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州市积极运用保险、担保、基金等多种金融工具,持续发挥财政金融协同机制的作用,为乡村振兴引入金融活水,增添发展动能。
一是农业保险立体保障夯“基石”。构建“基础保险+地方优势特色保险+商业险”全方位立体式保险产品体系,下达年度商业保险任务份额1800万元,有效拓宽了农业保险的深度和外延。出台《常州市市级财政农业保险补助管理办法》,加强和规范农业保险补助管理工作。截至10月底,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达38个,保费收入1.9亿元,为12.09万户农户提供风险保障59.42亿元。2022-2023年,常州连续两年在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评价中获评“优”等次。
二是农业信贷担保支农壮“主体”。在全省率先推出全域性政策性农担零保费优惠政策,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截至10月底,江苏农担常州分公司累计担保余额达495143万元,在保余额143550万元,在保规模居苏南第一。累计担保户数5105户,在保户数1672户,户均85.86万元。其中,政策性业务占比已达100%。2024年发生业务中首担户数达153户,在保余额11995万元,占比20.37%。
三是涉农基金引领撬动扶“产业”。发挥涉农资金在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引导作用,设立乡村产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发展“两基金”,投资优质农业企业和乡村振兴优质项目。截至10月底,累计投资江苏泷膜、汉森机械、一号农场等农业科技型企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类企业11个,累计投资额达5600万元,撬动超10亿元社会资本投向三农产业。2024年退出项目投资收益率超6%,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有效实现财政资金的保值增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