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常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统一部署,常州市于2018年底出台了《市政府关于全面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财政金融政策意见(2018-2022年)》,通过五个方面18项具体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领撬动作用,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积极投入“三农”建设,以构建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为目标,搭建具有常州特色的财政、基金、银行、保险、担保“五位一体”的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政策体系,着眼“聚、引、优”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这一举措走在了全省前列,布局早、覆盖广、推进深,经过近一年来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共同努力,《政策意见》各项具体举措纷纷落地,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认可和肯定。2019年12月4日,在市行政中心惠风厅召开常州市财政金融支农政策体系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市财政局副局长谭志文向媒体介绍了常州市财政金融支农政策体系推进情况。
一、集聚资金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
1.整合设立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对市级相关农口部门的现有扶持政策及专项资金安排进行梳理分析,在确保原有资金存量、稳定既有扶持政策和扶持方向的基础上,紧扣全市乡村振兴投入重点,适当增加财政投入,整合设立2.26亿元市级乡村振兴战略资金,大力支持我市乡村振兴发展。
2.统筹资金支持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与核心。年初,市财政牵头各市级农口资金使用部门,通过资金集聚、政策集聚、资源集聚,筹措美丽乡村建设资金5005万元,其中: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集聚3400万元,相关政策资金集聚1350万元,统筹结余结转资金255万元。重点支持全市“三区十一点”美丽乡村、市级乡愁馆建设及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示范村补助。
二、多措并举撬动金融社会资本投入
1.加快推进规模1亿元的常州市农业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运行。基金通过股权直接投资和投贷联动两种方式,扶持我市有发展潜力、有带动能力、已成功股改、有上市计划的优质农业企业加快资本化进程。截至10月底,入库企业已达26家;合作银行增至4家,分别为:江苏银行、江南银行、南京银行、邮储银行。通过投贷联动方式为9家农业企业发放贷款5400万元;通过股权直接投资方式,对6家农业企业完成尽职调查,其中江苏宁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直接投资已经完成。今年7月,基金还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成功备案。
2.加快推进设立常州市乡村振兴发展基金。今年以来,市财政联动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基金设立。近期常州市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基金已经政府同意设立,首期规模1亿元,其中财政出资9900万元,基金管理公司出资100万元,通过与江苏农担、创投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撬动社会资本及金融资本,力争母子基金总规模达到20亿元。该基金通过母子基金、直接投资、投贷并行等方式,重点投向休闲农业和乡村文化旅游、农产品冷链物流和农村电商、乡村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装配式建筑、农村土地流转和乡镇医院增资等方面,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发展。11月27日,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了常州市2019年乡村振兴发展研讨暨农企资本对接会,会上对乡村振兴基金进行了揭牌。
3.大力推进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市财政全力助推江苏农担常州分公司在常作用发挥。一是通过召开联席会议,明确年度政策性农担任务目标,集聚众家之力,发挥农担政策最大效力。二是追加1000万元市级农担风险补偿资金,将风险金规模扩大至2600万元,撬动5.2亿元农业信贷担保额度。三是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全面梳理全市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运行情况,制定出台《常州市农业信贷担保工作评价暂行办法》,优化全市农担公司考核机制。四是联动江苏农担常州分公司,建立常州市农业信贷担保联盟,大力发挥政策性优势,凝聚我市区域内省、市、区级国有融资担保公司力量,全面推动常州地区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经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常州分公司累计担保贷款余额9.2亿元,累计担保户数709户;在保余额6.2亿元,在保户数539户,其中:政策性业务占比84.22%,有效缓解我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4.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保障作用。在全省大力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化前提下,积极联动市农业农村局研究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防范农业保险政策风险、规范保险公司有序执业、加强农业保险政策监管的方式方法与有效手段。配合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出台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全市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通知》(常政办发〔2019〕7号)和《常州市农业保险经办机构选择指导意见》,市财政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支持完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工作的通知》(常财农〔2019〕2号)。此外,今年我市还新设了粮食烘干机保险险种。据统计,2018年全年为全市种养殖业、农机、高效设施农业提供了32.06亿元的风险保障,2018年出险损失赔付额度就高达5822.76万元,有效地降低了农户种植和养殖的损失,增强了农民农企的抗风险能力。
三、构建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
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是规范涉农资金管理、优化涉农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的根本与基础。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结合常州实际,市财政研究草拟了常州市《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计划通过分类施策,积极推进涉农资金的行业内整合和行业间整合。目前,整合方案已基本成行,计划年底前以市政府名义正式发布,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四、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涉农资金监督管理
根据省、市纪委要求,市财政局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常州市“阳光扶贫+”涉农资金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将2018年以来常州市辖市(区)级以上涉农资金全部纳入平台进行管理。其中,2018年纳入平台管理涉农资金65.48亿元,2019年1-10月为48.32亿元。该平台不仅能清晰反映涉农资金来源、拨付、使用情况,还能对涉农资金风险点、部门履职、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管理,各级财政、主管部门、纪委监委及审计部门都可以通过该平台对涉农资金和项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平台的投入运行,有效防范了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在使用运行中的各种风险,有效加快了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目前平台已步入常态化运行阶段,成为各级各部门推动工作、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的一个有效抓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