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4点,中盐常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盐常化”)双氧水车间操作工张泽祥接到巡检任务后,按照车间显眼处的“双氧水车间氢化工艺巡检牌”划定的巡检路线,对每一个巡检点认真检查,用防爆手持器在NFC卡处打卡。
张泽祥的这次巡查,是按照中盐常化今年正式实行的安全生产“目视化”管理要求进行的。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安全保障。围绕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常州市创新提出“目视化”管理新模式,并与员工绩效考核相结合,打造企业全员参与、条目式管理的工作体系。
两年试点,初步形成一个典型
自从2019年江苏省化工企业“五位一体”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创建以来,常州市把“五位一体”系统如何更好地帮助企业提高安全管理质效,如何让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岗位责任细化、全员责任在“五位一体”系统中“留痕”作为一项课题来研究。
在此过程中,常州市应急管理部门选取中盐常化为示范先行企业,从2021年开始推行“目视化”管理理念。
“安全生产‘目视化’管理理念的核心是数字化建设。”中盐常化安全环保部部长徐德刚介绍,企业依托“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工业互联网+绩效”项目,从厘清岗位职责权利,全面统筹管理要素,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自动生成绩效考核指标、自动预警、自动记录运行过程、自动检查指标完成情况、自动督促闭环等功能,构建安全生产的信息化执行标准和条目式管理标准。
“科学合理的数字化基础架构,为全员、全时段、全方位的隐患排查及安全责任落实奠定了技术基础。”徐德刚介绍,经过近两年的深入辨识和分析,中盐常化按照安全生产风险清单和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求,以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为依托,确定了每个岗位(员工)的责任清单,并将这份责任清单嵌入到“工业互联网+绩效”项目中,落地转化为175块“目视化”展板、444个NFC打卡点位、353块关键质量控制点、8块电子大屏。
在双氧水车间看到,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工艺、特种设备信息、巡检路线和NFC点位、关键质量控制点等要素,通过“目视化”展板和电子大屏清晰地展示了出来。
“通过电脑端,监管人员将排查任务分配到各岗位的每名员工,并设定时间、频次。通过移动端,各岗位人员按照指定时间、指定路线扫码排查。”徐德刚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网格化结构,让隐患排查内容全面无遗漏,且通俗易懂。
为确保岗位(员工)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中盐常化的全员安全责任清单内容与绩效考核自动挂钩,一方面实现了履职自动“举证”,另一方面通过奖惩倒逼全员安全责任履职到位。
截至目前,中盐常化已形成安全生产巡检任务清单30625项、巡查任务1749项,日平均自动推送巡检任务约1万余条。
试行推广,30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启动建设
化工医药产业是常州市传统产业之一。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应急管理部门监管的重点。目前,常州市有化工医药企业307家。
为实实在在解决好安全生产责任“最后一米”的问题,在中盐常化先行先试的基础上,今年3月起,常州市应急管理部门在全市30家重大危险源企业中试点推行“目视化+信息化”管理模式,“也就是构建安全生产信息化执行标准和条目式管理标准。”市应急管理局危化处处长王波说。
在推行过程中,试点企业将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全面修订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全员岗位说明书,明确各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对全员岗位进行“三定”(定岗、定职、定责)工作。
同时,市应急管理局提出“12345”原则,进一步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即一项动力,也就是管理班组绩效。严格班组员工绩效评价考核,针对班组成员日常考勤、安全、环保、消防目标及生产作业操作、巡检等工作完成情况,定期开展绩效采集与考核工作。
“2”即两项培训。班组长按照预定计划和制度要求,自行组织开展班组员工应知应会安全培训教育,按照预定的应急演练计划定期开展岗位应急处置预案演练。
“3”即“三定”职责。依据班组涉及工艺、设备、现场和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管理内容,以岗位为单位,编制“三定”表,岗位员工按照表格开展各项工作。
“4”即四项重点安全职能。落实班组巡检与动态风险辨识、隐患排查治理、设备设施维护保养、事故应急处置及报告职能。
“5”即五项追溯性记录,包括班组管理追溯、培训演练和自我提升安全技能追溯、绩效管理追溯、隐患排查治理追溯、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追溯。
“为确保试点企业执行到位,我们还组建了微信工作群,方便企业就运行中发现的困难、难题及时提问、相互探讨,形成互相学习氛围,‘手把手’帮助企业创建运行‘目视化’管理制度。”王波表示,将通过推行安全生产“目视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发动所有的员工重视安全、关注安全、参与安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