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年6月29日下午3:00
发布地点:常州市行政中心惠风厅
发布主题:《常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21-2035年)》解读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员: 任洪兴 常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
王广宝 常州市科协副主席
主 持 人: 王志新 常州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新闻发布会记者席
王志新 常州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主持人】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为深入推进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常州市政府印发《常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21-2035年)》,为了更好地向大家介绍《规划》的相关情况,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任洪兴先生,市科协副主席王广宝先生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解读《规划》。首先有请市科协主席任洪兴先生介绍情况。
任洪兴 常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
【任洪兴】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下午好!
我是市科协主席任洪兴,非常高兴与各位记者朋友们见面!今天,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在这里举行《常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通报《规划》的相关情况。首先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常州市公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十三五”期间,我市充分发挥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不断完善现代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体系、基础设施、条件保障和监测评估机制,以重点人群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实现了跨越。一是架构上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加大引导投入,聚力构建了政府领导、科协协调、社会参与的全域科普格局。二是方法上由传统型向开放型转变。坚持协同创新,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主渠道作用,切实增强了科普吸引力和影响力。三是活动上由规模型向精品型转变。不断超越自我,全力打造了“龙城科普大讲堂”、“百场科普进基层”、“科普研学”等科普品牌。四是质效上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坚持需求牵引,全面提升了科普的温度和覆盖的广度,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取得长足发展。
“十三五”期间,全市优秀科普作品数量、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入选数量和科技竞赛综合获奖数量等均名列全省前茅;两次取得“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江苏赛区”和“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大赛”第一名;全市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从2016年的10.3%提升至2020年的15.2%,在全省排名第四。
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我市研究制定了《常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532”发展战略为目标,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学素质建设做出系统全面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责任分工。
一、《规划》的起草思路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加快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聚力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关键时期,《规划》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加强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行动指南。
一是坚持科学引领,抬高规划起点。《规划》的起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规划》的起草将推进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之中;融入我市“两湖”创新区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以及科技、人才专项工作规划之中;同时,注重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理念与经验。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彰显常州特色。《规划》的起草立足我市实际,对标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要求,围绕我市“如何实现社会民众全覆盖、如何加快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如何形成合力推进全域科普工作、如何打造‘科普常州’特色品牌”等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既讲好“普通话”,又讲好“常州话”。《规划》以满足市民需求为根本,全面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营造科学理性、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做到总体目标有延续性、阶段要求有前瞻性、具体工作有创新性。
三是坚持突出重点,分步组织实施。《规划》的起草首先,突出重点。围绕“一老一小一新”(老年人、青少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人群,城乡兼顾、区域联动,形成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体系。其次,分步实施。《规划》明确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力争达到21.5%,保持全省先进;到2035年,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大幅度提升,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常州提供坚实支撑。第三,动态监测。每两年组织一次全市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及时总结推进,确保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二、《规划》的起草过程
为科学谋划起草常州市“十四五”时期及2035年中长期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市科协针对常州实际,结合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十四五”提升科学素质的主要措施,起草形成了《规划》(征求意见稿),于2022年3月中旬向28家市纲要办成员单位、7个辖市(区)纲要办(科协)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市级学会和市科协委员征求意见,共收集意见建议34条。市科协根据意见反馈情况,多次与相关成员单位进行研究讨论,对《规划》内容先后做了20多次修改完善。2022年5月下旬形成《规划》送审稿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市政府于2022年6月8日正式印发《规划》。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共由四个部分构成,包括前言、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组织实施。
总体要求部分由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力争达到21.5%,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各辖市区、各人群科学素质发展更为均衡,全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到2035年,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和区域之间发展差距显著缩小,科普服务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科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为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重点任务部分主要是抓好“科学素质提升、科普资源提聚、科普设施提档、服务能力提优”四大工程。
第一是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包括提升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以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一是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推进青少年科学教育,培育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提升教师科学教育能力,推进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二是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扩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规模,深化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院士专家科普乡村行等科技服务,推进农村科普设施建设和科普设施与文体、教育设施一体发展。三是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完善科学教育培训体系,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提升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强化快递员、网约工、互联网营销师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科普服务工作。四是提升老年人科学素质。组织开展智慧助老服务、健康养老服务、银龄科普服务等活动,增强老年人适应信息化社会、运用智能化设备的能力。五是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丰富教育内容,创新培训方法,注重考评激励,全面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
第二是科普资源提聚工程。一是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加大科技资源科普化政策规划和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科技人才、科技载体、科技条件、科技成果、科技服务等科技资源科普化服务机制体系,利用科技金融、技术转移等科技服务资源赋能产业发展,开展“产业+科普”行动。二是推进科普传播数字化。鼓励扶持新基建下的智慧科普设施建设,新建科普基础设施搭建5G网络、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化平台,重点布局人工智能、远程医疗、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普应用场景,有力推动科普信息应用与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社区、城市大脑等深度融合。三是推进开放合作一体化。拓展科普交流空间,充分调动政府、社会等多方积极性,聚焦科技赋能产业、科普惠及民生等重大议题,积极打造长三角科技论坛、海峡两岸科普论坛、苏台青年学生机器人擂台赛等活动平台,积极推动共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
第三是科普设施提档工程。一是优化设施建设布局。研究制定市域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力争构建以综合性科技场馆为龙头,以专业科普场馆、网上科普馆为骨干,以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基地为支撑,以基层科普设施为补充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加强科技场馆建设。抓住“两湖”创新区建设、老城厢改造等时机,加快推进常州科技馆建设,支持有条件的辖市区因地制宜建设综合性科技馆或产业科技馆,鼓励利用社会资源建设特色科普场馆和流动科技馆。三是强化科普基地建设。修订完善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鼓励支持卫生健康、应急管理、食品药品、人防、防震减灾、气象、测绘、海关等行业部门建立专业科普教育、研学基地,加强自然资源、生态环保、水情教育、人文社科等各类科普基地间交流协作。四是推进设施普惠开放。构建“馆校结合”长效机制,推动专业科普场馆和科普基地的优质科普资源、活动、项目与学校科学教育双向融通。
第四是科普服务提优工程。一是开展全域科普行动。健全基层各级科普组织,发挥辖市区以下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的机构负责人和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引领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全域科普行动。二是推进网络媒体传播。加大科普资源集成、开发和配送力度,推动“科普中国”、江苏“科普云”、“龙城科普”等优质资源的落地运用,形成各级、各类机构共同参与、协同联动的科普资源内容生产格局。三是提升应急科普能力。建立完善应急科普协同机制,利用已有设施打造各级应急科普宣教平台,建立应急科普专家队伍,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升应急管理人员和媒体人员的应急科普能力。四是打造“科普常州”品牌。围绕中心大局,紧贴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在疫情防控、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安全健康、创新创造等方面开展科普专项行动,加大基础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力度。
组织实施部分则明确要进一步健全三项机制,包括组织领导机制、长效建设机制、评估激励机制。
四、《规划》的主要特点
一是在人群上,突出一个“全面”。《规划》重点关注人群在原来的“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四大人群基础上,增加了老年人群,力争实现人群全覆盖。随着我市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剧,针对老年人群体提出了强化智慧助老、健康养老和银龄科普等服务;将原来重点关注的城镇劳动者人群扩展到产业工人群体,尤其重视以快递员、网约工、互联网营销师等为主体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科学素质提升;注重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强调推进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衔接与合作协同化,利用科普资源助力“双减”政策落地,打造“我们爱科学”的升级版。
二是在内容上,突出一个“融合”。更加注重科学知识与精神文化的融合,在原先传播科学知识、普及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将“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以及“工匠精神”等有效融入科普之中,促进科普与教育、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使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三是在载体上,突出一个“智能”。《规划》提出要加强全域科普数字化发展。注重新媒体、新技术运用,加强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纵深推进智慧科普平台建设和传播手段创新,形成全市统一协调、高效运行、精准推送、全面覆盖的“数字科普”传播体系。
四是在服务上,突出一个“应急”。更加注重应急科普知识传播,在开展经常性科普宣传教育的基础上,针对疫情防控、环境污染、重大灾害、气候变化、食品安全、重大公众安全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集中组织应急科普宣传活动,及时解疑释惑,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构建“政府部门+媒体平台+专家学者”快速反应的动态应急科普协同机制。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科协将切实担起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联合纲要成员单位和各级政府,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规划》的落实落地。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科普工作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我们要认识到,科学普及既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也是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对常州打造长三角创新中轴和推动常州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更是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主动开展科普工作。
二是要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推动《规划》落地见效。各辖市、区政府,常州经开区管委会负责具体实施、全面推进本地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要按照《规划》要求,将有关任务内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街道(乡镇)科学素质建设工作能力,提升面向基层的科普服务能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学素质建设,加强科普人员队伍和传播能力建设,进一步整合我市现有各类科普资源发挥好作用,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打造常州科普品牌。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责抓好任务落实,加强统筹协调,不断创新科普工作内容和形式,积极探索常州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科普服务工作和“双减”背景下的科学教育工作等,打造“我们爱科学”、“科普邮路”等科普“常州”品牌,做强常州高质量发展的“科普之翼”。
我就介绍这些情况,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任主席的发布。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欢迎媒体朋友们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请举手示意。
新华网记者提问
【新华日报】
请问市科协针对“五大人群”科学素质提升,特别是“双减”背景下如何推进青少年科学教育,打算开展哪些工作?谢谢。
王广宝 常州市科协副主席
【王广宝】
首先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青少年科学素质工作的关注。
常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坚持以“我们爱科学”青少年科技引领行动为抓手,以
“双减”为机遇,坚持搭建平台、强化品牌,丰富活动、营造氛围,从五个方面大力推进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着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第一注重整合校内外科教资源。按照“市区联动、点面结合、一区一馆”的思路,全力推进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科普场馆建设,推动校内科学教育与校外科普活动相结合。第二注重开发科技类教育课程。积极组织科技、教育专家和科技类机构,共同开发制作适合青少年科学类公益课程和课外科普活动的“科普资源包”,为学校开展特色科学教育活动提供良好服务保障。第三注重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依托市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组织全市青少年开展各类科技竞赛,增强学生们的科学意识和科创精神,打造我市青少年科学教育品牌。第四注重构建载体营造科创环境。五年来,共创建市级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50家、省级15家;培育“名师工作室”31家、“青少年特色科学工作室”16家、“青少年科技创新基地”5家。实现科学教育全覆盖,在全市营造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围。第五注重加强科技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发动学校老师、科技专家等加入科技志愿者队伍,深入中小学校进行科普知识讲座,带领青少年开展科学探究、动手制作等活动,有效发挥其在科学精神引领中的重要作用。
【主持人】
有请下一位记者提问。
江苏广电总台记者提问
【江苏广电总台】
请问任主席,您在刚才的介绍中,提到了产业工人群体科学素质提升,尤其是以快递员、网约工、互联网营销师等为主体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请问: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将采取哪些手段和措施,使他们成为城市的建设者、市民的服务者、科普的宣传者?
【任洪兴】
谢谢记者朋友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关注。
常州市科协着眼提升快递员、网约工、互联网营销师为主体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科学素质,更好推进常州“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两湖”创新区建设,助力“532”发展战略实施,市科协、市文广旅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总工会等部门共同研究,联合制定了《做好常州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科普服务工作的意见》,以“科普邮路伴你行,同心向党奔未来”为活动主题,从三个方面来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科普工作,推进“全域科普”纵深发展,打造“科普常州”品牌。
一、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需求开展特色科普
(一)加大科普培训力度。1.强化党建引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发挥行业党员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党建平台开展各类科普培训。2.注重技能培训。把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很强、辛苦指数高等特点,联合市有关业务管理部门开展具有行业特色、技能特点的专题培训,帮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快速提升职业技能素养。3.加强通识教育。举办专场科创沙龙,开展“送科普”进企业,开设“龙城职工大讲堂”等活动,不断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科学素质,推动新就业形态行业健康发展。
(二)加大科普活动力度。1.开展科普竞答。联合开展常州市“科普邮路”科普知识竞答活动,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积极参与。2.参观科普基地。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科普游”活动,走进全市科普教育基地及特色科普场馆,提升科学素质。3.组织科普体验。利用寒暑假等时机,组织“科普研学”活动,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子女参与科技活动,感受科技魅力。
(三)加大综合服务力度。1.暖心便利服务。利用户外劳动者驿站,积极为新业态劳动者户外工作提供饮用茶水、避暑取暖、餐食加热、手机充电、休息如厕、小伤包扎等特色暖心服务。2.特色惠民服务。利用邮政快递网点、菜鸟驿站等设立惠民服务点,联合市农技协和科普惠农服务站供给特色农产品、惠民农产品等,广泛宣传农业知识、开展农艺科普。3.民生需求服务。联合市有关部门梳理社保用工、医保看病、子女入学等政务服务需求。
二、着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点推进志愿科普
(一)借力平台。1.用好网点。依托邮政快递网点设立“科普邮局”、科普小站或科普宣传角,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学到科学知识。2.用好设施。在快递三轮车、外送设备上加载科普宣传标语及科普知识,打造“流动科普车”“流动科普箱”,通过“流动科普宣传员”穿梭大街小巷,深入千家万户传播科普知识。3.用好渠道。利用网约车、出租车的车载显示屏宣传各类科普知识,在“网红直播间”设置活动链接或公告信息,提醒市民积极参与各类科普活动,扩大科普知识传播面。
(二)发挥优势。结合“华罗庚科学月”“科普宣传周”“科普日”等重点活动,围绕每个新业态组织开展特色专题科普。1.发挥邮政快递优势。与市邮政公司联合打造“科普邮路”,制作一目了然、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宣传单,随同报刊、信件、包裹等邮件投递到千家万户。2.发挥网络直播优势。与直播电商产业协会等加强合作,打造“科普网红”,为科协“代言”。在常州科普抖音号发布“你不知道的科学知识”等科普课堂,以直播形式为各辖市区“揭榜挂帅”项目“带货”,借助“邮乐网”等电商平台助力农产品直销。3.发挥网约车队优势。针对网约车四通八达、载员频繁的特点,引导乘客利用坐车间隙进行网上科普答题,更好向市内民众传播科学知识,向外地游客宣传常州城市特色。
(三)共建共享。1.依托党建平台开展联合共建。加强市科协机关党支部与市外卖送餐行业党委等新业态行业党组织联合共建。发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注“龙城科普”微信公众号、“常州科普”抖音号,邀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拍摄抖音科普小视频,挖掘“网红主播”开讲院士小故事。2.依托政府机关开展联合共建。利用市级政府机关资源优势,提供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民生政务服务,打造更加快捷便利的为民服务模式,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生活满意度。3.依托行业协会开展联合共建。坚持内容形式共创,组织专场“科创沙龙”、“科技咖啡馆”活动,塑立科学精神,传播行业知识。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招募科技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培训。4.依托中小学校开展联合共建。加强与市中小学、市科技俱乐部以及市级学会等联系,共同研讨推进“双减”背景下科学教育落地见效,关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教育,联合实施科学知识普及,开展科技竞赛辅导。
三、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发展实施长效科普
(一)摸清从业人员底数。联合市委“两新”工委、市文广旅局、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市邮政管理局等管理部门以及市快递协会、直播电商产业协会、移动电子商务协会等行业组织开展走访调研,摸清新就业形态底数,掌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状况,为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科普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二)探索建立科协组织。探索在新业态中建立1至2家企业(行业)科协。依托科协组织实现科普资源落地,完成“科普中国”e站建设,组建新就业形态科技志愿者服务队,强化“科普常州”信息员队伍建设,分享优质科普内容。
(三)实现科普长效服务。联合公民科学素质纲要成员单位和新业态行业组织等,围绕疫情防控、低碳生活、生态保护、交通安全、乡村振兴等内容,探索形成科普共建模式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长效科普服务机制。
加强快递员、网约工、互联网营销师为主体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科普服务工作是“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市科协将坚持上下联动、内外协作,充分利用身边资源,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各项科普服务活动。同时,引导全社会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切实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媒体朋友们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跟我们新闻发布处联系。感谢两位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