校食堂自觉落实主体责任、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使从业者更加“用心”;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能实时查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更加“安心”,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二是推进提档升级,强基固本。在实施“阳光餐饮”的同时,也促进了学校食堂的提档升级。市场监管局从软件、硬件两个方面同步推进学校食堂进行提升,对新建、改扩建学校食堂提前介入指导,食堂改造实施改造前图纸审查,引入专家技术力量,切实做到源头把关和事前控制;大力推广“五常法”等先进管理方法在学校食堂运用,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员及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学校食堂量化分级优秀率始终位居全省前列,今年比省里的平均目标高出7个百分点,为广大学生就餐食品安全夯实基础。
三是强化重点监管,保障安全。市市场监管局以民生实事项目“学校饮食放心工程”为抓手,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每年春秋两季学期均组织开展学校食堂、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全覆盖的专项检查,今年以来共检查学校食堂1665家次,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2913户次。并联合市监察委、教育局、公安局、卫健委等部门,建立常态化的联合检查的机制。2020年全市未发生学校食堂食物中毒事故。从2020年起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三年行动,健全校园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全面落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及管理责任,将学校食堂量化分级优秀率、“阳光餐饮”实施率分别达80%、100%作为长期保持目标,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常州日报》记者提问
【常州日报记者】:请问民政局于巧锡副局长,2020年民政部门为老年人提供的居家上门服务,是如何开展的?有什么亮点特色?
【于巧锡】: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养老工作的关心。我们开展的居家上门服务,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行”的总体思路,由各地民政部门组织第三方服务单位、社会服务组织和街道社区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运作。服务内容是根据市政府出台《常州市居家养老援助服务实施意见》和2020年常州市居家养老援助服务指导性目录的规定,提供包括六大类29项内容。具体是指:生活照料(主要包括起居照料、衣物清洁、室内清洁、代缴费、陪同就医等);精神慰藉(包括上门探视和陪聊天);紧急救援(指协助家属送医救治);主动关怀(包括生日、节日问候、缴费、服药、社区活动提醒等);个性化服务(包括洗头理发、扦脚修甲、助浴、送餐、理疗按摩);医疗服务(由卫健委提供,指老年人健康体检服务,65周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免费健康体检一次,65周岁以下本地企业退休人员和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每2年免费体检1次)。
各地立足“保基本、兜底线”的政府职能定位,2020年在为无子女照顾的失能、半失能低保老年人,年满70周岁的归国华侨,孤老、独居和90周岁的高龄老年人等五类对象基础上,全市养老援助服务扩面到80周岁以上老年人。根据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评估为自理或半失能的老人,每人每月给予价值200元的援助服务,失能老人每人每月给予价值300元的援助服务。
为提升服务水平,我们强化服务质量监管,通过智能手环、手机APP、现场录音和服务回访等信息化手段,对居家上门服务人员的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态度进行监管,建立健全援助服务评估制度,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服务单位的服务质量、管理和信誉进行综合评估。
居家养老援助服务项目的实施,体现了保障基本与适度普惠、基础型与个性化服务、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特点,形成服务范围全覆盖、服务内容多层次、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监管全方位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格局。目前全市提供居家养老援助服务的重点单位有15家、近1400名专业的居家上门服务人员。
《常州发布》记者提问
【常州发布记者】:请问卫健委朱柏松书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使公众更加深切认识到公共卫生与健康安全密切相关,请问在2020年我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和成效呢?谢谢。
【朱柏松】:谢谢您的提问,也感谢您的关心关注。2020年,市委市政府格外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编制的《常州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即将定稿。我委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民生领域突出短板问题,专门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公共卫生体系和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前,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一是加快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在全市原有28家发热门诊基础上,新建8家发热门诊,总计可提供260间留观病房,进一步提升发热门诊区域覆盖的均衡性。为确保临时性扩充收治床位及时到位,明确了三批次市级定点收治医院(市三院、西太湖医院、市肿瘤医院),总床位数达1673张,重症监护床位设置数达178张,达到两个10%的要求(即新冠救治床位数占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总床位数的10% ,重症床位数占新冠救治床位数的10%)。各医疗机构均按照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提前配足配齐医疗物资储备。
二是加快健全疾病预防体系。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推进市、区两级疾控机构办公用房、人员编制、实验室、仪器设备4个指标达标建设。 26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核酸检测,达到每日4万以上样本的检测能力。在疾病预警监测方面,在市一院、市三院、武进人民医院等5家综合性医院开展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综合监测,在市一院、武进人民医院开展流感和住院肺炎监测,在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
三是完善工作预案和开展培训演练。组织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全员培训、区域聚集性疫情暴发远程推演、新冠肺炎小规模疫情应急处置演练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实战演练。全市32支流调队伍、630名流调人员全部培训合格,随时待命。2020年12月30日,市卫健委牵头、市指挥部各工作组参与,成功举办了常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
四是推进重点建设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市疾控中心检验检测大楼、市三院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同步研究建设涉及9家医院的感染楼建设项目。去年底,天宁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全面投用。近期,钟楼区公共卫生中心、新北区公共卫生康复中心已陆续开工建设。
中吴网记者提问
【中吴网记者】:请问体育局魏继斌副局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体育赛事的影响很大,体育部门是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保障运动龙城大联赛顺利开展的?
【魏继斌】: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赛事活动无法如期开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市体育局切实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联赛工作,积极推进联赛科学、安全、有序开展。一方面抓紧抓细疫情防控。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关于组织赛事活动的相关要求,科学设置比赛规程,适度有序组织各项目比赛。联合卫健、公安等部门,建立体育赛事和活动相关风险研判、方案审核、应急响应等工作机制,制定《常州市体育赛事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不断完善联赛疫情防控措施。另一方面不断丰富比赛形式。市体育局协同各承办单位创新办赛形式,如大联赛中街舞、广场舞、健身瑜伽和健身操(舞)等项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比赛。同时,根据赛事项目特点、参赛规模、场地条件等因素,改变传统方式,采取空场比赛等形式。有效满足了市民高涨的健身需求,更为全民健身赛事举办提供了新模式、新思路。
【王志新】: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