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首页 | 发布实录
正文  
2019年常州市食品安全状况
发布日期:2020-03-25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 超大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问题导向,加强风险防控,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牢牢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继续保持了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可控、持续稳定向好态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一、2019年食品安全状况
  一是总体状况稳中向好。全市对获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按照管理要求和经营状况实施风险分级管理。生产企业中,A级风险企业504家,B级179家,C级20家,D级7家,A级(风险等级最低)达到71.0%,体现在源头上,我市食品质量管控非常有效。餐饮服务单位中,对34460户持续经营的餐饮服务进行分级,其中优秀单位占23.4%、良好单位占51.6%、一般单位占25%。优秀单位比2018年同期增加6.8%,良好单位比2018年增加3.2%,体现了餐饮单位管理整体走向良性发展。全市12家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均为B级,与2018年情况基本一致。
  2019年全市共计抽检各类食品28512批次,发现不合格样品387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8.64%,同比2018年上升0.52个百分点。按环节来看,抽检合格率最高的是生产环节99.41%,其次是流通环节98.62%,最低是餐饮环节98.01%。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督促凌家塘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落实准入制度,对没有检验合格证明或产地证明的农产品实施“批批检”制度,仅凌家塘市场就进行快检30万余批次,发现疑似不合格农产品8批次。
  2019年,我市收到并受理食品类投诉举报1433件,较2018年减少约150件。其中:食品1421件,特殊食品12件,按时答复率100%。按环节来看,食品生产领域的投诉举报占3.90%,食品流通领域的投诉举报占71.03%,食品餐饮类投诉举报占23.19%。市民投诉举报主要反映的问题是食品变质、过期、有异物、包装标识不符合规定以及就餐后出现不适等。
  二是行业发展平稳有序。截止2019年底,全市共有食品生产企业(含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710家,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202个(其中批发市场3个),食品经营者92355家。从总体情况看,我市食品经营企业数量有了较大增加,食品销售经营者47755家,比上年增加30.4%;餐饮服务提供者44600家,比上年增加18.42%,这一方面是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的客观体现,另一方面食品监管部门的压力和责任也更大更重了。
  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开展电子追溯工作,实施企业达135家,其中乳制品、白酒、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剂、肉制品、蜂产品、食盐等生产企业已实现100%全覆盖。继续推进“安心菜场”建设并规范运行,今年新建了20家,全市总计已建成92家,各菜场每天检测情况在“我的常州”APP“安心菜场”栏目内向市民公布。登记小作坊514家,登记率为100%;高标准推进食品小作坊集中生产,溧阳市投入2千多万元,新建全市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溧城食品小作坊集中区,全市小作坊集中区已有13个。
  三是安全底线确保守住。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系统性、区域性风险是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的一条底线。2019年全市共报告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5起,比2018年减少1起,全部为一般食品安全事件,未达到食品安全事故等级。食物中毒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致病因素还是以细菌性致病因素为主,这也与夏秋季节气温高、湿度高,食物难以长时间储存,容易变质的季节性特点有较大关联。
  市卫健部门2019年完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中污染物及食品有害因素的样品477份,其中理化样品243份,微生物样品234份(其中40份由江苏省疾控中心检测)。理化检测样品共有3份检测结果超过国家标准,超标率为1.23%,较2018年上升0.1个百分点。194份微生物检测样品中共有16份检出致病菌,致病菌样品检出率为8.2%,低于2018年的18.6%。需要注意的是,预制水产制品(半成品)和冷冻鱼糜制品检出率较高,建议市民食用时一定要烧熟烧透。
  2019年,在全市开展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检查大督查专项工作和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等多项专项行动,聚焦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监管薄弱环节、百姓聚焦热点和行业“潜规则”,狠抓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共立案查处食品安全行政违法案件631起,结案518起,罚没款1400多万元,查办食品刑事案件4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92人。案件查办数及罚没款数较2018年均有一定增加。
  四是社会共治形成合力。2019年,“双安双创”取得重大突破,我市成功创成全省首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新北区、天宁区建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金坛区进入创建公示阶段。
  全面推进“阳光餐饮”建设,1万家餐饮单位实现“阳光餐饮”,学校食堂实现率为100%;启动实施“天眼行动”,逐步让网络餐饮单位上线成为“看得见的厨房”。该项目被中国市场监管学会评为“创新项目”。
  2019年,我市继续委托南京工业大学食品质量安全研究中心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满意度调查。全市共抽取调查对象2100个,溧阳、金坛、武进、新北、天宁、钟楼6个辖市区分别抽取250个电话调查样本,100个现场截访调查样本。从调查情况来看,2019年常州市民对食品安全满意度总体得分为70.7分,略高于2018年。按人数来看,选择“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的市民占总人数的89.12%,是近年来满意人数占比最高的一年。调查结果还显示出,公众对政府辖区内食品安全管理的满意程度为91.50%,公众对政府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的满意程度为86.67%。市民对我市目前正在积极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非常支持,“创城”工作支持率达98.8%。
  二、2020年全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开展放心工程十大攻坚行动。实施风险评估和监测专项提升行动,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监测结果处置制度。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提升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水平。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开展风险监测结果分析和通报会商。实施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农兽药残留、“三鱼两药”、生鲜乳质量安全和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实施食品小作坊整治提优行动,在小作坊登记建档率达100%的基础上,评选市级“样板小作坊”。集中解决食品小作坊无证无照、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推进食品小作坊集中区建设,开展对食品小作坊的信息化监管工作。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校园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100%,全面推进中小学校“阳光食堂”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建设,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防范发生群体性食源性疾病事件。实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建立农村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机制。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重点推进网络订餐经营者实施“阳光餐饮”,提升餐饮智慧化管理水平。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开展餐饮门店“厕所革命”。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利用食品和保健食品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行动,做好粮食烘干存储服务,提高绿色优质安全粮油产品供给水平。实施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严厉打击食品走私行为,严防输入型食品安全风险。实施“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成果,持续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化解食品安全隐患。突出重点问题整治,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抓好农产品种养殖环节的安全监管。严格落实保健食品标签标注警示用语规定,规范企业保健食品营销行为。鼓励实行学校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加强旅游景区、养老机构、国境口岸等食品安全管理。开展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诺活动。100%的食品生产企业、80%的食品经营企业实现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和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开展“昆仑2020”行动和落实“四个最严”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食品安全犯罪高压态势。落实“处罚到人”、从业禁止、从重处罚有关规定。完善行刑衔接机制,解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取证难、移送难、入罪难等问题。
  三是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加强抽检监测能力,农产品和食品年抽检量达到6批次/千人。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进出口食品监督抽检品种覆盖率达100%。国家和省级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率达到100%。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网格化管理。加强食品检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犯罪专业侦查力量建设。健全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预警、产品追溯和快速反应机制。
  四是助推高质优效产业发展。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完善追溯体系。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法规知识抽查合格率达90%以上,生产企业自查报告率达到90%以上。督促高风险大型食品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重点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开展自查。建立农产品生产者自我质量控制,自我开具合格证和自我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全面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2020年保险覆盖率实现大型食品生产企业50%以上,肉蛋奶和白酒生产企业30%以上,农村集体聚餐、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学校食堂、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达80%。促进产业提质升级,优化食用农产品认证和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建立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相关配套制度。实施质量兴农计划和农业品牌提升行动,推动农业生产全程标准化、全域绿色化和规模生产主体追溯全覆盖、监管全覆盖。加强覆盖基地、物流配送、批发等环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五是构建社会共治共享格局。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全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加强食品安全法治宣传教育。按照“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发挥社会多元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专家智库、大中小学校、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不同作用,强化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引导理性消费,推动社会共治。
  六是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全面贯彻实施《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强化食品安全评议考核工作,推动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尽职免责”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